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思达视域下的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徐丽梅 衷莉
福建省武夷山第一中学 福建省南平市 354300
摘要:本研究聚焦于读思达视域下的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阐述了读思达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详细探讨了单元作业设计的原则、内容和评价方式。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为提高高中生物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读思达视域;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
一、读思达视域下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读思达教学法概述
读思达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阅读是获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需要阅读教材、科普读物等各种文本资料,理解生物学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例如,在学习细胞结构这一单元时,学生要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图片和图表,准确掌握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功能等信息。
思考是对所读知识的深入加工。在高中生物学学习中,学生需要思考生物学现象背后的原理,构建知识体系。如在学习遗传规律时,学生不仅要记住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还要思考其产生的机制、适用范围等问题。通过思考,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联系起来,理解遗传变异的本质。
表达则是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成果展示出来的过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表达可以是书面的,如撰写实验报告、生物小论文等,也可以是口头的,如课堂发言、小组讨论汇报等。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这一单元后,学生可以通过制作生态系统模型并向同学们介绍模型的构建思路、各部分所代表的生态成分等,来展示自己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二)单元作业设计的意义
1. 有助于知识整合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单元作业能够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细胞的代谢”单元时,作业可以设计为绘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关系图,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这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联系,将分散的知识点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2. 提高学习效率
单元作业设计可以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与传统的零散作业相比,单元作业能够避免重复练习,使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上。例如在学习“基因的表达”单元时,针对学生容易混淆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情况,单元作业可以设计对比分析转录和翻译的异同点的题目,帮助学生高效地掌握这两个关键概念。
3. 培养综合能力
单元作业能够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能力。在阅读作业中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在思考性作业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表达性作业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生物进化”单元时,作业可以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科学文献,思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然后撰写一篇小论文进行阐述,这个过程中就综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二、基于读思达视域下的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的原则与内容
(一)设计原则
1. 目标导向性原则
单元作业的设计要紧密围绕单元教学目标。例如在“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内环境的组成、稳态的概念及其调节机制等。那么单元作业就应该设计相关的题目,如分析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激素的作用、绘制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等,以确保学生通过作业练习能够达到单元教学目标。
2. 分层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存在差异,单元作业应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作业,如背诵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默写稳态的定义等;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拓展性作业,如探究某种疾病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机制、分析不同生物的内环境稳态调节方式的差异等。
3. 多样性原则
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以满足读思达教学法的要求。既要有阅读类作业,如阅读生物学前沿研究报告并回答问题;又要有思考类作业,如对生物学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还要有表达类作业,如制作生物知识手抄报并进行展示。
(二)作业内容
1. 阅读作业
阅读作业可以包括教材内容的精读、生物学课外书籍的泛读以及生物学科普文章的阅读等。例如在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单元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植物生理学》中的相关章节,同时让学生阅读关于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科普文章,然后设计问题,如植物激素是如何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在无土栽培中的作用等,让学生通过阅读回答问题,以加深对植物激素调节的理解。
2. 思考作业
思考作业可以是对生物学概念的辨析、对生物现象的解释以及对生物学实验的设计等。以“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为例,作业可以设计为辨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解释细胞癌变的原因以及设计一个探究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细胞分裂影响的实验方案等。
3. 表达作业
表达作业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如撰写生物学习心得、生物小论文等。例如在学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单元后,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的小论文。口头表达可以是课堂生物知识讲解、小组生物问题讨论汇报等。如在学习“生物的变异”单元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特点,然后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
三、基于读思达视域下的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的评价
(一)评价方式
1.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表现。例如在阅读作业中,评价学生的阅读速度、对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在思考作业中,评价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创新性;在表达作业中,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准确性、流畅性等。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作业过程、与学生的交流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
2. 结果性评价
结果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作业的最终成果进行评价。对于阅读作业,检查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准确;对于思考作业,查看学生的分析和结论是否合理;对于表达作业,评估学生的作品是否符合要求。例如在评价学生撰写的生物小论文时,要从论文的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二)评价案例
以“遗传与进化”单元的作业评价为例。在阅读作业方面,学生被要求阅读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文章并回答问题。过程性评价中,教师发现有的学生阅读速度较慢,但能够准确提取关键信息;有的学生阅读速度较快,但对一些细节信息理解有误。结果性评价时,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
在思考作业方面,作业是分析遗传系谱图并计算相关遗传病的发病概率。过程性评价中,教师观察到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遗传规律进行逻辑分析,但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部分学生能够准确计算,但对遗传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入。结果性评价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和分析过程进行评分。
在表达作业方面,学生要制作关于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PPT并进行汇报。过程性评价时,教师关注学生PPT的制作技巧、讲解的流畅性等;结果性评价根据PPT的内容完整性、科学性以及讲解的准确性等进行打分。
通过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单元作业中的表现,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优化作业设计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在高中生物学学习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南孟月,张今今,淡静雅.聚焦概念理解的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策略——以“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24,(18):15-18.
[2]刘晓强.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单元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4,(22):32-34.
[3]卢睿,张小勇.应用知识深度理论发展深度思维的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J].生物学教学,2024,49(08):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