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及对策
宋东波
化州市播扬镇中心学校 525100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德育中的教学模式和德育理念也有了新的转变,要促使学生自由发挥、主动活动成为增强课堂实效性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农村的留守儿童,要让他们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上均得到发展,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小学教育成为了重中之重。
关键词: 双减 农村留守儿童 小学教育
在"双减"的背景之下,乡村学校既要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减少了教师们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更要确保学生教育成绩不降低,让教师教学的能力在了得中提高。这些留守孩子无论是学习成绩、完成任务的质量、家长对他们的课外辅导与监护以及学业规划等许多方面均与非留守孩子有较大的差异。前段时间,我们老师利用下班后时间下乡去学家访的事件为例来谈谈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表现
留守儿童在家现状
前段时间,学校安排我同小朱老师两人为一组下乡家访。首先,我们去了学生王河锋家中家访。王河锋,是我班的学习困难生。他的父母亲都在东莞打工,平时是奶奶在家照顾他们。他是家中最大的孩子,家中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当我们到他家中时,他的奶奶见了我们,就说他的孙子在家中喜欢玩手机,就是不愿写作业。老人说的话,何锋同学总是不听的。在随后,我们向家长介绍普及了许多安全教育的小知识、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茂名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违法犯罪防治二十项"硬措施"》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接着,我们去到王佳佳同学家中,她家十分的偏僻,家中一贫如洗,母亲有心脏病,一个姐姐,一个奶奶一起生活。她前段时间不想学习,有次竟半夜走回家中,十几天休学在家中,玩手机,无心上学。在家中时,家长也天天说教他,依然我行我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主要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和家长沟通,并宣传教育法规政策、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
随后,我们来到了王希莹同学家中,在她家中刚多添一个新成员,父亲这段时间在家中照顾坐月子妻子。所以她要在家做些家务。这个女孩较纯静,在学校也是听话的学生。所以,我们同他家长宣传了防性侵、防轻生、防欺凌等相关知识,并鼓励她好好学习,要求一点点进步。
家住长桐村的孩子方宇正从农地回来,第一印象,这孩子十分听话,踏实的。但他前期在校表现不佳,上课不能专心听课。所以我们告诉他以后上课要认真听、用心学,同时向他婶婶宣传了相关安全知识及相关的法规政策。
屋地村的王任勇,他性格容易激动、和同学矛盾多,成绩差。我在和他交谈中发现他在学校做了错事,他也总还觉得自己有理。我劝他说遇事要退一步海阔天空,他说我不要“海阔天空”,如果我退让一步,其他同学会“得寸近尺”。当时她妈妈也在一旁,听着他儿子说的话,也一边教育他,不可以与老师顶嘴。他才有所收敛。说明一下,他的妈妈也是因为他在学校多次违反纪律,所以才从东莞请假回来教育他的。平时他也是跟奶妈在农村生活。
家访结束,我们乘车离开村庄。远远看见3个小孩在道路右边空地一边玩,其中有一个小男孩2、3岁大吧,拿着块长木板做出拦小车的动作。而大人们则在道路左边不远处聊天说笑。这些孩子的家长平时难道没教养孩子吗?这么危险的事,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拦车的想法?细想这真是件十分可怕的事情,看来小孩的教育不是从小学开始,而是从2、3岁开始,就要开始教育了。
三、农村留守子女教育困难的成因剖析
(一)家庭教育的错位和失衡留守子女教育现象形成的主要根源
目前,中国的保护形式大体分成四类:一是隔辈保护、二是上一代保护、三是单亲保护、四是自我保护。对农村的留守孩子来说这种抚养形式本身也是面临着相当的困难,由于其实留守孩子的父母已经开始分散了,这样的形势下也将导致留守孩子的教养情况存在较大的困难,无论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业或者是心理健康甚至是健康方面都将受到相当大的考验。
(二)经费不足是影响学校对留守孩子关怀措施的主要障碍
由于受到政府财政的巨大压制,许多高校都没有把"留守儿童关怀活动"落到实处,而且往往也只能夸夸其谈。通过调研的结果表明,不少乡村地区的孩子就算采取了寄宿的方式,但是由于校园寄宿条件的简陋以及卫生设备的不足,同时又没有家庭生活教师的指导,所以状况也不理想;而且,对于教师老来说,由于留守孩子的父母经常都不在家,这样教师老就变成了孩子们的"父母",不但劳力又很伤神,而且都成为服务型的岗位,有时候孩子的环境太差,教师还要为孩子买一点生活必需品,久而久之也会使得教师大大降低对于"留守儿童关怀活动"的工作热情。
(三)政府缺乏对留守幼儿必要的公共政策关怀与保障
对农村留守孩子而言,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往往存着在复杂和隐蔽的性质,特别是在关于农村家庭方面,即使地方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许多针对这方面的政策措施并得到了落实,但这种问题却往往很难在短期内收到成效,从而也会进一步削弱地方政府在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方面的积极性。按照目前的状况来看,部分地方针对留守孩子方面也制定了一些的优惠政策和举措,不过由于在落实力度上仍然面临一定问题,并且因为优惠政策的时效性等问题使得留守孩子的义务教育问题仍然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四、缓解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
(一)坚持以留守孩子权益优先,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必须把儿童身心的成长当成最重要的任务,必须要尽全部能力帮助儿童的发展,在儿童的家庭教育事业上必须有一个长远的战略和规划,同时必须舍得投入,坚决不要向儿童灌输消极的观念教育孩子,对家长而言,自身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提高和改变自身的家庭教育能力和理念,意识到正确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意义,促进家庭教育的效果得以显著增强。
(二)明确政府对留守儿童的责任
留守子女也表现出了家庭问题和教育问题。所以为了把这一问题处理好,就需要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协助,在留守孩子的问题上做好指导与配合,认真的把这些事情处理好。以中国目前的现状而言,为了使那个留守孩子的教育事业落到实处,还需要设立资金保障制度,只有解决了资金困难才能让留守孩子的教育事业毫无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年永奇《散文选刊:中旬刊》―― 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现状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