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稻鱼综合种养模式探讨
刘艳菊
腾冲市西源街道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 云南 腾冲 679100
【摘要】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作为一种生态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通过资源共享与生态互补,实现了农业生产系统的优化升级,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与推崇。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腾冲市的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以期为种养户提供参考与借鉴,推动腾冲市生态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腾冲市;稻鱼综合种养;模式
腾冲市地处横断山脉南端,境内地形北高南低,呈马蹄形向西开口,这样的地形条件为稻田和水域提供了多样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水稻和鱼类的生长和繁衍。腾冲市是世界罕见且最典型的火山地热并存区,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区之一,丰富的地热资源也为稻鱼共养提供了有利条件。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已成为我市“稳定粮食生产、深化农旅融合发展,推进产业扶贫、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渔)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2024年计划推广稻鱼综合种养模式11万亩,建设示范样板0.6万亩,稻鱼总产3360吨。
一、稻鱼综合种养模式
稻鱼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它融合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两大产业。具体而言,该模式通过对稻田浅水生态系统进行适度工程改造,构建稻渔共作轮作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水稻与鱼类等水生动物共生共长,形成一个相互依存、循环利用的生物链。一方面,水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为系统提供有机物质和氧气,同时为鱼类提供遮阴和栖息环境;另一方面,鱼类摄食稻田中的杂草、浮游生物、害虫等,减少了对水稻的危害,其排泄物还可作为稻田的有机肥料,促进水稻生长,这种种养结合的方式,不仅提高了稻田的经济效益,还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因此,稻鱼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重功能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和水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二、腾冲市稻鱼综合种养模式概况
乡村振兴以来,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在腾冲市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实践,该模式人为营造了一个“鱼稻共生、共长、同产出”的综合种养生态良性循环体系,通过将水稻种植业和水产养殖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发挥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从而实现“稻鱼双丰收”,提高土地产出量和产出值。近年来,腾冲市实施稻鱼综合种养样板,并投放大量鱼苗。2022年腾冲市实施稻鱼综合种养样板3800亩,投放鱼苗76万尾,实际推广稻鱼综合种养模式9.75万亩,实现稻鱼总产量2437吨;2023年,腾冲市被列为云南省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区,全市推广稻鱼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0.21万亩,举办示范样板1万亩,通过这一模式,平均单产达到28.3公斤,稻鱼总产2889吨,占全市水产品总产量的40%以上,总产值突破5000万元,极大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腾冲市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实施技术
1、田间工程建设
选择好稻田后要进行适当处理。比如,加高加固田埂,捶实夯紧,田埂高度需达到50cm~70cm,宽度为40cm,确保田埂不渗漏、不坍塌,以维持稻田的水位和防止鱼类逃逸。根据田块的形状和面积大小,开挖宽1m、深50cm的鱼沟。鱼沟的形状可以是“十”字、“井”字、“田”字或“日”字形。在稻田中间或端头的鱼沟交叉处挖筑鱼凼,深度为1.5m—2.5m,四周筑埂高出水面30cm。鱼凼面积约占本田面积的8%10%,视稻田大小,可几块稻田共挖一个鱼凼,做到垄畦沟、鱼沟和鱼坑相通,以增加鱼的活动范围。根据稻田的进出水量设计进排水口,一般进水口1个,排水口根据水量大小可修建1~4个。进排水口最好设在稻田两端和中间。护鱼栅栏可用竹栅、沙网、尼龙网、铁丝网等固定在木桩上,安装于进出水口处,护鱼栅栏需宽于水口20cm,高出水面40cm,以防止鱼类逃逸。
2、稻鱼综合种养技术
(1)科学选点。各稻鱼综合种养田块应选择水质、水源较好,排灌方便,群众积极性高,科技意识较强的村、社实施稻鱼综合种养示范样板建设。
(2)开展技术培训。按不同时段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传授稻鱼综合种养技术。
(3)稻鱼田间工程建设:稻鱼养殖田块,应要求田埂夯打结实,高度50—60cm,埂宽40cm;开挖渔沟、渔溜,渔沟宽80—100cm,深40—60cm,渔溜3m³左右,沟、溜面积控制在稻田面积的10%以内。
(4)科学选种、科学放养、合理搭配。水稻:选择抗病力强、抗倒伏、分蘖好的水稻品种;鱼种选择:根据具体的稻田养殖情况进行科学的放养和合理搭配,以鲤鱼为主,适量搭配草、鲫、罗非鱼等品种,要求每亩放养100克/尾左右的鱼种10公斤以上。鱼种(苗)由各样板乡镇按照下达预算和样板指标自行采购、发放。
(5)加强日常管理。要求农户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保证水稻及养殖水产品双丰收。
施药管理:为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养殖水产品的正常生长与存活,缓解水稻与养殖水产品的矛盾,如发生水稻病虫害,应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并采用分段喷药法(即今天打上半部,明天打下半部)和深水打药法(即打药当日将田水加深,药性过后,又将水排浅)。
养殖管理:推广稻鱼补充投喂饲料技术,饲料种类根据农户的具体经济状况决定,投饲严格按照四定原则投喂,并做好“防洪、防逃、防偷、防病”四防工作,确保养殖产量和效益。
(6)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工作。各乡镇要安排专人对样板区进行经常性的指导外,市县两级水产技术部门应适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巡回检查,进行投饵、鱼病、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工作指导。
3、水稻管理
水稻应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耐肥抗倒伏的水稻品种。腾冲市气候温暖湿润,一般可选择在春季进行播种,一般每亩稻田的播种量在10~12.5kg。腾冲市单季稻的育秧可安排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定植时间则安排在5月上旬至6月下旬。水稻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如30cm×35cm,密度控制在11万~13万丛/公顷左右。在稻田整地前,应施入充足的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农家肥或复合肥。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的使用。氮肥的追施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选用农业农村部登记的高养分含量缓释肥施用。合理灌溉,在水稻生长初期,保持浅水层;在水稻分蘖期,采取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在水稻抽穗灌浆期,保持田间湿润。
结语:腾冲市稻鱼综合种养模式效益高、前景广阔。稻鱼种养涉及多个环节,文章篇幅有限,只选取了几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希望能给种养户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马,李良玉,魏文燕,何淑君,陈霞,张小丽,应汝华.模块化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生产实例介绍[J].渔业致富指南,2023(3):24-27.
[2]周先文,彭英海,向先嘉,罗琪瑞.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研究[J].科学养鱼,2022(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