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础加固灌浆工程成本控制管理措施

作者

高磊 黄志芳 李林娟

汉江孤山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武汉长江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0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基础加固灌浆工程作为提高建筑物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其成本控制管理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基础加固灌浆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成本控制管理措施及其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基础加固灌浆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 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基础加固灌浆工程成本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控制成本,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2. 保证工程质量

成本控制管理措施有助于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成本可以避免因资源浪费、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3. 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措施,提高自身竞争力。基础加固灌浆工程成本控制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三、影响成本的因素分析

1.  材料成本:灌浆材料的种类繁多,不同材料价格差异较大。普通水泥、特种水泥以及各类添加剂的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材料成本〔1〕。材料的采购渠道、采购量也会对成本产生影响,如从不同供应商采购同一材料可能价格不同,批量采购可能获得更优惠的价格。

2. 人工成本: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效率以及当地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水平都会影响人工成本。熟练工人能够高效完成工作,但可能要求更高的薪酬;而技术不熟练的工人虽然薪酬相对较低,但可能会因施工速度慢、质量问题导致成本增加。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调配不合理,出现人员闲置或不足的情况,也会造成人工成本的浪费。

3. 设备成本:灌浆工程所需的设备,如灌浆泵、搅拌机、钻孔设备等,其购置或租赁费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费用以及设备的折旧费用等构成了设备成本。先进的设备虽然可能购置成本较高,但工作效率高、故障少,从长远来看可能降低总成本;而老旧设备可能维修频繁,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成本。

4.  施工工艺:不合理的施工工艺可能导致灌浆效果不佳,需要进行返工,从而增加材料、人工和设备的投入。选择不恰当的灌浆方法,如在某些地质条件下不适合的灌浆压力和流量控制,可能导致灌浆不密实,需要重新灌浆,增加成本。

5. 管理成本: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费用,包括管理人员的薪酬、办公费用、质量控制费用等。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施工过程混乱,如材料丢失、施工进度延误等,从而增加成本。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导致工程质量问题,也会增加后期的维修成本。

四、成本控制管理措施

1. 材料采购与管理

(1)优化采购渠道:通过市场调研,寻找多家可靠的材料供应商,进行价格、质量和服务的比较。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对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交货期等进行评估,选择性价比高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和更好的付款条件。

(2)精准计算材料用量:在施工前,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情况,精确计算灌浆材料的用量。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损耗,合理确定采购量,避免过多或过少采购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材料使用的监督,避免浪费,如对剩余材料进行妥善回收和保管。

(3)材料库存管理:建立科学的材料库存管理制度,定期盘点库存,确保库存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合理安排材料的存放,避免因存放不当导致材料损坏或变质。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材料的出库,避免材料积压占用资金。

2. 人力资源管理

(1)合理配置人员: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施工难度,合理配置施工人员。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量,避免人员冗余或不足。对于技术要求较高的岗位,安排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工人,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对于一般性工作,可以安排相对普通的工人,降低人工成本。

(2)培训与激励: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通过培训,使施工人员熟悉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和返工。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优秀、工作效率高的员工给予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人员调度管理: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灵活调度施工人员。避免出现人员闲置或过度劳累的情况,确保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人员安排,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工程变更、施工条件变化等。

3. 设备管理

(1)设备选型与采购: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号和规格。在设备选型时,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价格、维护保养成本等因素。对于长期使用的设备,可以考虑购置;对于短期使用或价格昂贵的设备,可以选择租赁。在采购设备时,通过招标等方式,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售后服务。

(2)设备维护保养: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度,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和维护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及时更换易损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良好的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和更换成本。

(3)设备使用管理:加强对设备使用的管理,制定设备操作规程,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设备。避免因操作人员不当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或故障,影响施工进度和增加成本。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设备闲置浪费。

4. 施工工艺优化

(1)方案比选:在施工前,制定多种施工工艺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从施工难度、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优的施工工艺方案。例如,对于不同地质条件的基础加固灌浆,选择合适的灌浆方法和参数,确保灌浆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

(2)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例如,采用自动化灌浆设备,提高灌浆的精度和速度,减少人工成本;使用新型的灌浆材料,提高灌浆的性能,减少材料用量和施工次数。

(3)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方案进行施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因施工质量问题导致返工和成本增加。例如,严格控制灌浆压力、流量和灌浆时间,确保灌浆质量。

5. 项目管理

(1)成本预算与监控:在项目实施前,制定详细的成本预算,明确各项费用的支出标准和范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对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建立成本预警机制,当成本接近或超过预算时,及时发出警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2)质量管理: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和维修成本增加。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和验收。

(3)进度管理:合理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通过有效的进度管理,避免施工延误导致的人工成本、设备租赁成本增加以及可能的违约赔偿成本。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结语

施工企业应不断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意识,创新成本控制管理方法,提高成本控制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凯文 . 灌浆法应用于地基基础加固的工程实践 [J]. 建筑技术 ,2011,42(08):74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