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课外作业有效性初探
张芳颖
固安县第五中学 065500
摘要:本文聚焦新课程改革背景,深入探究英语课外作业的有效性。通过剖析当前英语课外作业存在的问题,阐述有效英语课外作业在学生英语学习与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从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等多维度出发,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提升英语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策略,旨在为英语教师优化作业布置提供参考,助力学生在课外作业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实现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英语课外作业;有效性;作业设计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理念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转变。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其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课外作业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言技能起着关键作用。
一、当前英语课外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形式单一
目前,很多英语课外作业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如抄写单词、背诵课文、做练习题等。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书面作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例如,长期大量的抄写作业可能会让学生机械地重复书写,而忽略了对单词含义和用法的深入理解,也无法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二)作业内容缺乏针对性
部分英语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水平,采用 “一刀切” 的方式,给所有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这导致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觉得作业过于简单,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而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可能觉得作业难度过大,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完一篇英语课文后,让所有学生都背诵课文,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可能轻而易举,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容易使他们产生挫败感,进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
二、新课程改革下有效英语课外作业的特点与意义
(一)有效英语课外作业的特点
趣味性:有效作业应充满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通过设计游戏、角色扮演、英语歌曲学唱等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英语单词接龙游戏,不仅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单词,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层次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水平,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分为基础作业、提高作业和拓展作业,让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完成基础作业巩固基础知识,学习较好的学生通过提高作业和拓展作业提升能力,拓展思维。比如,在学习英语语法后,基础作业可以是简单的语法练习题,提高作业可以是用所学语法进行短文写作,拓展作业则可以是分析英语文学作品中的语法运用。
实践性:注重作业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可以布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作业,如制作英语手抄报介绍自己的家庭、采访外国友人并记录对话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英语学习的实用性。
(二)有效英语课外作业的意义
巩固知识:有效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英语知识,加深对单词、语法、句型等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熟练掌握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提升能力:通过趣味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等。例如,小组作业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实践作业能够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激发兴趣:充满趣味和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在作业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时,会更加热爱英语学习。
三、提升英语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策略
(一)优化作业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要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明确作业的目的和要求。确保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完一个单元的英语阅读后,设计相关的阅读拓展作业,如让学生阅读同主题的英语文章并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加深学生对阅读技巧的掌握和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设计分层作业。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设计一些简单易懂、针对性强的作业;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拓展性的作业,鼓励他们深入探究。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选做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合理控制作业量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安排作业量。避免布置过多或过少的作业,确保作业量既能达到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的目的,又不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可以适当增加作业量,但要注意作业的质量和针对性;对于简单易懂的内容,作业量可以相应减少。
关注学生作业时间:了解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合理控制作业时长。一般来说,初中英语课外作业每天可控制在30-60分钟,高中英语课外作业每天可控制在 60 - 90 分钟。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情况,根据反馈及时调整作业量。同时,鼓励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三)创新作业评价方式
多元化评价主体: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主体。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互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互相借鉴和启发;家长评价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家校合作。例如,在小组作业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分享自己在小组中的表现和收获,同时对其他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建议。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作业评价中,不仅关注作业的结果,更要重视作业过程中的表现。记录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努力、进步、创新点等,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通过评语、等级、奖励等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过程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对于学生在作业中提出的独特见解或创新性思路,教师在评语中给予高度评价,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更多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下,提升英语课外作业的有效性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当前英语课外作业存在的问题,明确有效英语课外作业的特点与意义,并采取优化作业设计、合理控制作业量、创新作业评价方式等策略,能够使英语课外作业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持续优化英语课外作业,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进步,实现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红琳.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分析[J].考试周刊,2021,(95):85-87.
[2]吴玲.浅谈初中英语有效性课外作业的设计和布置[J].成才,2020,(1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