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信息技术的幼儿园探究型教学活动策略

作者

赖雪娟

遂昌县金岸中心幼儿园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字化课堂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近年来为了积极落实教育教学工作信息化,数字化教育技术已经充分运用到学前教育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教师所接触到的信息化教育资源也越来越多,正是由于这些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当代幼儿教育对网络数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活动达到深度融合,进而提升幼儿园信息化水平,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本文结合新时代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理念,深入探究数字化教育技术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创新,从而让信息技术的为学前教育的教学工作、教师成长和孩子发展服务,努力开创信息技术教育新局面。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幼儿阶段是充满可能性的发展时期,幼儿教师务必要紧抓幼儿性格与心理发展的趋势与特点,积极地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与教学方法,拓展丰富化的教育模块与内容,因材施教,让幼儿及时快速地找准自己擅长的领域着力发展。同时,在思维拓展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其丰富性,尽可能在一个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在语言、思辨、操作等等多方面的能力,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积极地参与与互动,提高其思维拓展的活跃度与广度。“彩虹实验”是幼儿园时期较为常见也相对重要的探究型教学活动,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按照以下的建议步骤进行铺陈与布置,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基于幼儿的兴趣展开实践活动。

(一)产生兴趣

课间,一位小朋友在园子里发现了彩虹,立马回来找到老师说,我看见了美丽的景色,可是他一会儿就消失了,这位小朋友满脸遗憾,于是,幼儿教师立马联想到“人造彩虹”的实验,希望能满足幼儿的愿望,造一条属于他自己的彩虹。

(二)引导探究

教师:“刚刚院子里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不知道有多少小朋友看到了,但是有一位同学进来跟过说自然的彩虹已经消失,但是他还没有欣赏够,老师先拿出一些材料,大家想象我们能否用自己的双手再次早出美丽的彩虹。”

教师可以将预先准备好的镜子、水、前盘、彩笔、画板等等放在讲桌上,让幼儿们睹物思考,发散思维。

幼儿 1 :“我们刚刚在画画课上学习了颜色的使用,彩虹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组合,我可以将它画出来。”

教师:“非常棒,这是一个办法,但是和自然中的彩虹的观赏性还有更多差距,我们再看看老师准备的材料,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于是,教师就可展示科学实验中的人造彩虹,在浅盘上装满水,将镜子倾斜的地放在盘子中,然后对准太阳转动调整角度,“自然彩虹”就会出现在墙壁之上。

(三)扩展延伸

基于绘画与科学实验两种基本形式的演示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前充足的准备进行扩充与延展,比如彩虹多媒体展等等,进一步调动学生们的广泛的兴趣。

二、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兴趣,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受到心理、思维等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与作用,更容易在游戏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化、积极化地参与到组织、策划等等环节与流程中去,而且幼儿的兴趣点与好奇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教师需要迅速化、准确化地识别幼儿咋生活与游戏中所表现出参与互动的意愿,借助信息教育资源、教学工具等等,采取合适的方法与形式前去有效化地驱动,及时地抓住获得知识与接受教育的契机,促进幼儿完成深度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

“会爬高的蝴蝶”也一项传统性的幼儿科学实验,教师在指导教学时率先要让幼儿明确这一模块学习的目标,并且通过实际性的游戏指导让幼儿们初步地了解到“摩擦生电”的概念。

其次,教师可使用动画与实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方法,仔细地演示“摩擦生电”的步骤,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在视频上观察到的画面与知识进行高度地总结与提炼,在相互的讨论与交流之中不断地规范语言、舒畅表达,自我探究出“摩擦生电”的科学原理,最后达到能够对照着实际“会爬高的蝴蝶”实验讲解每一个动作与现象所对应的科学依据,举一反三,深刻化、清晰化地理解实践践行理论的学习规律与检验方法,并且能有真实的例子作为依据与借鉴,在之后更为复杂、高难度的探究学习中能够有据可依,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良好习惯。

三、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教育理念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深刻改革,教育信息化也成为助力幼儿园教育高标准发展的“新引擎”。而且,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也证明,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它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鲜的空气。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也正呈蓬勃发展之势,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进入幼儿园课堂显示了它明显的优势,它集文字、声音、动面、图形于一体,图形清晰、动态感强、速度快信息量大、信息传输质量高、交互性强,这些强大的优点提高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例如,在为孩子们开展《谁敢嘲笑狮子》绘本阅读课的时候,我就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故事情境,从而将绘本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在这堂绘本阅读课中,我借助多种信息化手段,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带领孩子们阅读绘本,信息技术的引用促使绘本阅读体活动更生动化、童趣化、形象直观,有效激发幼儿参与阅读的兴趣。由此也可以看出,在绘本教学中可以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让绘本教学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对基于信息技术展开探究型幼儿教学活动的策略分析。信息技术引导幼儿的探究型学习活动,不仅仅提供了一种先进化的理念与向导,更是促成了更加便捷化、直接化、有效化的教学资源与工具,教师和幼儿可以在其支持与帮助之下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知识渗透进度与速度,从而进行高质量、高效率地吸收与消化,并且从中潜移默化地领悟与掌握思考问题的方式,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习惯,为之后更高难度、复杂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 郭玲 . 关于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研究 [J]. 天天爱科学 ( 教育前沿 ),2022(1):23-24.

[2] 雷小娟 . 关于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研究 [J]. 互动软件 ,2020(1):1524.

[3] 李杰 . 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活动的现状与策略分析 [J]. 考试周刊 ,2020(81):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