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制药中液相分析方法的优化
米桥羽
深州冀衡药业有限公司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采用液相色谱原理来快速准确地分析物质成份的方法,可以检测出物质的组成成分,在医药、环境保护、生物科学、石油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当一种方法发生改变时,我们需要对相关方法进行方法的确认,需要对现有方法进行优化,本次实验是对对乙酰氨基酚EP有关物质检测方法进行优化,此方法能准确无误地识别出这些杂质,以确保方法更适用于化工制药中的药品检测。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更新现行的检测方法,以保证得到最高品质的产品。
液相EP11.0有关物质方法检测,是一种梯度方法,涉及两种溶剂,通过溶剂百分比的变化,可以检测出供试品中各个杂质。
以欧洲药典、中国药典、美国药典三大药典为蓝本,设计方法加以印证。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液相EP11.0有关物质;方法确认;梯度;HPLC
一、欧洲药典的介绍
《欧洲药典》[1,2]缩写EP,1964年成立欧洲药典委员会,《欧洲药典》是由欧洲联盟制定并发布的国际性的药品质量标准指南,旨在为整个欧盟地区提供统一且可靠的药品评价和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公众健康得到最佳保障。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即前言、总则与通则、包装材料、化学物质、药品条目以及索引。其中,药品条目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包含了药品的商品名称(包括英文和拉丁文)、化学结构、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成分与化学名称、物理性质、鉴别特征、质量评审、含量测定、贮存条件、可能存在的杂质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药品的研发、生产、检验和使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为欧洲药品质量控制的权威性参考资料,所有在欧洲市场上销售或使用的药品及其原材料供应方,均需严格遵循《欧洲药典》中所规定的各项要求进行操作。
在实际应用《欧洲药典》时,使用者应当认真阅读序言和总则部分,以便充分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若遇到任何疑难问题,也可随时回归到规则部分进行查阅和研究。
二、欧洲药典的版本更新
在1977年,首部《欧洲药典》正式对外公布。自1980年至1996年期间,每次新增、修订乃至补充品种类别的相关信息都被整理成独立的活页版本,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活页资料逐渐累积形成了第二版《欧洲药典》的各个分册。而对于未作任何修改的内容部分则维持原样,仍然沿用初版的表达方式与说明方法。
从第三版开始每3年升级一个版本。目前最新版本为EP11.0。每新增补一版,需将相应的版本号按序排列。
三、欧洲药典中液相色谱方法的改变
EP9.0及其EP9.0之前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当中,常用的有等度洗脱以及梯度洗脱两种方式。根据最新的欧洲药典(第九版)记载,自第9.4章起,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转为梯度洗脱。
等度洗脱技术,即在预先确定的供试品成分分析期间,流动相的构成比例与液体速率始终维持在相对恒定状态,没有任何形式的改变。相反地,梯度洗脱法则是通过在相同的时间段内,遵循预先设定好的精密步骤,逐步调整流动相的浓度比例,进而达成更为优质的分离效果。
等度方法就是使用一个管路做液相的方法,梯度方法就是需要两个管路的方法。
四、欧洲药典中液相色谱梯度方法的改变
4.1流动相梯度比例的改变
4.2色谱条件的改变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等度方法中色谱柱的型号为碳18、长度为250毫米、直径为4.6毫米、内径为5微米,紫外灯检测波长为245纳米,柱温箱温度为35摄氏度,流速设置为1.0毫升每分钟,溶液的进样体积为20微升。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梯度方法中EP10.0的色谱条件改变的是长度变为100毫米、直径变为2.1毫米、内径变为2.7微米、紫外灯检测波长变为254纳米,柱温变为30摄氏度,进样体积变为5微升。
梯度方法中EP11.0的色谱条件与EP10.0相比长度变为150毫米、直径变为4.6毫米、内径变为5微米,增加自动进样器温度为5摄氏度,进样体积变为50微升。
4.3 流动相的改变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等度方法中流动相:混合盐:称取17.9克的磷酸氢二钠,7.8克的磷酸二氢钠于1000毫升的超纯水中,量取680毫升混合盐和320毫升的甲醇,吸取1.5毫升的40%四丁基氢氧化铵于流动相中混匀。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梯度方法中EP10.0和EP11.0流动相A:称取1.7克的磷酸二氢钾和1.8克的磷酸氢二钾溶于超纯水中,并用相同的溶剂稀释至1000毫升;流动相B:甲醇(色谱纯)。
综上所述,等度方法和梯度方法中变化的为流动相、流速、柱温、色谱柱、检测器波长、梯度,通过这些改变可以更好的完善方法。
五、方法确认内容
方法确认的内容有专属性,精密度,中间精密度,检测限,定量限,溶液的稳定性等。
结论
本文简单阐述了《欧洲药典》的内容及更新情况,并结合各个药典设计了液相EP11.0分析方法确认的内容,结果均符合欧洲药典规定。
(1)专属性单个杂质可以明确每个杂质的保留时间和相对保留时间,混合标准品溶液可以确定各个杂质之间互不干扰,供试液加混合标准品溶液可以明确各已知杂质不影响供试品溶液的未知杂质,供试品溶液不影响各已知杂质。
(2)精密度和中间精密度可以确保仪器和方法的可靠、稳定、适用、可用,只有精密度的数据满足要求,做出的结果才有意义。
(3)检测限是指供试液中各杂质能够被检测的最低量。定量限是指当所使用的液相色谱仪的重复性和精确度都达到质量要求时,仪器能够定量测定供试品中各杂质的最低量。可以确定各杂质的检测出的最低限度。
(4)溶液稳定性在24小时内测出的各标准品溶液均符合规定,说明溶液在24小时内稳定,溶液可以在配制后的24小时内使用,超过该时间不能再使用。
通过与之前的旧版本比较,新方法检验更灵敏,色谱柱可以更耐用,更适用于各种液相色谱仪,可以更好的检测出各种杂质,该方法更适用于化工制药的液相检测。
参考文献
[1]2017 U.S.Pharmacopeia National Formulary[M].United Book Press Inc ,Baltimore,MD,2019
[2]美国药典委员会.美国药典(第34修订版)-国家处方集(第29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国家药典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第一增补本[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3
[4]国家药典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二部[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5]国家药典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三部[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6]国家药典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四部[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