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行与思

作者

方妙歆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莆美阳下幼儿园 363300

引言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作为早期教育中的一抹亮色,不仅是幼儿释放天性、享受童年的乐园,更是他们探索世界、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在这其中,“支架式助力”与“多维式调控”如同隐形的双手,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持与引导。支架式助力强调教师作为幼儿游戏过程中的支持者和合作者,适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启发;而多维式调控则注重从环境、材料、规则等多个维度出发,对幼儿的游戏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调控和优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注入活力,确保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最大程度的成长与快乐。

一、开展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重要性

(一)寓教于乐,激发兴趣主动参与

户外游戏将学习与娱乐结合,吸引幼儿主动探索。通过亲身体验,幼儿在挑战与成功中自然习得知识,培养学习兴趣,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寓教于心,注重学习品质培养

游戏中,幼儿需解决问题、合作与创新,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耐心和团队协作能力。这种寓教于心的方式,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与习惯。

(三)寓教于行,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协调性,同时促进社会性发展。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交往、分享与合作,实现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二、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师需通过安全教育帮助幼儿识别风险,例如通过情景模拟教导幼儿如何避免摔倒或被尖锐物划伤。同时定期检查场地设施,确保无尖锐物、积水等隐患。例如,某幼儿园在雨后及时清理湿滑区域,并增设防滑垫,为幼儿提供安全的游戏空间。

(二)支持自主意愿,引导自由探究学习

教师应支持幼儿按自身兴趣选择游戏方式,例如允许幼儿在“角色扮演区”自由选择扮演医生、消防员等角色。提供多样化材料与开放环境,如废旧纸箱、自然材料等,鼓励幼儿创新使用。当幼儿遇到难题时,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其思考,而非直接提供答案,培养其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遵循发展规律,确保游戏的适宜性

游戏内容需与幼儿年龄特点匹配,例如小班幼儿以简单跑跳为主,大班则可引入规则性较强的团队游戏。某幼儿园为中班幼儿设计“平衡木挑战”,通过调整宽度与高度逐步提升难度,既避免过于简单失去挑战性,又防止难度过高导致挫败感。教师需灵活观察幼儿表现,及时调整策略,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个性化支持。

三、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现状分析

(一)游戏环境与资源的不足

部分幼儿园户外场地狭小、设施单一,材料更新缓慢,限制了游戏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影响幼儿游戏体验。

(二)安全隐患较多

场地设施老化、幼儿安全意识薄弱及教师管理疏忽,可能导致意外发生,需加强安全排查与教育。

(三)教师指导与干预不当

部分教师过度干预或缺乏关注,影响幼儿自主性与创造性。需平衡指导力度,适时提供支持。

(四)评价机制不完善

现有评价偏重结果,忽视过程表现。需构建过程导向的评价机制,关注参与度、合作与创新等能力。

四、指导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策略

(一)追随幼儿的经验和兴趣,支持自主游戏行为

教师需观察幼儿兴趣点,提供匹配的环境与材料。例如,发现幼儿对昆虫感兴趣时,可增设“自然观察角”,提供放大镜、标本盒等工具,引导幼儿记录观察结果。在积木游戏中,教师引入“桥梁工程师”主题,鼓励幼儿自由设计,通过提问“如何让桥更稳固”启发其思考结构与承重关系,培养创造力与协作能力。

(二)发挥教师适度指导作用,拓展经验解决问题

教师在游戏中需平衡干预与自主。例如,幼儿搭建沙堡反复倒塌时,教师通过提供湿沙、模具等工具,引导其尝试不同方法,而非直接告知答案。在“迷宫探险”游戏中,教师以“探险队长”身份参与,通过提示“试试向左走”帮助幼儿突破思维局限,同时保留其探索乐趣。

(三)确保游戏环境安全,营造积极氛围

提前检查设施安全,例如定期加固秋千链条、修剪树枝尖锐部分。设计趣味任务并丰富材料,例如在“彩虹跑”游戏中设置颜色标记点,幼儿需按顺序收集颜色完成挑战。游戏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最有趣的环节”和“遇到的困难”,通过积极反馈增强其成就感。

(四)完善幼儿自主评价机制,关注连续学习过程

引导幼儿在游戏后自我反思与分享,例如在“寻宝游戏”中,组织幼儿绘制“探险地图”并讲述团队协作经历。教师结合观察记录,从“积极参与”“创意表达”“问题解决”等维度进行过程性评价,帮助幼儿识别改进方向。例如,某教师发现一名幼儿在游戏中退缩,通过鼓励其担任“小组长”逐步提升自信心,促进持续成长。

五、结语

本文围绕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实践与思考展开深入探讨,揭示了其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核心价值。通过剖析户外自主游戏在兴趣激发、学习品质培养及身心协调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安全保障、自主探索与适宜性发展的基本原则,同时直面当前存在的环境资源不足、安全隐患、教师指导偏差及评价机制不完善等现实挑战。

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高质量开展,本质上是教育理念、环境创设、师幼互动与评价体系的系统工程。教师需在实践中持续深化对幼儿学习特点的理解,提升观察、解读与支持能力,让户外空间真正成为幼儿释放天性、建构经验、发展社会性的成长场域。展望未来,期待更多幼儿教育工作者聚焦户外自主游戏的创新实践,不断丰富理论与策略体系,助力每个幼儿在自然与游戏的滋养中实现身心的舒展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洪燕青 . 乐在游戏中——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J]. 新课程 ,2022(14):130-131.

[2] 马要青 . 观察尊重追随——关于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思考与实践 [J]. 河南教育 : 基教版 ( 上 ),2022(7):160-160.

[3] 姚露 , 林峰 . 优化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组织方式与实施路径 [J]. 福建教育研究 ,2023(7):52-54.

[4] 林恩娜 . 基于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2(29):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