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小波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石佛镇明德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641500
摘要:本研究聚焦于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深入剖析其重要性、现存问题及优化策略。互动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与培养思维能力,对小学数学教学意义重大。然而,实践中存在互动形式单一、时间把控欠佳及学生参与不均衡等问题。通过丰富互动形式、合理规划时间和促进全员参与等策略,可有效提升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助力教学质量提升与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互动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互动教学模式的兴起,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新契机,其强调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协作,契合小学生活泼好奇的天性与数学学科特性,对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们精力旺盛、好奇心十足,丰富的、互动性的教学形式可以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猜图形”游戏,通过对图形的特征进行描述,让学生说出是哪个图形,可以进行“构建图形”的任务活动,指导学生利用各种形状的图形积木来构建新图形。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直接感受图形的特点,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趣味性,从而能最大程度上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将被动地学习主动转换为进行知识探究。
(二)提升课堂参与度
运用交互教学方法,我们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纯授课情况,让全部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整个课程步骤之中。比如在“四则运算”的授课中,教师创设“超市购物结账”的情境,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购买商品的模拟,然后在这样的活动情境里共同面临怎样计算总钱款和找钱等问题,这样一来,每位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在组中的位置,并可以参与到怎么解决问题的讨论之中,那么教室里面的学习环境也会更加热烈起来,而不止是班里面最优秀的学生有发挥的机会。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习需要学生不断去解决问题和解开疑惑,也时刻融入了与其他同学的思想碰撞当中。在对数学试题进行讲授时,会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解答,同时还会组织同学合作探讨。每个学生都能将各自想法进行表达,有的是从已知条件顺推,有的却反过来采用问话形式考虑。在这个对话中,可以接受别人想法,也可以检验自身思维,让学生们逻辑性更加完善,产生更多灵感和创意,在考虑分析多种方法时也逐渐有了质疑意识,从而使各项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二、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形式单一
有的教师比较青睐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进行互动教学,总是过多地采用这种方式,较少地尝试与应用其他交流模式,长久以往学生可能会对这种枯燥的授课方式感到厌倦,会减弱学生自身的参与积极性,进而使互动教学效果减弱。比如学习“小数性质”的相关知识,教师一味地安排学生开展相关知识点讨论活动,而忽略展示、互动游戏等形式,那么学生热情并不会很高涨,也不一定真正掌握。
(二)互动时间把控不当
在交互式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时间是一个关键性问题。有些教师没有安排好交互的时间,有的会让交互环节花费过多时间,影响课堂教学进程和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比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小组研究活动中,若教师没有及时给学生的时间表,学生讨论环节就会过长,所花费时间过多,后边环节实践和总结环节也被匆忙代替。还有当时间不足时,导致学生对交互讨论思考不深,阐述不够充分,使得交互变为形式化。比如,当课堂中提出一个问题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思考并发表,就很容易过早答出,因为没有做好充分思考,在回答的准确定度上是有问题的,那样,交互的效果就大大打了折扣。
(三)学生参与不均衡
在合作交流活动过程中,学生表现差距较大,思维敏捷、活泼开朗的学生会主导谈话,积极表达观点,而思维稍弱和比较内向的学生常常是被动吸收他人观点。如“数学广角—搭配问题”小组活动时,一些学生思路敏捷迅速提供多种搭配方法并引导谈论,一些基础相对弱的孩子或者比较害羞的孩子,他们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是跟别人一起思考,他们很少参与,他们与同伴间展开的互动远不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机会,这样学生彼此之间的水平差距会扩大。
三、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丰富互动形式
教师需结合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特点调整各种互动方式的应用形式。除设置小组对话之外还可补充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如在教授“圆的面积公式”的时候,可以直接运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来将圆形分割后组合成近似的长方形,从而更为直观地向学生解释面积公式的由来,提升其认知能力。同时也可通过设置相关数学活动来提升互动性,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内容时可设计一种数字卡牌计算游戏,可让儿童自己从牌上读出数值并立刻计算出来,这能够有效提升其计算能力。同样可应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譬如在教学学生掌握方位识别时,可让每位学生扮演方位的标示物,并伴随自身变换而理解方位的含义,这样既能够让其上课更加有趣有活力,还能够不断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
(二)合理把控互动时间
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准设计教学环节、精确估计每个互动环节的耗用时间,并借用计时器等工具监控授课过程中的时间。如“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项目中,我们预估团体度量耗时10分钟,团体概括得出规律耗时8分钟,教师随时关注着用时情况,一旦时间快到,立即叫停学生快点或者转换话题,如果顺畅,则可以压缩一定时间,为后面的知识讲解和实践留下空间。反之,则可以灵活增加一定时间,使学生充分展开交流,同时保证授课进度的稳定性和最大化互动效果。
(三)促进学生均衡参与
在分配团队时,老师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水平、性格特点等进行混合式搭配,确保每个小组都要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引导,鼓励这些学习困难或者较内向的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在“长方体体积计算”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引导基础薄弱的学生先完成一些简单的题目,如画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再逐步进入体积计算方法的讨论之中。对于比较内向的孩子,多投以赞许的目光以及赞许的语言,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我们也需要搭建多元评价标准,除了关注结果以外,还要重视他们交流过程中参与的深度、进度等进行评价,对于表现突出的孩子给予奖励,而参与较弱的孩子进行及时的补救与鼓励,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平等参与到交互式教学活动中。
结论
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培养思维能力。然而,当前互动教学在实践中存在形式单一、时间把控不准、学生参与不均衡等问题。通过丰富互动形式,合理把控互动时间,促进学生均衡参与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现存问题,提升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互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互动教学优势,为学生营造积极活跃的数学学习氛围,助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与全面发展,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迈向新高度,适应新时代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柯淑敏.互动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3(36).
[2] 蒋芳德.互动探究落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中旬),2023(08).
[3] 刘研.互动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