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应用实践
魏会强
河北世元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071000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能源消耗的急剧增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建筑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其照明系统的能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应用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手段,也是提升建筑能效、降低运营成本、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应用实践
引言
在建筑能耗中,照明能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建筑功能需求的增加,照明能耗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开展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合理的节能设计,可以降低建筑照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能为建筑使用者节省能源费用。
1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重要意义
1.1缓解能源压力
在当今时代,全球能源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紧张局势。传统化石能源储量逐渐减少,而能源需求却持续增长。建筑照明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其能耗占比不容小觑。通过有效的节能设计降低建筑照明能耗,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能源的过度依赖,进而缓解能源供应的紧张压力,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2降低运营成本
对于建筑所有者和使用者而言,照明用电成本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开支。采用节能照明设计,选用高效节能的光源和先进的照明控制系统,能够显著降低照明用电消耗。这意味着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的电费支出。
1.3保护环境
照明能耗的降低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目前,大部分电力是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来生产的,这一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二氧化碳排放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硫则会导致酸雨等环境问题。减少建筑照明能耗,就能减少发电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平衡,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2当前建筑照明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光源选择不合理
在当下的部分建筑照明设计里,传统高能耗光源的大量使用现象较为突出。像白炽灯,尽管其具有显色性好、成本较低等特点,但发光效率极低,大部分电能都转化为热能浪费掉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LED等高效节能光源具备发光效率高、寿命长等诸多优势。然而,由于一些设计师观念陈旧,或者出于前期投资成本的考虑,依然在设计中大量采用白炽灯,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建筑照明的能耗。
2.2照明控制方式落后
目前,很多建筑的照明控制方式极为单一,常常仅依靠简单的开关进行控制,缺乏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控制手段。在实际使用中,无法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室内外光照强度以及人员活动情况等实际需求,灵活地调节照明亮度。比如在白天自然光充足时,室内照明无法自动调暗或关闭;人员离开房间后,灯具也不能及时熄灭,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2.3自然光利用不足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自然光这一免费且优质的光源往往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许多建筑为追求外观造型或其他因素,减少了窗户面积,或者窗户的朝向、布局不合理,使得室内自然采光效果不佳。在白天,即使室外阳光明媚,室内仍需开启大量人工照明,这不仅增加了能源消耗,还导致室内光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人们的视觉健康和舒适度。
2.4照明设计缺乏整体规划
一些建筑的照明设计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思维,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功能区域的特点和使用需求。例如,在办公区域没有根据工作性质合理设置局部照明和一般照明;在商场的展示区域,没有突出商品的重点照明。这种不合理的照明布局,一方面无法满足使用者对光环境的实际需求,导致照明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使得建筑照明能耗居高不下。
3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应用实践方法
3.1合理选择光源
在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里,合理选择光源是实现节能目标的关键一步。大力推广使用LED光源是极为必要的举措。LED光源优势显著,不仅高效节能,能将更多电能转化为光能,而且寿命长,可减少频繁更换灯具的成本和麻烦,其出色的显色性还能真实还原物体颜色,营造舒适的光环境。以商业建筑照明为例,采用LED灯具后,相较于传统荧光灯,节能幅度能达50%以上,长期下来能节省大量电费。与此同时,必须逐步淘汰白炽灯等传统高能耗光源。白炽灯发光效率极低,大部分电能都转化为热能散失,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而节能型荧光灯、高压钠灯等高效光源,发光效率高、能耗低,应鼓励在建筑照明中广泛应用。
3.2优化照明控制
优化照明控制在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从以下两个关键方面深入推进。一方面,积极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此系统宛如建筑照明的“智慧大脑”,能凭借先进的技术,依据不同时间、场景以及人员活动状况,精准且自动地调节照明亮度,实现智能化管理。以办公建筑为例,当安装了人体感应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后,一旦人员离开房间,传感器捕捉到这一信息,系统会迅速反应,自动关闭灯具;而在白天自然光充足时,光照传感器感知到室内光线强度足够,便会自动调暗灯具。这种智能调节有效避免了“长明灯”现象,大幅节省了能源。另一方面,切实实施分区控制。建筑内不同功能区域对照明的需求差异显著,如大堂需要明亮开阔的照明效果,走廊只需满足基本通行的亮度,办公室则要保证舒适的办公光照。通过为这些区域分别设置独立的控制开关,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形,灵活地对各区域照明进行控制。
3.3充分利用自然光
在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光是关键举措,可从两方面实现。其一,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应优化采光设计。合理规划建筑的朝向、窗户面积和布局,运用大面积落地窗、天窗等设计手法,增加自然光进入室内的量,让室内获得更充足的自然光照,减少人工照明的依赖。其二,采用光导照明系统。该系统能把室外自然光引入室内,实现无能耗照明。对于地下室、楼梯间这类自然采光不足的区域,安装光导照明系统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时长和范围,既降低了能源消耗,又营造出更贴近自然的舒适光环境,是建筑节能设计中值得推广的实用方法。
3.4优化照明布局
优化照明布局是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重要环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合理确定照明功率密度。需依据建筑不同功能区域的特点以及国家相关标准,精准计算并确定合适的照明功率密度,防止出现过度照明的情况,避免能源的不必要浪费。其次,采用混合照明方式。将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重点照明等多种照明方式相结合,以满足不同区域的具体照明需求,进而提升照明效果并实现节能目标。例如在图书馆的书架区域,运用一般照明为整个空间提供基本亮度,同时在书架上设置局部照明,这样读者在查找书籍时会更加方便,既保证了照明的实用性,又避免了全面高强度照明带来的能源消耗,通过科学的照明布局,实现节能与良好照明效果的双赢。
结束语
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光源选择、照明控制、自然光利用和照明布局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采用合理的应用实践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照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姚星.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应用实践[J].中国照明电器,2025,(01):80-82.
[2]周龙.办公建筑照明电气工程节能设计与研究[J].中国照明电器,2024,(07):134-136.
[3]陈忠兴.民用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应用实践[J].光源与照明,2022,(05):42-44.
[4]李洪旭.建筑工程中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应用[J].光源与照明,2022,(01):43-45.
[5]盛淑芬.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光源与照明,2021,(0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