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充电新能源技术在加油站施工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作者

王爱平

中石油浙江杭州销售分公司 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在全球积极推进能源转型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下,传统加油站的升级转型迫在眉睫。充电新能源技术融入加油站施工管理,成为行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关键举措。这不仅革新了加油站的运营模式,更推动其朝着综合能源服务站方向迈进。本研究聚焦该技术在加油站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充电新能源技术;加油站施工管理;发展趋势;技术融合

引言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传统化石能源枯竭的担忧,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凭借其低排放、高效能的特点,市场保有量不断攀升。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加油站单纯依赖燃油销售的模式难以为继。引入充电新能源技术,实现加油站功能的多元化拓展,成为其在新时代下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充电新能源技术在加油站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推动能源行业的变革、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充电新能源技术在加油站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1 常见充电新能源技术类型在加油站的初步应用

当前,加油站初步应用的充电新能源技术主要包括直流快充、交流慢充以及换电技术。直流快充技术凭借其高功率输出,能在短时间内为电动汽车补充大量电量,满足车主快速出行需求,在车流量较大的干线加油站应用广泛。交流慢充技术则以其低功率、安全性高的特点,适用于加油站内配套停车场,为长时间停放车辆缓慢充电。换电技术虽处于发展初期,但部分试点加油站已引入,通过快速更换电动汽车电池,大幅缩短补能时间。不过,这些技术在应用中仍面临成本高、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1.2 加油站施工管理中对充电设施布局与安装的现状

在充电设施布局上,加油站通常将快充设备设置在靠近出入口的便利位置,以减少车辆等待时间和对站内交通的影响;慢充设备则分布在停车场周边,方便车辆长时间停放充电。安装过程中,由于涉及电力增容、设备调试等复杂工作,施工难度较大。部分加油站因场地限制,在充电设施布局时难以兼顾所有需求,导致充电车位紧张或使用不便。同时,不同品牌充电设备的安装要求和接口标准存在差异,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和成本。

1.3 现有施工管理流程对充电新能源技术的适配情况

现有的加油站施工管理流程多基于传统燃油设施建设制定,对充电新能源技术的适配性不足。在项目规划阶段,缺乏对充电设施建设的前瞻性考量,导致后续改造难度大。施工组织方面,由于充电新能源技术专业性强,传统施工团队缺乏相关经验,施工进度和质量难以保证。质量验收环节,缺乏针对充电设施的完善标准,使得验收工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这些问题制约了充电新能源技术在加油站的快速推广应用。

二、充电新能源技术为加油站施工管理带来的优势

2.1 提升加油站综合服务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引入充电新能源技术后,加油站从单一的燃油供应站转变为集燃油、电力供应于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站。这不仅满足了不同能源类型车辆的需求,还为车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例如,车主在充电的同时可以进行加油、购物、休息等活动,提升了用户体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这种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使加油站脱颖而出,吸引更多客户,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2.2 优化施工管理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充电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促使加油站施工管理流程不断优化。借助数字化管理工具,施工团队可以实时监控充电设施的安装进度、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实现精准调度和资源合理配置。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施工管理人员可以远程对充电设备进行调试和故障排查,减少现场作业时间。同时,标准化的充电设施安装流程和模块化的设备设计,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

2.3 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长期来看,充电新能源技术有助于降低加油站的运营成本。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扩大,充电业务将成为加油站新的盈利增长点,减少对燃油销售的依赖,降低因油价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新能源技术的应用符合环保要求,有助于加油站获得政策支持和补贴,降低运营成本。此外,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加油站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能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充电新能源技术在加油站施工管理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3.1 技术层面的难题及解决思路

在充电速度方面,当前快充技术受限于电池材料和充电设备功率,以常见的锂离子电池为例,其内部离子传导速度有限,导致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速率较慢,无法实现与加油时长可比的快速补能。电池寿命衰减则是由于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的结构变化,如锂枝晶的生长会刺破隔膜,造成电池短路等问题。不同品牌充电设备通信协议和物理接口的差异,使得充电桩与车辆、不同充电桩之间难以协同工作。解决这些问题,科研机构可利用量子材料、纳米技术等前沿科技,研发新型电极材料,提升电池离子传导效率。在无线充电技术研发上,突破传输距离和功率限制,实现更便捷的充电体验。统一技术标准方面,行业联盟应牵头制定涵盖电气性能、通信协议、接口规格等全方位的标准,强制企业执行,促进设备互联互通 。

3.2 政策法规与标准不完善的应对策略

在项目审批环节,由于缺乏明确的充电设施建设审批清单和流程指引,企业往往需在多个部门来回奔波,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安全监管上,针对充电设施火灾隐患、电气安全等方面的监管细则缺失,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时责任界定模糊。政府部门应参考国际先进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充电设施建设审批指南,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审批时限。在安全标准制定上,规定充电设备的防火、防爆、漏电保护等具体技术指标。行业协会可组织企业共同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如定期开展设备安全检查、技术交流等活动,规范企业市场行为。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政策法规,举办政策解读会、发布宣传手册等,提高各方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3.3 施工管理人才短缺的解决办法

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可开设充电新能源技术施工管理相关的专业课程,如新能源电力系统、智能充电设施安装与调试等,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验室和实际项目中积累经验。职业院校则应侧重于培养实操型人才,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需求定制课程内容。企业内部培训可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定期讲座,分享最新技术和管理经验;组织员工到先进的充电设施建设项目现场观摩学习。高薪聘请方面,企业可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吸引具有新能源技术背景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与专业机构合作,如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定制化培训课程,或与科研院所合作,引入其科研成果和专业人才,充实施工管理团队,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结论

充电新能源技术在加油站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是能源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目前在技术、政策和人才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人才队伍的日益壮大,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加油站通过引入充电新能源技术,实现了功能的多元化和服务的升级,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还为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加油站有望成为集多种能源供应和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新型能源服务站,在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一楠.新能源投入对加油站经营模式转变的影响研究[J].市场周刊,2024,37(23):23-26.

[2]林兆丰.新能源背景下加油站的转型应用[J].汽车知识,2024,24(03):17-19.

[3]郑义恒,刘良旭,刘燕.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21,(06):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