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
黄超
常州市正衡中学
摘要:以往教学中倾向于采取“讲授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学,进而衍生出了教与学“两张皮”现象以及教学与评价二元分离等问题,存在着教、学、评三者目标不一致的情况,难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通过评价来反馈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先粗略探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作用,再详细阐述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策略,旨在更好地满足一体化教学需求,通过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学习、评价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整体,提供更全面、准确、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指向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更利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并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教学过程,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一、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作用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将评价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并对学习成果进行检测,有效解决教、学、评分离问题,让教育教学更科学、合理、有效。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围绕核心素养目标确立教、学、评方向,保证三者一致性,更利于提升学生各个方面核心素养,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同时,具体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时,主张通过情境创设、探究活动等将评价贯穿到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过程,能最大程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科知识学习中。另外,“教学评”一体化强调评价先行,将评价嵌入到学习任务和教学活动中,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从而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为学生打造良好成长环境。总之,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探索可行性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策略
(一)确立目标导向
在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背景下,为了给一体化教学提供重要指引,要注重设计一致性的教、学、评目标。对于教、学、评的目标进行设计时,需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确立目标,以确保目标保持一致。同时,要注重体现三者间目标的相互关联性、相互促进性。具体设计教、学、评目标时,还需体现目标的层次性以及可操作性,以更好地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如在《余角 补角 对顶角》一课教学时,充分考虑到目标具有导向性作用,可紧密联系本节课教学内容,并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设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对于教学目标,可明确其包括1、理解余角、补角以及对顶角等抽象概念并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抽象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运算能力;2、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余角、补角、对顶角性质,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并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在解题过程中抽象出知识本质;3、激发学生几何建模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对称美、和谐美。对于学习目标,明确其包含了1、掌握余角、补角、对顶角抽象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逻辑推理和几何表达;3、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并从中建立起学习自信心。对于评价目标,明确其包括1、通过课后习题、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程度,全面观察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表现;2、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全面观察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表现以及几何直观、逻辑推理能力表现;3、评价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学习兴趣以及几何模型建构能力。通过设立如上教、学、评目标,更好地体现了三者目标一致性,通过设计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教、学、评目标为一体化教学提供了重要基础,并以此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二)贯穿教学活动
1.情境教学
课堂教学中要确保评价贯穿“教”与“学”的各个环节,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效导入新课主题。为此,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中,需根据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并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设计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学习和体验学科知识,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知识。基于情境教学模式下,要重视通过观察、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自然嵌入评价环节,科学评估学生在情境中的参与度、抽象概念掌握程度等,以全面反馈学生核心素养养成情况。如在《可能性》一课教学时,可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不确定的现象,先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直观展示“铁杵磨成针”、“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等熟悉的成语故事,再为学生播放天气预报动画,以此引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的概念。接着,为学生创设一个抛硬币的游戏情境。在这样一个游戏情境下,要求学生分组做抛硬币游戏,一共抛掷10次硬币,记录下每次正面朝上、反面朝上的次数,再结合游戏体验深入思考:“每次都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吗?正反面能同时朝上吗?正面或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吗?”在整个游戏情境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分组做游戏中的表现来评价他们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待学生做完抛硬币的游戏以后,继续引导他们分组讨论并列出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尝试用列举法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结果。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将评价贯穿到情境教学之中,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及时反馈了情境教学中“教”与“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情况。
2.问题导向
“教学评”一体化利于优化教学过程,以问题为导向实施一体化教学时,要注重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具体实施教学时,要注重体现评价的及时性,在学生回答后立即给予反馈,并注重突出评价的针对性、鼓励性、引导性,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更好地在问题解决中锻炼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一课教学时,为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概念,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可尝试采取问题导向教学法。实际教学中,先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设置一个问题:“小华和小明去书店买书,已知书的单价是x元,小华买了1本,小明买了2本,他们一共花费了多少钱?”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对应表达式,以此引出一次函数概念。接着,继续向学生提问:“假如小华和小明一共花费了y元,那么如何表示x和y的关系呢?”基于问题导向下,科学引导学生列出二元一次方程,以理解其概念。接着,紧密联系本节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与二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问题提出以后,要求学生自主画图,再通过观察、分析理解一次函数图象与二元一次方程解的关系。在整个问题导向教学活动中,需确保评价贯穿其中,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从而帮助学生优化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当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理解了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的抽象概念,并从中积累了一些数学运算经验以后,可继续通过问题设计的形式为学生布置一些巩固练习。如求给定一次函数的图象特点、斜率、截距或利用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解决距离、速度、价格等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问题解决方案展开评价,全面反馈学生核心素养养成情况。
3.实践教学
实践活动能丰富学生对学科知识的体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将评价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之中,通过采取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小组汇报、自我反思与同伴评价等多样评价方式来全面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评估学生核心素养养成水平,以此达到“教学评”一体化目的。如在《相似图形》一课教学时,可注重在“探索相似图形的奥秘:从生活到数学的奇妙之旅”实践活动开展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具体开展本次实践活动时,先带领学生简单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相似图形定义、性质以及判定方法,再为学生设计“寻找生活中的相似图形”、“动手制作相似图形模型”、“相似图形的应用挑战”几个实践活动项目。其中,在“寻找生活中的相似图形”活动项目进行中,要求学生分组在校园里寻找并记录相似图形的实例,以增进对相似图形的直观感受。在“动手制作相似图形模型”实践项目进行中,为学生提供纸张、木材、塑料等材料,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两组相似图形模型,如相似三角形、四边形等,以在动手操作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似图形性质,让学生抽象概括出相似图形本质。在“相似图形的应用挑战”实践项目进行中,为学生布置一系列挑战任务,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相似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待本次实践活动结束以后,请各个小组轮流展示本次的实践学习成果,相互分享发现的相似图形实例以及制作模型的过程和挑战任务的解决方案,根据学生所展示的学习成果实施评价。同时,在整个实践活动进行中,有效利用观察记录表全面记录学生直观想象、模型建构、数学运算等各个方面的表现,并鼓励学生自行反思学习中的收获与改进方向,以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不断提高“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效果。
4.分层教学
评价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学评”一体化,要注重将评价贯穿于“教”与“学”的始末。在实施分层教学活动时,要恰当引入分层评价法,以帮助学生个体认识到自己核心素养发展中的不足,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将分层评价法贯穿到分层教学活动中,能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个体实际学情,再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如在《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一课教学时,为了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来高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可尝试采取分层教学法,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对他们展开分层评价,将评价嵌入到分层教学活动中,以此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实际教学中,可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为他们设计基础层、提高层、拓展层几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再为学生设定层次性评价方式。对于基础层,明确采取课堂表现、作业评价、小测验几种评价方式。对于提高层,明确采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项目讨论几种评价方式。对于拓展层,明确采取研究报告、项目展示、数学竞赛集中评价方式。具体实施评价时,还要确保评价标准分层。面向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精心设定准确性、规范性、参与度几个评价标准。面向基础一般的学生,精心设定深度、灵活性、创新性几个评价标准。面向基础较好的学生,科学设定研究能力、表达能力、跨学科整合能力几个评价标准,通过采取这种个性化评价方法,能准确、有效反馈在分层教学活动中不同层次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鼓励各个层次学生持续进步,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素养。
(三)注重评价运用
评价对“教”与“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恰当的评价不仅能用来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用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养成情况,再结合评价结果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此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并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为学生逐步养成良好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恰当的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师生间互动、交流,进而帮助学生轻松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有效利用评价结果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自信心。如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一课教学时,当学生牢牢掌握了30°、45°、60°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后,可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等抽象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数学运算水平等。如已知sinA=1/2,且A为锐角,则A=______;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若一个锐角为30°,且斜边长为2,求三角形的另两边长;已知在△ABC中,∠C=90°,∠A=30°,且BC=3,求AB和AC的长。通过布置练习题的方式检验完“教”与“学”的效果以后,引导学生一同分析评价结果。其中,在自我分析中,科学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薄弱之处。而在教师指导分析中,重点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提出具体的建议,并结合评价结果科学调整后续教学策略。同时,可尝试结合评价结果为学生布置一些巩固练习题,以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全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进一步培育学生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学科核心素养。
总之,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不仅能实现教、学、评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协调统一,还利于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日常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目标展开教学,通过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为本的教学形式高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杨芳.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优化策略探讨[J].天津教育,2023(1):137-139.
[2]黎春.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实施[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10):98-100.
[3]石述莲.分析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24(6):81-84.
[4]林祎.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15):59-61.
[5]任勃勃."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6):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