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跨学科教学” 实践策略分析
张霞
兰州市东郊学校 730030
摘要:在当今教育追求综合性与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全面素养的关键路径。本研究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石,深入剖析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内涵与价值,结合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以 “探索植物的奥秘 —— 校园植物研究” 项目为例,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优化三个方面探究实践策略,旨在打破学科界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小学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教科版教材;实践策略
一、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内涵与价值剖析
小学科学课程知识广泛,涵盖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领域,但传统分科教学易使知识碎片化。跨学科教学可有效整合知识,如学习植物生长周期,关联数学学科,通过测量植物每日生长高度绘制折线图,直观呈现生长趋势,将科学观察与数学统计相结合;语文方面,引导学生撰写植物生长日记,细腻描述形态变化,融入文学表达;美术学科助力学生绘制植物写生、手抄报,用色彩与线条展现植物之美,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契合小学生对知识连贯性的需求。
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旺盛,具有多元智能倾向。跨学科教学贴合其特点,以 “自制简易风向标” 项目为例,融合科学原理探究风向风力测定方法,工程搭建制作风向标结构,数学计算风向角度变化,艺术设计装饰风向标外观,从多维度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在动手实践中从直观感知迈向抽象思维,遵循由浅入深、从单一到综合的学习进程,提升学习效果。
二、基于教科版教材的跨学科教学实践策略
(一)跨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以 “探索植物的奥秘 —— 校园植物研究” 项目为例
启动 “探索植物的奥秘 —— 校园植物研究” 项目前,教师深度挖掘教科版科学教材中植物相关知识,梳理植物分类、结构、生态等要点。结合数学,安排学生分组统计校园不同区域植物种类数量、计算植物覆盖率;语文层面,指导撰写校园植物科普短文,介绍植物特性、价值,提升文字表达;美术领域,组织绘制校园植物分布图,用色彩区分不同区域植物群落,搭建跨学科知识框架,开启项目探索之旅。
创设校园植物 “寻宝” 情境,教师提前在校园隐秘处放置标有植物谜语、知识问答卡片。学生分组寻找,解答卡片问题,如 “叶子呈心形,夏季开花,可攀爬生长,猜猜是什么植物?” 激发好奇心。回教室后结合 “寻宝” 发现与教材知识,探讨植物适应性、繁殖方式,引入历史文化中植物象征意义,如古代诗词里梅花寓意,拓宽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受植物与生活、文化紧密相连。
(二)跨学科教学方法的创新
探究校园植物生长影响因素时,教师抛出系列问题:“阳光充足处与背阴处植物生长有何不同?”“土壤湿度如何影响植物根系发育?” 引导学生从科学知识、生活观察角度思考。各小组设计实验,利用简易测量工具、观察记录表,像对比不同光照下多肉植物形态色泽变化,分析数据找答案,培养科学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开展 “校园植物养护计划” 项目,学生分组负责不同区域植物养护。成员分工涵盖科学知识运用,判断植物浇水、施肥需求;数学计算养护成本、资源分配;语文撰写养护日志、宣传标语,动员同学爱护植物;艺术设计制作植物养护提示牌。定期交流轮岗,分享经验困惑,促进跨学科知识融合运用,提升团队协作与综合素养。
组织 “植物主题文化节”,融合多学科开展系列活动。科学实验展示区,呈现植物呼吸、光合作用实验;文学创作角,分享植物主题诗歌、散文;艺术展区,陈列植物手工艺品、绘画;数学挑战区,设置植物生长数据谜题。学生穿梭各区参与互动,深化知识理解,激发多元潜能。
(三)跨学科教学评价的优化
全程关注学生在 “校园植物研究” 项目表现,设立多维度评价指标。知识掌握上,考量科学概念理解、数学数据处理、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素养层面,评价实验设计操作、问题解决、团队协作、创意表达;态度情感方面,关注参与热情、责任心、合作态度。如评价学生撰写的植物科普短文,从科学准确性、文字优美度、传播效果综合打分,全面反馈学生成长。
教师评价主导同时,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及家长评价。自评环节,学生反思自身优势,如 “我在植物绘画时色彩搭配好”,剖析不足 “实验操作不够熟练”;互评中,小组互评养护计划可行性、宣传作品创意;家长参与观察孩子在家养护植物表现、分享知识热情,多主体协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过程性评价注重日常学习记录,教师观察课堂讨论、实验参与度,定期评阅养护日志、作品草图;终结性评价以项目成果展示、综合测试为主。如校园植物展览,各小组展示研究报告、养护成果、创意作品,依据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打分,结合学期末植物知识测验,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成效,为后续教学指引方向。
三、结论
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依托教科版教材,以 “探索植物的奥秘 —— 校园植物研究” 项目为范例,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打破学科藩篱,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综合素养提升。持续深耕跨学科教学实践,将为小学科学教育注入源源不断活力,助力学生成长为适应时代需求、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栋梁之材,推动教育迈向卓越新征程。未来,随着教育理念更新、技术进步,跨学科教学可拓展主题、融合新兴学科,为学生开辟更广阔成长天地。
参考文献:
[1]廖庆辉.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策略[J].小学教学设计,2024,(S1):179-181.
[2]李阳婷.新课标视域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理解与实践分析[J].成才,2024,(17):81-83.
[3]周国华.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实践策略分析[J].新智慧,2024,(16):95-97.
[4]管敦好.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意义与实施策略[J].天津教育,2024,(09):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