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主题视角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作者

张虹燕

赛罕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20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小学英语教育需适应当前教育需求,致力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并体现学科育人的价值取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作业设计作为连接课堂内外的重要桥梁,对促进学生知识巩固、技能提升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主题视角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策略,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主题式教学的优势,提出一套系统化、情境化、层次化的作业设计模式,旨在优化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主题视角;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前言:“作业本身是非常重要并且有效的教育活动之一,作业有助于继续发展和扩充教育的价值”(本贝努蒂)。随着时代的变革,新课标的出台,作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王月芬老师提出:“作业是保证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领域;作业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核心抓手;作业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作业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必要途径,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素养立意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业设计需要更加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多样性和创新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一、政策背景及课标要求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该政策要求“加强作业设计指导,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这一政策直接推动了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兴起,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减少无效和重复的作业。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领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内容的选取遵循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原则,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新发展,科技新成果,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三大主题范畴,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的类型的语篇为依托,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基于这一理念,单元整体作业就是在对单元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或重组,建立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主题内容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和递进性的单元作业,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对作业的要求提出:“作业的设计既要有利于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运用策略,增强学习动机”。新课标明确了作业是培养与诊断核心素养的重要领域。强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教师应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建立课堂所学和学生生活的关联设计复习巩固类、拓展延伸类和综合实践类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同时新课标也强调了作业设计的质量,要求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发挥学习潜能,促进自主学习。

二、当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在目前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实践中,教师的作业设计理念滞后,缺乏作业目标意识,指向单一。

2. 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更注重巩固训练,导致作业功能单一、重复率高,效果不尽如人意;

3. 作业设计体系不够健全,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传统作业设计忽视了作业设计的整体性,导致不同知识点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与联系,造成作业设计碎片化、衔接不当,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 忽视情境创设,作业内容多为孤立的单词、句型练习,缺乏真实的语言运用场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作业类型单一,以书面作业、练习册题目为主,缺乏开放性,趣味性,实践性的作业;

6. 忽略个体差异,作业设计层次单一,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一刀切的作业模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7. 缺乏评价反馈机制,简单以“对、错”评判,诊断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的评估,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进步。

基于当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主题式教学的优势,我们对设计系统化、情境化、层次化的作业设计模式开展了实践研究,旨在优化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基于主题视角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原则

1.目标性原则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围绕某一个单元主题展开教学设计,也会相应地将单元教学分成教学导入、教学活动、教学总结环节等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因此,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教师就需要在课时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与单元教学目标一致性原则,合理、巧妙地调整作业任务和作业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完成单元知识学习目标。

2.整体性原则

受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单元整体性原则,不仅要考虑学生在一课时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还需要把整体的课后的作业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同课时阶段的课后作业形成一个有效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强化学生大单元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如此一来,学生在完成单元课后作业后就会明白,整个单元知识都是在主题的引领之下串联起来的,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逐步形成系统的英语学习模式,为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和学科素养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层次性原则

考虑到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实际水平差异,教师可以将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分层规划,设计不同层次、类型及不设限完成形式的作业,满足不同水平阶段的孩子需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且能完成很好的作业形式,使学生既能在本层次水平中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教师需加强个性化指导,关注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与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持续进步。

4.多样性原则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应凸显单元作业形式的增益教学功能,力求达成作业题型创意化的丰富性、作业形态生活化的体验性、作业过程活动化的合作性、作业结果综合化的表现性。设计作业时,应尊重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在作业形式、内容和解法上力求多样化。同时,应适当布置基础巩固类、拓展延伸类、综合实践类作业,如实验、调查、制作等,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育。

5.创新性原则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应注重创新性原则,从创新作业形式、丰富作业类型、突出知识关联、改进作业完成方式等方面出发,设计布置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也可以设计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发展性原则

遵循课程标准要求,严格依标设计,全面理解和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设计作业。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人导向,努力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设计。

四、基于主题视角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实践策略

1.主题归类:根据《义教英语课标(2022年版)》三大主题范畴“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十个主题群(生活与学习、做人与做事、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文学艺术与体育、历史社会与文化、科学与技术、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防范、宇宙探索)梳理小学英语教材并进行主题归类和选材。

2. 明确目标:依据课标进行教材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提炼单元主题和子主题,建立单元主题内容框架图,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和单元作业目标。单元作业目标要与单元教学目标一致,但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作业目标既要体现语音、词汇、语篇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又要体现综合性、实践性、长周期性、跨学科性等多种特点。

3. 作业内容设计:根据单元主题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任务驱动,设计各课时复习巩固类、拓展延伸类、综合实践类等丰富多样、素养立意的作业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复习巩固语言知识,发展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3.1 设计多模态作业,培养综合能力

教师要分析、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等,创设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多模态作业,如科学探究作业、艺术欣赏作业、社会与劳动实践作业等,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又如角色配音、小组合作制作海报、查阅资料、阅读名著、读后续写、英语演讲等作业,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角色配音作业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学生通过模仿跟读,有效地掌握了英语的语言特点和正确、地道的发音。读后续写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文章信息合理想象故事的结局,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创新思维。

3.2 创设情境,设计探究性作业

教师可以提供趣味开放的主题作业,要求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完成相应的探究性作业,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小学英语PEP六年级上册Unit2《Ways to go to school》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围绕三个子主题:即绿色出行方式,遵守交规、安全出行,尊重不同国家交通文化的差异性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每一课时都设计了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和创新性作业。首先创设了“创建文明城市,招募交通志愿者”的情境,如果想成为志愿者,学生需要完成三个课时的任务,一是调查周围朋友及其家人的日常出行方式,创建思维导图,给出绿色出行的建议;二是走上街道了解交通标识,向警察叔叔学习交规并拍照记录,作为“小小交通宣传员”,向同学宣传交规的重要性;三是上网查阅不同国家的交通文化,制作海报,运用所学语言写倡议书“ Different ways, different rules. We should  obey the traffic rules.”这样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渠道,查阅各种资料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争当创城志愿者。也树立了绿色出行、遵守交规的意识,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4. 作业评价:说明各项作业的设计意图,设计自评、师评等多元化的作业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按时、认真完成作业的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教师通过作业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为教师检验教学效果、发现和诊断学生学习的问题、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同时,加强作业点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步骤,教师通过仔细批改和评价学生的作业,可以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完善单元作业教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主题视角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是一场教学理念的革新与实践的探索,对于老师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与体验。教师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优化作业实施策略,将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与作业设计紧密结合,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创新性,强化学生实际的英语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为小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和英语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ISBN 978-7-303-27590-8

[2]秦意洁.指向思维培养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J].教育视界,2023,(33):11-14.

[3]吴洁.主题意义下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J].文理导航(下旬),2023,(11):55-57.

[4]孙怡君.“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单元主题作业设计探究[J].校园英语,2023,(45):109-111.

[5]王月芬.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1.6 ISBN 978-7-5191-26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