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巧用游戏化教学,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作者

曹培敏

南京市丁家庄小学 210000

摘要:新课标的推行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师生角色错位以及单一评价方式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阐述巧用游戏化教学的应用价值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旨在激活小学语文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语文;应用策略

引言: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思维发展以及综合素养提升起着关键作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师生角色错位以及单一评价方式等因素,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逐渐失去热情。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以其独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为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本文将深入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及实施策略,旨在激活小学语文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化教学具有趣味性与互动性,能够将枯燥的知识融入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角色扮演、词语接龙、讲故事等小游戏应用于语文课堂,相比于单纯的死记硬背更能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促进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语文学习要求学生要大量记忆背诵一些古诗词、语法等知识。游戏化教学则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通过反复的游戏互动如诗词猜谜、飞花令、偏旁组词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三)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

游戏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和展示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平台。如在“角色扮演” 的游戏活动中,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

教育学家布鲁姆曾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就是航海中的灯塔,它不仅能为教师指明方向,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控教学节奏和教学重点,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指引,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努力方向,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使游戏成为教师手中有效的教学工具,教师必须确保游戏活动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避免游戏与教学的脱节。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在一年级下册的识字单元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教师可以设计“汉字大冒险”的游戏化教学活动。首先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将需要学习的汉字制作成卡片,设置不同的关卡,如 “汉字拼图”,让学生将拆分的汉字部件拼成完整的汉字;“汉字抢答”,教师展示汉字的图片或给出相关的描述,学生抢答说出对应的汉字。通过这些游戏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识字任务,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注重游戏性与知识性的平衡

部分教师在运用游戏化教学时,过度追求课堂的 趣味性,由此设计的游戏花样繁多但却忽略了教学内容的传递,使得游戏与知识的关联度较低。这就导致学生虽然在游戏过程中玩得不亦乐乎,但没有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相反,也有一些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设计的游戏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学生参与度不高,无法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优势,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游戏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因素,而知识性则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游戏化教学既有趣又有效。例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该单元古诗旨在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教师可以设计 “传统节日拼图大挑战” 的游戏。在游戏前,教师先将与三首古诗相关的传统节日场景,如重阳节登高、中秋节赏月、春节放鞭炮等画面制作成拼图。游戏开始时教师需要先明确游戏规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图,并且在完成后根据拼图内容说出对应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古诗,让学生简单阐述古诗中描绘的节日习俗和蕴含的情感。这个游戏极富趣味性,小组合作拼图的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游戏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学生在拼图和讲述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不同传统节日的特点和相关古诗知识,既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又增强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游戏化教学形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创造出更加生动、形象、有趣的游戏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画演示、互动游戏等方式,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丰富的游戏化教学形式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探索知识。

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 “长征场景连连看”的游戏。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图像功能将长征途中的一些经典场面,如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展示出来。图片中既有展现整体宏大场面的“面”,也有突出个体英雄事迹的 “点”。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将代表“点”的图片与对应的 “面”的图片进行连线匹配,并简要说明这些图片是如何体现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通过这种互动游戏,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特点和效果。这样的游戏化教学形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真正实现了利用信息技术为游戏化教学赋能,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互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应用价值,在实施游戏化教学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设计与之紧密相关的游戏活动;注重游戏性与知识性的平衡,确保游戏既有趣又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游戏化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随着对游戏化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它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助力小学语文教育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诸荣慧.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游戏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作家天地,2024,(33):55-57.

[2]蔡卫枢.巧用游戏,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J].江西教育,2024,(35):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