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中趣味展评的策略
王为龙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轴承小学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实,基础教育改革迎来了新的方向。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双减”背景下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本文探讨了“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趣味展评的应用,分析了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及通过趣味展评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美术;趣味展评;教学研究
“双减”政策是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减负政策,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更是为了归还学生们本该拥有的快乐童年。小学美术学科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双减”教育理念,成为美术教师们应关注的问题。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趣味展评的意义
趣味展评通过丰富多样的展示形式和评价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美术活动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趣味展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趣味展评不仅关注学生的美术技能,还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通过参与美术创作和展示活动,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趣味展评的实施策略
1.增添教学手段,挖掘美术内涵
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人”。单一的板书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应有效利用互联网中生动、明艳、有趣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打开眼界,了解世界,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人美版五年级上册《造型别致的椅子》一课时,我给学生安排了一个简单的任务:利用多种途径收集和椅子有关的内容,如椅子的起源、不同时期椅子的特点和现代造型奇特的椅子等,并将收集到的内容简单整理到本子上。在上课时,通过抽签的形式随机挑选一位学生上台讲解自己了解到的和椅子有关的知识,教师和其他学生负责补充、改正。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结合课堂上同学们对椅子相关知识的分享,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一款造型别致的椅子,并与同学们分享椅子的奇特功能,通过小组内自评推荐,小组间评选,推选出前三名,授予王者荣耀奖章。
2.游戏互动,轻松提高能力
爱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于低龄段的学生来讲,游戏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课堂游戏的情趣性吸引学生自愿且乐于参与其中,并不断给予学生丰富的课堂体验。将游戏融入美术课堂,旨在运用更加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游戏要有度,不能游戏过量。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教和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从而轻松提高能力。例如,在学习人美版四年级下册《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一课时,我利用互动游戏让学生感受拼图给我们带来的快乐。顺势引导,这么有趣的拼图自己想不想创作一个,同学们都非常愿意,在小组探究讨论过后,各小组进行汇报分享,逐渐发现拼图切割图样的重复规律,并学会制作拼图的方法。最后创造性地设计拼图的切割方法,完成一幅拼图。等学生掌握技巧,完成作品之后,我们又开展了班级拼图大赛。最终我们通过小组淘汰的形式评选出冠、亚、季军,评选出最佳创意拼图若干人,并向获奖选手颁发王者荣耀荣誉奖章。
3.走进生活实践,进行趣味教学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活动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因此,让美术活动走进生活是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应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观察生活,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想法进行自由发挥,对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有效的记录、感知和描绘,并进行趣味教和学。例如,我在教授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把关注点带回到生活中,对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日用品进行近距离的观察。这样能够让小学美术课堂突破课堂这一固定思维,从空间上打破课堂的界限,将学生带到生活中去进行亲身观察和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用一双慧眼发现身边的美,然后静下心来将这些内容记在脑海中进行创意联想。
4.简化内容,合理安排活动
小学生的大脑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做不到完全理解美术作品的概念和内涵。布置有趣的教学任务,既可以让学生乐于探索,又起到减轻学习负担的作用。改变“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授课模式,构建简单的教学内容,简化教学内容是有必要的。例如,在抽象画的创作中,我用最简单的符号帮助学生建立美术绘画的思维逻辑。一个简单的圆和两个三角形就可以组成比较简单的抽象画,在此基础上再增添一个圆形图案、椭圆形图案、菱形图案等。
5.恰到好处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善于利用且恰到好处的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更能调动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例如,我在教授五年级美术《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一课时,学生看到这个题目,大多数都很茫然,让人浮想联翩。怎么样将科学与艺术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呢?凭空想象是很难做到的,渐渐的学生们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以及耐心。这时,我们教师就需要改变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展示一些现代高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的优秀案例,让学生对现代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有了全新的认识,打开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三、多维度、全方位的趣味展评评价
高效有趣的展示评价方式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课外也是不容忽视的场域。例如:我校定期举办校园美术展览,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我们的展览分为主题性展览和自由展览两种形式。主题展览是根据重点的节假日、季节等为主题进行,如“国庆节”“春天的色彩”“环保宣传月”等;自由展览则允许学生自由创作,一般在大型主题教研会、家长开放日等期间展示学生的个性和创意。其次我们还在班级内设立美术角,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放在美术角进行展示和交流。美术角会定期更换作品,让学生有机会欣赏到不同同学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除了校内,学校还会利用寒暑假给学生布置一些参观任务,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美术馆、博物馆等。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拓宽艺术视野。
通过这些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式的趣味展评方式,学生不仅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还在评价中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这样的展评方式成为了学生最期待的环节,也激发了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结语:“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趣味展评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相信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一定会探索出更加高效的教学方式,提高美术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常锐伦.全国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教育论文集[C].陕西美术出版社,2003
[4]蔡建良.美术教学评价要实现"四大"转变[J].教育科研论坛,2008.(04)
本文系王为龙同志主持的大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趣味展评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ND2023076)主要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