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方法的优化与有效性分析

作者

黄启友

巫山县实验小学 重庆 404700

引言:

在素质教育提出之后,我国在教育阶段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及双减政策,使提质增效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方向,也为教师优化课堂练习提供了背景支持。在小学数学教师今后设计课堂练习中,也应利用多元化的练习形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练习中提高知识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方法的有效性

相较于小学阶段的其他学科,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的抽象知识内容较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需要教师做好课堂练习的设计工作,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从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方法的有效性来看,一方面,课堂练习促使教师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起到了丰富教学内容的作用。另一方面,课堂练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应用知识的机会,能够使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题的过程中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实现查漏补缺,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更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1]。

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方法的优化对策

(一)优化练习内容设计

为更好地发挥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教师应对练习内容进行优化,保证所设计的练习内容具有针对性,突出课程教学内容重点。例如在设计“三角形”的练习题时,教师应以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为主,并设计需要对公式进行变形的练习题。例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底,求解其高等,帮助学生巩固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控制练习题的总量,降低学生的练习题完成负担 [2]。

(二)创新练习形式

1. 分层练习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师为学生设计练习题时,部分教师由于在教学理念上存在滞后性,使其所设计的练习题在形式上较为单一,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考量,缺失了练习题的本意,需在后续的教学中利用多种形式为学生设计练习题。其中,分层形式可作为教师设计练习题的主要形式之一,即将全班学生依照学习能力的不同划分为基础层次、应用层次以及拓展层次三个层次,针对基础层次的学生,教师所设计的练习题应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针对应用层次,教师可以知识点的应用练习为主;而针对拓展层次,教师可适当增加难度,为学生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练习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整体提高。例如在“除法运算”的教学中,针对基础层次的学生,教师可设计简单的整除运算练习题,例如“ 15÷3=? ”等;针对应用层次的学生,教师可设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题,例如:“ 25÷8=? ”;而针对拓展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应用题为主,设计例如“有38 块糖果,每 5 块装一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块?”等练习题,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均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 [3]。

2. 趣味化练习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喜爱新鲜有趣的事物,在教师为学生设计练习题的过程中,还可为学生设计趣味化的练习题,激发学生完成练习题的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对于知识的强化。在实施中,以“100 以内的加减法”教学为例 ,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小火车的练习,即列出多个算式,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火车算式链条,要求学生依次说出算式的结果。由于这一练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计算能力以及反应能力才能完成,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3. 生活化练习

数学学科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为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难度,教师可在设计练习题的过程中引入生活化元素,使学生能够实现知识点的迁移。以“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如下练习题,即“小红去文具店买文具,1 支铅笔 5 角钱,1 个笔记本 3 元钱,小红买了 2支铅笔和3 个笔记本,她一共要付多少钱,应该怎么付钱,有多少种付钱方式?”由于这一练习题为学生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能够使学生的解题顺利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三)完善练习评价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中,针对练习题的评价反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重要工具。在以往教师开展针对练习题的评价中,部分教师存在评价片面性的问题,无法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真实反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于此,教师不仅需创新练习题设计形式,更应针对练习题评价进行优化。在实施中,除由教师评改学生的练习题之外,可由教师为学生制定评价指标,要求学生自行评改自己的练习题,并鼓励学生之间展开互相评价,使学生在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明确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在这一基础之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养成制作错题本的习惯,即整理自己的错题并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定期翻阅错题本进行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自己在知识点中存在的薄弱之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而教师也可通过翻阅学生的错题本总结学生高频出现错误的知识点,并在后续的练习题设计中加以强化 [4]。

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提高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师优化课堂练习的对策上,需做好练习内容的优化,并针对练习形式进行创新,促进高质量数学课堂的构建,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冯元金 .“ 双减” 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实效探究 [J]. 畅谈 ,2023(10):214-216.

[2] 赵洁晴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提升策略分析 [J].考试周刊 ,2022(34):94-97.

[3] 邱茂青. 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精心设计快乐元素的课堂练习 提高课堂效率 [J]. 文渊(小学版),2023(1):712-714.

[4] 王天容 . 基于“双减”背景探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的提升路径[J]. 文渊(中学版),2022(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