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王扬
长春市绿园区双丰小学校 130011
一、引言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夯实的核心数学能力,它不仅是学生后续数学学习的坚实基石,更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但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许多学生对计算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匮乏、兴趣淡薄的状态,这直接导致计算错误率居高不下,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点燃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亟需破解的重要课题。
二、培养学生计算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习效果
兴趣是引领学生探索知识的明灯,当学生对计算学习燃起浓厚兴趣时,他们会主动投入学习,积极思考计算思路、探索计算技巧,学习效果自然显著提升。比如,在趣味十足的计算游戏或情境中,学生能全神贯注于计算过程,对计算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记忆更加牢固。
(二)增强学习动力
兴趣能为学生的计算学习注入持续的动力。拥有计算学习兴趣的学生,会主动迎难而上,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不断挑战自我,稳步提升计算能力。反之,缺乏兴趣的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滋生厌倦与抵触情绪,遇到一点困难就轻易放弃,难以在计算学习上取得进步。
(三)促进全面发展
计算学习不仅是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更是锤炼思维能力、专注力、记忆力的过程。培养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能助力学生在这些能力维度上全面发展,进而提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三、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内容枯燥
传统计算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单纯的算式运算,形式单调呆板,既缺乏趣味性,又与实际生活脱节。例如,大量重复的加减乘除练习,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很难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自然无法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在计算教学中,仍固守“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倾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缺乏互动与灵活变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容易产生疲劳感与厌倦心理,逐渐对计算学习失去热情。
(三)评价方式不合理
一些教师评价学生的计算学习时,过度关注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与进步。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焦虑与压力,尤其是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因一次计算失误受到批评,自信心受挫,进而丧失对计算学习的积极性。
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
(一)创设趣味情境
生活情境:将计算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打造生动鲜活的生活场景。比如,教学加减法时,创设“超市购物”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与收银员,通过计算商品价格、找零金额,真切感受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从而点燃学习兴趣。
故事情境:小学生对故事充满喜爱,教师可结合计算教学内容,编写趣味故事,将计算问题融入其中。例如,教学乘法时,讲述“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孙悟空有 12 个桃子,要平均分给 3 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能分到几个?若桃子数量变成 24 个、36 个,又该如何分配?借助这样的故事情境,轻松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形式,将计算教学与游戏结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比如,开展“计算接力赛”,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依次完成计算任务,正确率高、速度快的小组获胜。这种游戏既能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与准确性,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小组中共同探讨计算难题、分享计算方法与经验。例如,教学多位数乘法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分配律简化计算,每组推选代表分享成果。通过合作,学生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学习兴趣与效果同步提升。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课件、动画等资源,将抽象的计算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比如,教学分数加减法时,用动画演示分母相同与不同时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理解算理,轻松掌握知识,同时收获学习的乐趣。
(三)开展计算竞赛活动
定期举办计算竞赛,如口算比赛、笔算比赛等,为学生搭建展示计算能力的平台。赛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提升计算水平;赛后,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颁发小奖品或荣誉证书,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竞争意识与学习热情。
(四)设计个性化作业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差异,设计个性化计算作业。对于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有挑战性的拓展作业,如解决复杂数学问题、尝试数学建模;对于基础薄弱、能力待提升的学生,布置基础性练习,帮助巩固知识。作业形式也可多样化,除书面作业外,增加实践性任务,如让学生测量家中物品尺寸并计算周长、面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计算知识,重拾学习兴趣。
(五)合理评价与激励
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维度评价方式,不仅关注计算结果,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与创新思维。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参与度等方面综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及时激励:当学生在计算学习中取得进步或表现突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一句口头表扬、一枚小红花、一张小贴纸,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努力被认可,从而增强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结语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提升教学质量与成效的关键所在。教师需深刻认识到兴趣培养的重要性,深入剖析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结合教学实践,灵活运用创设趣味情境、多样化教学方法、开展竞赛活动、设计个性化作业、合理评价激励等策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好计算、提升能力,为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筑牢根基。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优化策略,追求更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探究 . 张玲玲 . 理科爱好者 ,2025(04)
[2]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高效课堂的构建 . 卢啸 .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31)
[3] 谈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崔晓芳. 学周刊,2021(09)
[4]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索 . 赵艳梅 .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