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美育课程中长乐本土文化资源的融入

作者

邹巧萍

福州市长乐职专附属幼儿园

摘要:美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具有深远影响。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美育课程,可以丰富幼儿的文化底蕴和视野,增强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此,文章以《哪吒闹海》主题活动为例,探讨如何将长乐本土文化资源巧妙融入幼儿美育课程,让幼儿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提升审美感知力与创造力,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美育课程;长乐本土文化资源;主题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哪吒闹海》作为长乐民间文娱活动“抬阁”的传统节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表演形式,将其深入到幼儿美育课程中,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和美育素养,而且能提升幼儿对长乐的依恋之情,真正为“小小在地长乐人”的养成提供丰润土壤。

一、聚焦幼儿兴趣,生成主题活动

浓厚的兴趣是激发幼儿探索欲和学习动机的关键。长乐本土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如民间故事、传统节日、手工艺品等,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聚焦幼儿的兴趣点,协助幼儿经验生长,促进幼儿的主动参与、自发探索。

《哪吒闹海》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幼儿通过动画、绘本、听故事、观看“抬阁”表演等方式或多或少对故事情节有所了解。我们通过投放绘本《哪吒闹海》,让幼儿通过碎片化时间去自主翻阅,大家饶有兴趣地讨论着故事中哪吒从出生是一个肉球,到变成婴儿,再到长大拜师学本领。尤其是哪吒为救孩童大战东海三太子抽了龙筋给父亲做腰带的情节,引得孩子争相模仿,“哪吒脚下踩着风火轮,风火轮可以到处飞,好厉害!我想扮演哪吒。”“我也想扮演哪吒,他还有三头六臂,能打败坏人!”为了顺应孩子们的兴趣,教师决定利用这一契机,把《哪吒闹海》作为本班主题课程内容,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哪吒的勇敢与智慧,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使美育课程更加生动有趣。

二、自主创编剧本,培养创造能力

幼儿戏剧活动通常是依据幼儿喜欢的绘本故事进行演绎,绘本相当于剧本,然而,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他们对于同一绘本的理解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的表演需求,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兴趣点,引导他们自主创编剧本,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将心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表达出来,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

在确定表演《哪吒闹海》后,教师首先组织幼儿集体观看经典动画片段,引导他们讨论动画中的精彩场景,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随后,教师鼓励幼儿分组讨论剧本与台词。“我想要扮演哪吒,可是绘本里的台词太长记不住。”“动画片里的哪吒比较厉害,他的台词比较好记。”“里面的故事情节太多了,我只想表演哪吒闹海那一段。”“哪吒重生后也很厉害,他还有新的武器。”“我觉得绘本里的故事有点难演,我们可不可以删除一点,不要这么多。”教师耐心倾听,提出创编《哪吒闹海》剧本的建议,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改编。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提出自己的创意。“要有哪吒出世的情节,他妈妈怀孕了三年零六个月,被李靖用刀劈开从肉球里蹦出来,然后太乙真人给他法宝。”“还有还有,哪吒在海边玩,大闹龙宫不小心杀了东海龙王的虾兵蟹将和三太子敖丙。”……最终根据孩子们的讨论把“哪吒出世、哪吒闹海、水淹陈塘关、哪吒重生”这四个作为主情节串联起来,创作出一个新剧本。在确定剧本故事情节后,珩珩提出:“剧本上面都是字,我还不认识字,下次忘记了一些情节怎么办?”“我知道,看不懂字可以用画画的形式画出来,像之前在美工区划的连环画一样,把故事情节一个个画出来就行了。”于是,经过一番讨论,孩子们决定用图画辅助记忆,将剧本情节绘制成连环画,并利用数字、人物动作、武器等元素进行情节展示。连环画的创作不仅让剧本更加直观易懂,还激发了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

三、表演道具制作,培养动手能力

道具在戏剧表演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帮助演员塑造角色形象的工具,更是营造舞台氛围、引领观众深入探索剧情和角色内心世界的关键。在幼儿园绘本剧表演中,道具制作是一种集体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能将五大领域知识融会贯通,使幼儿在动手操作中理解角色特征,增强对剧情的理解,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在确定《哪吒闹海》剧本内容后,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观看舞台剧《哪吒闹海》和“抬阁”表演的视频片段,引导他们观察道具的运用和舞台布景的设计,明确戏剧表演过程中所需要的道具种类和功能。然后,来到美工区,将道具制作的权利交还给幼儿,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动手制作各种道具。杰杰拿取了纸张和勾线笔进行兵器的制作,他先是画出了兵器的外形,再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裁,涂上鲜艳的颜色,最后用胶水固定在木棍上,制作出一把逼真的“火尖枪”;言言则是选择了报纸进行揉搓,把报纸团成球,拿出一旁的胶布往水管上粘,汐汐在一旁看到了连忙说道:“这样不行,会掉下来的”“那怎么办”言言问道,“我觉得应该把它包起来,这样才比较像铁锤,像这样”汐汐边说边示范,将报纸紧密包裹在水管上,再用胶布固定,果然更加牢固。言言点头领会,两人合作完成了铁锤。还有部分孩子选择用泡沫板制作陈塘关、龙宫、东海等背景场景图,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尝试采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各种道具,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他们的作品愈发精致,其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提供展示平台,提升合作能力

绘本剧的演绎与展示,可以让孩子们将自己创作的剧本和制作的道具融入表演之中。在舞台上,无论是场景的布置、动作的设计、还是台词的演绎,每一个细节都能透露出他们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想象。

在《哪吒闹海》的排练过程中,一些幼儿经常出现忘词的现象,还有的幼儿只记得自己的台词,对于他人的台词和出场顺序不够熟悉。教师发现这一问题后,特意设计了多次全班合练,并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鼓励他们互相倾听,记忆彼此的台词。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们逐渐熟悉了整个剧本,忘词现象有了明显改善。最终,在家长和同学们的见证下,他们以自信和充满活力的表现,完美呈现了《哪吒闹海》的精彩故事。在舞台上的每一刻,他们全神贯注,努力将故事中的每个细节还原给观众。当幕布拉开,灯光聚焦,孩子们仿佛化身为故事中的角色,与观众共同经历一场奇幻的冒险旅程。此外,为了让更多的朋友知道和前来观看,孩子们提出设计宣传海报的想法,并积极投入制作。他们使用了五彩缤纷的画笔和贴纸,绘制了哪吒与龙王战斗的精彩瞬间,以及各种奇幻元素。每一张海报都充满了孩子们的创意和热情,他们将这些作品挂在幼儿园的公告栏和周边社区,甚至上传到社交媒体上,希望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目光。同时,还有孩子提出还得有座位票,这样观众不会乱,于是他们开始设计入场券,在入场券上精心绘制了《哪吒闹海》的标志性图案、演出时间和座位信息等;还有的孩子提出可以制作些哪吒闹海的周边,如,带有哪吒形象的贴纸、钥匙扣和小扇子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策划、制作和宣传,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实践技能,还学会了团队合作与协调。

综上所述,以长乐本土文化资源为载体构建幼儿美育课程活动,既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幼儿亲近本土文化、熟悉本土文化的过程,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的过程。本土优秀文化启蒙教育,仍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参考文献

[1]陆丽梅.运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美育课程的实践研究[J].教师博览,2023(15):80-81.

[2]张舒蓉.幼儿园美育中融入本土文化资源的实践研究[J].思维与智慧,2023(8):55-56.

本文系2023年长乐区学前教育课题《依托长乐本土文化资源构建幼儿美育课程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CLYJKT20230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