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住宅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

作者

赵娟

江苏中昊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身份证号码:321088199003297321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住宅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造价控制逐渐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全过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住宅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方法,重点探讨了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后期维护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通过合理的造价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提升项目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关键词:住宅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住宅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与规模不断增加,项目的造价也愈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成为业主、承包商、设计方和管理方共同关注的问题。全过程造价控制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能够在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并实现预定的经济效益。本文将从全过程的角度探讨住宅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一、住宅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意义

住宅建筑项目造价控制直接左右着项目的经济效益,在项目不同阶段做好合理的预算、调整及管控,能有效杜绝过度投资和资源的无谓消耗,保障资金的高效运用,采用全过程造价控制手段,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各类资源做合理的安排和调配,保证资源在各个阶段的运用都能实现最佳成效[1]。这不但可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与不合理运用,还可提升工作效能,把现有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为项目的顺畅推进给予保障,优化资源配置对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综合效益及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项目造价管理在整个施工流程中发挥着关键的监督与指导功效,它能及时辨认出潜在的成本风险,提前采取恰当的控制手段,凭借科学的成本预算、控制手段及风险预警办法,能够切实降低工程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保障工程施工在预算的范围内顺利得以完成,进而提升工程的整体稳定性与可控性,实现项目的成功交付。

二、住宅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实施步骤

(一)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是住宅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起始点,对项目的最终造价起到关键的决定性效果。在设计阶段,需把项目功能要求以及建设标准结合起来,厘定预算目标,保证设计方案在预算范围内得以落实。设计方案的选取对工程造价具有关键意义,设计人员须结合实际局面,将设计方案优化,防止出现过度设计以及低效设计情形。在设计项目的阶段,应按照项目的需求以及经济条件,合理筛选材料和设备,保障材料及设备在质量方面过关,又杜绝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作为住宅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存在,直接影响了工程的实际花费,施工开展的过程中,需遵照合同约定及预算要求进行工程的实施,保障各项费用支出控制在合理的费用范围,资源消耗最集中的地方就是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恰当安排施工进程,避免施工出现拖延和资源遭到浪费[2]。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设计变更或工程索赔,这些因素容易造成项目成本的增多,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对变更严格把控,及时办理相关的索赔事务。

(三)后期维护阶段的造价控制

后期维护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同样意义重大,它影响到建筑物长期的使用花销,依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及其年限,合理安排后续的维护预算,避免因预算短缺造成维修推迟。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进行设施的维护操作,增加建筑物的使用时长,减少由设备故障引发的额外花销。在建筑物使用的过程中,按一定周期评估维护效果,即刻调整维护策略,确保项目于长期阶段维持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策略与方法

(一)成本预测与预算编制

全过程造价控制以预算控制为核心,预算控制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全程贯穿,保证项目在预算区间内按时顺利完成,避免项目出现费用超支与资源浪费。项目初始阶段,先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成本预测,按照项目的规模、设计方案以及工程量做初步预算,进而为项目的实施供给资金支持与合理规划。随着项目逐步开展,迈进各个建设阶段的时刻,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需按照实际情况做详细的成本分析以及预算调整,保证项目成本跟实际支出相符合。

在施工操作的阶段,采用严格的预算约束,及时跟踪工程的进度和花费,及时找出并解决预算偏差情形,防止因施工变更、材料价格波动等原因引起的预算失控现象,也需要去做工程量核实、合同条款执行等细致事务,保证每一笔支出既合理又必要。项目结束竣工后,开展结算审计工作,保证项目竣工后的总成本被控制在预算范畴内。全过程预算控制可推动资源配置实现优化,实现项目效益的提升,还可为企业积累宝贵的项目管理经验,增强未来项目成本把控能力。

(二)造价信息化管理

伴随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传统造价管理模式逐步向信息化、数字化方向迈进,使用信息化手段极大地提高了造价管理的效率与精确水平。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把项目的各种信息集中整合到一个统一平台中,协助造价管理人员全方位、直观地掌握项目结构、施工流程以及各类资源需求,迅速发现潜在的成本相关隐患,这让造价管理的精准性进一步增强,绕开了传统管理方法里信息不对称、沟通滞后的问题。

造价管理时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发挥了重要功效。依靠ERP系统,企业能够对各类资源、资金以及物资采购等实施统一的调度与管理,达成全流程的实时管控和精准督导[3]。此种呈现系统化、信息化状态的管理模式,使得项目成本于全过程中实现精准控制,因而明显提升了工作效率。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应用,既提升了造价管理的透明性,还为项目在风险预测、成本分析以及决策方面提供了更可靠的数据支撑,助力项目在预算范畴内顺利达成,减少了没必要的资源浪费情形,实现了项目整体效益的增长。

(三)加强沟通与协调

项目各方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需进行密切的沟通及协调,尤其是在设计工作、施工工作和维护工作阶段,保证各项造价控制措施得以顺利实施。在设计环节的阶段内,设计单位应跟业主、造价工程师等相关方做充分的沟通,明晰项目的设计标准、预算区间以及潜在的变更要素,及时交付详细的设计图纸及相关数据,防止因设计有欠缺或沟通不顺利造成后期设计变更与成本增加。

在施工工作开展阶段,施工单位要依据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等资料,制定周全施工计划并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项目各方面人员要定期召开协调碰头会,保障项目进度、质量控制和预算执行同步开展,及时识别并处理可能引发成本超支的难题。若出现材料价格波动或者施工工期延误的情况,施工方应迅速向造价管理人员反馈,防止预算超出控制范围。项目开始进入维护阶段后,项目各参与方还需进一步强化沟通,保障设施长期维护及运营成本的管控。经过对项目整个实施过程的协调与信息反馈,不仅可以增进造价控制的精确性,还能够有效规避因各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预算超支以及资源的无谓消耗。

总结:住宅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设计、施工、维护等多个环节。通过加强各个阶段的预算管理、优化设计方案、严格施工管理、合理安排维护费用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项目的造价,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质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住宅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将更加精确和高效。

参考文献:

[1]张强,李春辉,郭顺幸.住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措施探析[J].门窗, 2024(18):139-141.

[2]徐德贤.住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措施探析[J].居舍, 2024(9):162-165.

[3]陈辰.全过程造价控制及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15):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