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思路
宫海丽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教材建设,打造精品教材”,“金教材”概念随之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热点。不同于传统教材,“金教材”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既能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求,又能适配企业岗位技能培训要求。
当前,职业院校教材建设仍存在诸多痛点:部分教材内容滞后于产业发展,与岗位标准脱节;教材形态单一,缺乏互动性与灵活性;校企协同开发机制不健全,行业资源难以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以文旅康养行业为例,随着数智化技术的普及与消费需求的升级,行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显著提升,传统教材已无法满足“文旅 + 康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探索金教材建设路径,成为职业院校突破教学瓶颈、服务产业发展的关键任务。
二、职业院校金教材建设的核心路径
(一)构建校企协同的金教材研发机制
金教材建设需打破“院校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建立“政行企校”多方参与的研发体系,确保教材内容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以文旅康养专业群为例,可依托“全国文旅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这一平台,整合多方资源成立教材建设研发中心。该中心需明确各方职责:牵头院校负责统筹教学需求,梳理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牵头企业发挥产业优势,提供真实岗位案例与技术标准;头部企业参与教材内容设计,将企业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载体;优质出版社则负责教材的编辑出版与资源整合,确保教材的专业性与规范性。
同时,组建“校企混编开发团队”是保障金教材质量的核心。团队成员应涵盖三类核心力量:一是教学名师,熟悉职业教育规律与学生认知特点,能将产业需求转化为教学内容;二是行业产业专家,如文旅企业高管、康养机构负责人,可提供最新的行业标准、岗位流程与项目案例;三是技术大师,包括数字技术工程师、虚拟仿真设计师,能为教材注入数智化元素,实现传统教材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三者协同合作,可避免教材“重理论轻实践”或“重实践轻体系”的问题,确保金教材兼具教学性与实践性。
(二)创新金教材的形态与内容体系
金教材需突破“纸质教材 + 习题集”的传统形态,围绕“数智化、多类型、新形态”的目标,构建适配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体系。结合文旅康养专业群的需求,可重点开发四类教材:
1. 活页式教材:实现“动态更新与个性组合”
活页式教材以“模块化、可替换、能迭代”为核心特征,能有效解决教材内容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在开发过程中,需遵循“岗位需求导向”原则。首先,梳理文旅康养行业的典型岗位(如景区服务员、旅行社计调、老年照护员),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如游客接待、行程设计、老年护理),将其转化为教材的核心模块。例如,《景区服务与管理》活页式教材可分为“游客接待模块”“景区安全模块”“智慧景区操作模块”等,每个模块包含“任务目标”“操作流程”“案例分析”“评价标准”四个部分,便于学生“边学边做”。
其次,针对“中高本”衔接需求,开发一体化活页式教材。中高职阶段侧重基础技能培养,模块内容以“操作规范”为主;本科阶段侧重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模块内容以“项目设计”“问题解决”为主。通过统一的模块框架与衔接的内容梯度,实现“中高本”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避免重复教学或断层问题。
最后,建立“迭代更新机制”。根据行业政策变化(如文旅部新出台的服务标准)、技术升级(如智慧景区系统更新)、企业需求调整(如老年照护新技能),定期替换或补充教材模块。例如,当开元森泊度假乐园推出“沉浸式度假项目”时,可及时将该项目的运营流程、服务规范转化为活页模块,纳入《景区服务与管理》教材,确保教材内容始终与产业同步。
2. 工作手册式教材:实现“岗位标准与教学实践”的衔接
工作手册式教材以“岗位工作流程”为核心,将行业标准、企业规范直接转化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可熟悉岗位要求,实现“毕业即上岗”
的目标。
在文旅康养专业群中,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开发需紧扣产业转型升级趋势。例如,《计调岗位培训手册》需对接旅行社行业的最新标准,纳入“智慧计调系统操作”“定制旅游产品设计”“突发情况应急处理”等内容,摒弃传统教材中“纸质行程单制作”等过时内容;《老年照护工作手册》需参考国家《老年照护职业技能标准》,详细列出“体温测量”“压疮护理”“用药指导”等操作的步骤、注意事项与评价指标,配套操作视频与考核量表,使学生能“按手册操作,按标准评价”。
3. 数字教材:实现“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
随着数智化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普及,数字教材已成为金教材的重要形态。数字教材的开发需依托优质的数字资源库,实现“资源整合与场景还原”。
一是开发“多媒体数字教材”。结合文旅康养专业的特点,将文字内容与音频、视频、动画等元素结合。例如,《导游词创作与讲解》数字教材可嵌入“著名景点的讲解视频”(如长城、北戴河景区)、“导游词音频范例”,学生可边听边学,模仿讲解语气与技巧;同时,设置“互动练习”模块,学生可上传自己的讲解音频,系统通过 AI 语音识别技术进行评分,反馈“语速”“发音”“内容完整性”等问题,实现个性化学习。
二是开发“虚拟仿真教材”。针对文旅康养行业中“高风险、难复制”的岗位场景(如景区应急救援、老年急救),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真实的职业场景。例如,《导游实务》虚拟仿真教材可模拟“游客突发心脏病”的场景,学生需在虚拟环境中完成“拨打急救电话”“现场急救”“安抚其他游客”等操作,系统根据操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进行评价。这种教材既能避免真实操作中的风险,又能让学生反复练习,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三是打造“纸数融合”的新形态教材。在纸质教材中嵌入二维码,学生扫码即可获取配套的数字资源(如操作视频、虚拟仿真系统、拓展资料),实现“纸质教材引导学习,数字资源强化实践”的效果。例如,《老年照护技能》纸质教材中,每个操作步骤旁都附有二维码,学生扫码可观看护士的标准操作视频,解决“纸质教材无法展示动态操作”的问题。
4. 双语教材:对接“国际标准与行业前沿”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旅康养行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双语教材的开发成为金教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双语教材的语言表述需兼顾“专业性与易懂性”。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专业术语,必要时标注中文注释;同时,注重“口语化与实用性”,例如在《国际导游服务》双语教材中,设置“机场接客对话”“景点讲解英文范例”等模块,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结论与展望
金教材建设是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其核心在于“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质量保障为底线”。职业院校需抓住机遇,持续推进金教材建设,以优质教材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为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