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场馆系统维护管理探讨
夏爽
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津 300210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老旧场馆的系统维护管理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某科技馆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老旧场馆在维护管理方面的特点、难点,并对其维护管理实践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旨在为老旧场馆的维护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提升其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保障公众安全,延长场馆使用寿命。[1]
[关键词]老旧场馆;系统维护管理;特点;难点;优化建议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科技等公共设施的需求持续增长。然而,许多早期建设的场馆,如各类科技馆,由于建设时间较长,逐渐出现了设施设备老化、维护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这些场馆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不仅影响了其正常的服务功能,还可能对公众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对老旧场馆的系统维护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2 老旧场馆维护管理的特点与难点
2.1 老旧场馆维护管理的特点
老旧场馆设施设备因长时间使用而普遍出现老化现象,如机电设备性能显著下降、零部件严重磨损,需频繁进行维修和更,建筑结构也可能出现墙体裂缝、屋顶漏水等损坏情况,增加了维护管理的难度。设备老化导致维修和更换零部件频率增加,使维护成本大幅上升,且老旧场馆的设施设备可能采用已淘汰或不再生产的技术和材料,寻找替代品或升级改造需投入大量资金。老化的设施设备易出现故障,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威胁公众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老旧场馆维护管理的难点
技术更新换代快。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老旧场馆在维护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跟进技术发展,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然而,受限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老旧场馆往往难以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快速步伐。
专业人才短缺。老旧场馆的维护管理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如机电工程师、建筑工程师、安全管理人员等。然而,目前市场上这类专业人才相对短缺,且由于老旧场馆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相对较差,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管理协调复杂。老旧场馆的维护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如场馆管理部门、设备供应商、施工单位、安全监管部门等。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和协调配合存在一定的挑战,这容易导致管理漏洞的出现以及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3 维护管理实践分析
3.1 场馆概况
某科技馆位于城市中心,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对外开放已逾三十载。作为该市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大量游客。然而,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场馆逐渐暴露出一些维护管理问题。
3.2 设施设备维护管理现状
科技馆的设施设备维护管理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设备老化现象严重,部分设备已超过其设计使用寿命,但仍勉强在使用中,这导致故障频发;二是维护保养工作不及时,由于缺乏专业的维护人员以及完善的维护制度,设备在出现故障后往往不能及时得到修复,从而严重影响了场馆的正常运营。在建筑设施维护方面,科技馆的外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损和污渍,影响了场馆的整体形象;部分展厅的地面和墙面也出现了磨损和裂缝,需要进行修复。场馆的屋顶防水层老化,每逢雨季就会出现漏水现象,对展品和设备造成威胁。此外,而科技馆消防系统存在部分设备老化、报警器误报等问题,安防系统的监控设备有时会出现画面模糊、死角等情况,特种设备如电梯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3.3 维护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1)维护计划不完善
科技馆的维护计划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往往是设备出现故障后才进行维修,缺乏定期检查和预防性维护的意识。这导致设备故障频发,维修成本增加,同时也影响了场馆的正常运营。
(2)维护资金不足
由于维护成本高昂,而场馆的运营资金有限,导致维护资金不足。一些必要的设备更新和设施改造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无法实施,影响了场馆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3)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维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在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人员短缺,维护工作往往不能及时开展,影响了维护效率和质量。
4 维护管理优化建议
4.1 完善维护管理制度
制定全面细致的维护计划,涵盖日常维护、定期检查及预防性维护,依据设备使用频次与老化程度合理安排维护时间节点与内容,保障设备良好运行,稳固场馆运营基础。明确维护工作标准与规范,为维护人员提供清晰操作准则,规避不当操作引发的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强化维护工作监督与考核,健全考核机制,确保维护质量达标,提升整体维护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维护文档管理系统,详实记录设备维护历史、维修记录及零部件更换信息,为日常管理与设备更新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4.2 加强维护管理团队建设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吸纳机电工程师、建筑工程师、安全管理人员等专业人才,满足场馆多样化需求。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与技能提升课程,助力维护人员掌握最新技术方法,提升业务水平。鼓励参与行业交流,拓宽视野,了解行业动态,为场馆维护管理注入新思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奖励优秀维护人员,激发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营造积极工作氛围,提升团队效能。[3]
4.3 优化维护管理流程
搭建场馆维护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设备信息实时更新、维护计划自动提醒、维修工单快速流转,提升维护管理效率与准确性,减少人为失误。构建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与分工,加强沟通协作,避免管理漏洞与推诿扯皮,保障维护管理工作顺畅进行。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设备故障、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与责任分工,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场馆应急处置能力,降低损失与影响。
4.4 拓展维护资金来源
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将场馆维护管理费用纳入政府预算,确保资金稳定来源。主动争取政府专项补贴与扶持政策,用于设备更新与设施改造,提升硬件设施水平。广泛与企业、社会组织合作,通过赞助、捐赠、合作开发等多元方式筹集资金。探索场馆空间出租或商业开发,增加收入来源,减轻财政依赖。加强运营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维护管理提供资金保障。[4]
5 结论
通过对某科技馆的系统维护管理实践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不仅可以提高老旧场馆的维护管理水平,保障公众安全,延长场馆使用寿命,还可以为其他类似公共设施的维护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然而,由于研究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对其他老旧场馆的调研不够深入等。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老旧场馆维护管理的研究,不断完善理论体系,为公共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5]
参考文献
[1]吴海玲.浅析科技馆的运营管理[J].科技传播,2018(1).
[2]孙新忠.浅谈如何提高科技馆的管理运营[J].中国外资,2012(1).
[3]夏兴荣.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分析[J].环球市场,2017(1).
[4]刘雯倩,徐纯亮.浅谈公益性场馆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6(1).
[5]陈江艳.浅析科技馆在当今经济下的运营现状及优化措施,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