基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设计
高悦
新泰市翟镇初级中学 271204
化学学科在初高中阶段呈现出明显的知识梯度与思维进阶特征,初中化学以基础性、常识性知识为主,注重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直观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初步认知与兴趣,学生多依赖形象思维理解知识。而高中化学知识体系更为庞大复杂,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对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来讲,初中到高中是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转变的关键时期,但目前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不够紧密,许多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因难以适应知识难度和思维方式的突变,出现学习吃力、成绩下滑等现象,为帮助学生顺利跨越初高中化学学习的“台阶”,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开展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设计迫在眉睫。
一、当前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设计的问题
(一)知识衔接断层,梯度构建失当
初高中化学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差异显著,但当前部分教学设计未能妥善处理这一衔接,初中化学知识相对浅显、零散,多聚焦于基础概念和简单实验现象;高中化学则迅速向系统化、理论化深入,涉及复杂的化学原理和抽象概念。然而一些教学设计在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中,缺乏合理的梯度搭建,如在讲解物质的量这一抽象概念时,没有充分回顾初中阶段对微观粒子的初步认识,直接引入复杂的计算和理论,导致学生难以理解。
(二)方法指导脱节,思维过渡不畅
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存在较大转变,初中侧重于记忆和简单模仿,高中则要求具备逻辑推理、分析综合和自主探究能力,但目前的教学设计在方法指导和思维过渡方面存在不足。部分高中教师在教学时,未充分考虑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习惯,直接按照高中要求开展教学,忽视了对学习方法的引导。比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初中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按步骤操作即可;而高中实验更注重探究性,需要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
二、基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优化策略
(一)温故知新搭桥梁,知识过渡自然畅
初中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阶段,形象思维仍占据主导地位,这使得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高度依赖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认知。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复杂过程中,教师若能精准挖掘初中知识的“生长点”,巧妙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就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自然过渡与平滑衔接。
例如,以初中化学教材中“溶液的浓度”与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的衔接教学为例。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知道它是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在高中引入“物质的量浓度”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计算一定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接着,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要更方便地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应该怎么办呢?”从而自然地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通过这种温故知新的方式,学生基于初中熟悉的知识,能够轻松理解高中抽象概念,实现知识的无缝对接,让学习过程更加顺畅高效。
(二)类比迁移巧运用,抽象概念具象化
高中化学蕴含着众多抽象复杂的概念,对于刚从初中升入高中、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而言,理解这些概念存在较大困难。而类比迁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巧妙地将抽象概念与学生熟悉的事物或已学知识相联系,实现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形象化,有效促进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例如,以高中“化学键”这一抽象概念的教学为例。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基本知识,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实验,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在特定条件下结合生成氯化氢分子。接着将这一过程类比为两个小朋友(分别代表氢原子和氯原子)手拉手(代表化学键)形成一个小团队(代表氯化氢分子),通过这种形象的类比,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就像小朋友之间拉手形成的紧密联系。这样的类比迁移教学,将抽象的化学键概念与学生熟悉的场景相结合,降低了学习难度,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初中到高中化学知识的过渡与衔接。
(三)多元评价促发展,学习信心稳步增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自我认知不断构建的关键时期,他们内心深处极度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鼓励,这种心理需求若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满足,将极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这一特殊阶段,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关键,它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全面、客观的反馈,助力学生稳步增强学习信心。
例如,以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为例,在传统评价模式下,往往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这容易让部分学生因一次考试失利而丧失学习信心。而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后,情况大为改观。课堂上,教师会观察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程度、提出问题的质量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对于那些能提出独特见解、积极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在实验操作环节,关注学生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操作技能的规范性以及实验现象观察的细致程度,对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实验小能手”奖状,从此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大增,在后续的学习中表现愈发优异。
三、结语
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开展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设计意义重大,通过合理运用类比迁移、多元评价等策略,能有效化解衔接难题,让学生顺利跨越知识与思维断层,未来还需持续探索创新,为学生化学素养提升和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张军鹏 . 探索初高中化学高效衔接教学的实践研究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3,(08):78-80.
[2] 崔 国 军 . 初 高 中 化 学 衔 接 教 学 策 略 研 究 [J]. 课 程 教 育 研究 ,2020,(0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