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

作者

张军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262500

摘要:随着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的不断增长,养护作业的需求日益增加,养护作业区的交通安全问题愈发凸显。本文对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事故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事故发生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事故;安全对策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和交通流量的增加,高速公路需要定期进行养护维修,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在养护作业期间,由于作业区的存在,道路通行条件发生变化,交通流受到干扰,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给道路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深入分析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事故的特点和成因,并制定有效的安全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事故特点

1.1事故发生具有时间上的不间断性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的开放时间较短,在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养护作业一般是在白天进行,但由于白天车流量较大,往往在夜间就会有大量车辆驶入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内,加之在夜间交通流中,车辆的速度普遍偏低,使得交通事故发生具有时间上的不间断性。在夜间23时至次日6时,由于路面光线不足以及夜间车流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大量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内,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1】。

1.2事故发生地点具有空间上的不连续性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道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道路能够满足车辆行驶和交通安全的要求,这就决定了养护作业道路的空间限制比较大。例如在进行路面维修作业时,对高速公路的行车干扰主要表现在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速度较慢,行车间距较小,因此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会对车辆正常通行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在高速公路养护作业道路上一般不允许进行施工作业,因此在养护作业道路上一般不存在连续的空间。由此导致养护作业道路具有明显的空间限制特征。

1.3事故类型具有种类多样性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的开始时间与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如果在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会大大提高,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附近。例如,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弯道或者坡度较大路段,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会由于方向盘失控或车辆自身原因造成侧翻、甩尾。同时,由于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内存在着多种交通参与者,例如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来往车辆、施工人员等,这些不同的交通参与者之间可能会发生各种类型的交通事故。例如,施工人员可能会从正在作业的施工机械上坠落等。

1.4事故后果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事故造成的后果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速公路上的设施受损严重,如果不及时维修,会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二是事故车辆如不能及时驶离高速公路,会造成交通拥堵;三是事故车辆如果发生火灾、爆炸等情况,会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为了保障高速公路能够正常、安全、快速地运行,对于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进行及时有效地维修至关重要。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在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设置必要的标志、标线等设施。

2.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事故安全对策

2.1合理设置标志,提示驾驶人安全行车

养护作业区的设置标志应保证与正常路段保持一致,并由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区入口前设置醒目的引导标志,在施工作业区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减速带、限速标志、警告标志等,使驾驶人提前了解安全行车状态。在养护作业区内设置多个指示牌,同时对不同车型设置不同的指示牌,如大货车可以根据其载重情况设置为货车专用标志牌或货车载物宽度标志牌等。此外,在养护作业区入口前还应设置明显的提示标志【2】。

2.2科学组织交通,确保道路通行畅通

根据《公路法》第51条规定,经批准在公路上进行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并应当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高速公路养护作业涉及路面切割、路肩填筑、路面铣刨、路面破除、边坡加固等,且多为连续作业,如不采取相应的交通组织措施,将严重影响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甚至导致道路瘫痪。因此,在高速公路养护作业中,应科学安排交通组织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车辆安全通行需求。如:根据高速公路路面宽度和道路交通流量,合理规划养护作业区的宽度;根据不同路段的作业情况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作业人员;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等。

2.3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处置能力

养护单位要建立健全养护作业区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要与高速公路运营单位、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建立协作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要对养护作业现场实施安全监控,发生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向高速公路公安交警部门报警并做好相关记录;高速公路养护单位要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协助事故现场处置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和交通管制等工作。交警部门接到报警后,要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同时将事故情况通报路政、路政执法部门及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对于不能排除事故原因的,应及时发布交通管制措施【3】。

2.4加强联勤联动,建立应急机制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发生交通事故,如不能快速处置,极易引发严重的交通拥堵和次生事故,甚至影响道路通行安全。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和养护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联动机制,制定和完善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突发事件处置、救援等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应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的认知度和对安全出行的重视程度。要加大对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例如道路两侧防护栏、减速带、反光标线柱等的设置,确保在夜间、恶劣天气及事故多发时段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交通事故,保障车辆及司乘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结论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事故特点和成因的深入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安全对策,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减轻事故严重程度。在未来的高速公路养护作业中,应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持续提升养护作业区的交通安全水平,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畅通的高速公路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斌.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作业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08):234-236.

[2]黎毓秋.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作业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22,(10):206-208.

[3]高红平.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区安全现状及治理方法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4,(26):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