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智融合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作者

张丽辉

福建省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莆田 351117

引言:

数智融合,即数智合一,是指把数字技术同智能技术紧密结合,而其内涵就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前沿科学技术来重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样式。在教育领域,其使得教学形式由原来的“围绕教师展开”转向现代“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这种理念还促使中职学校开始采用一种叫作“岗课赛证”的一体式培育方案。其中的职业交际作为培养中职学生职业交际能力的关键能力,要让学生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有效利用语言交流。然而,实际存在教材落后市场变化、教学手段过于单调及评价标准一成不变的情况,不能适应产业升级变革的需求。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探讨数智融合大环境下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路线便显得很有必要性且有价值。

一、数智融合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影响与要求

(一)数智技术的教育应用特征

数字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表现出个性化、情境化以及协同化这三大明显走向,个性化侧重于通过学习分析算法来搜集并剖析学生的各种行为数据,从而形成契合个体需求的学习路线;情境化依靠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科技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协同化凭借在线协作平台促使师生之间以及同伴之间跨越时空地展开互动交流,这些特点为中职英语教学冲破传统框架,对接职业发展需求赋予了更新颖的实践途径。

(二)中职英语教学的数智化转型要求

教学目标的重构:将教学重点从语言知识积累转到融合职业英语应用能力和数字素养的综合培养上,重视提升学生用智能化工具解决实际职场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的整合:要符合行业岗位规范,把跨境电商,智能制造这些领域的典型操作案例变成教学资源,做到语言能力培养,专业素养提升和技术信息融合应用的有机结合。

教学模式的创新:要冲破传统以“教师主导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特征的教学形式,努力探寻融合“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实践操作与智能技术支撑”的新型混合式教学体系。

评价方式的多元:要依靠人工智能辅助评分系统,电子档案袋这些技术手段,创建起包含过程性评定和终结性测试的综合评价体系,全方位考查学生的学业发展过程以及核心素养培育的真正成果。

二、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的痛点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方法与评价体系适配性不足

当下中职英语教材大多表现出通用化的特性,很难做到针对某个职业领域培养目标的精准对接。以旅游服务类专业为例,“酒店接待英语”和跨境电商方向所要掌握的“国际商务沟通英语”,它们的语言功能有着明显的差别,现有的教材没有专门的设计,使得毕业生在步入职场之后很难迅速适应那里的实际语言应用状况。传统的教学形式以教师讲解为主,会用 PPT 来显示或者在黑板上板书,缺少互动交流以及情境体验的环节,特别对于那些英语底子比较差的学生群体而言,这种单方面的灌输方式更容易造成学习积极性下滑的现象。目前的评价体系主要依靠笔试成绩,侧重考查语法知识和词汇记忆能力,对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评估相对欠缺,而且教师批改作业耗费时间久,反馈周期也太长,这不利于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改正存在的问题。

(二)教师数智素养与技术应用支撑不足

部分教师对 AI 翻译、虚拟现实(VR)教学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教育领域对数智技术的深层次融合设计较弱,致使相关技术资源出现闲置或者浅层使用的情况。这种现象由多种因素造成,一方面,部分教师由于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外界的支持,难以冲破专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学校在推动数智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其培训体系和资源配置机制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这就使得教师在技术创新实践当中陷入缺乏支持的境地。

三、数智融合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突破时空限制

形成依靠“云平台 + 终端设备”的混合式教学形式,将 WPSAI、学习通等各类工具进行整合,融合在线课程资源、虚拟仿真实例、智能题库模块等,做到课前预习,课堂互动以及课后延伸的全程覆盖。教师通过平台来设计不同的预习计划,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安排基础词汇发音练习或者高阶阅读理解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平台展开即时测评和分组协作活动,学生借助终端设备递交即时反馈,教师可以即时掌握学生的参与情况,并且随时调节教学速度。在课后环节,系统依照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相关的拓展材料,比如针对某个话题所编写的英文新闻文本或者职场情景模拟视频等内容。

依靠沉浸式教学观念,将 VR/AR 技术与专业化的虚拟实训环境进行融合,如“虚拟酒店前厅”或者“跨境电商直播室”等仿真实训场景,促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角色扮演,从而提升他们语言应用的现实能力。在创建虚拟环境时,要全方位地涵盖岗位的主要业务流程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比如“虚拟酒店前台”,除了包含正常的入住步骤外,还休加入客户信息不完整,房型需求有差别等情况,在该过程中,学生的每一次口语表达都会被系统自动记录下来,然后展开智能分析,给予全方位的回馈,从语音语调改善,语法修改到表达规范度改良等各个方面,特别关注服务态度和服务技巧的个别化教导。

(二)开发模块化课程资源,对接岗位需求

依照中职专业大类(如财经商贸、信息技术、旅游服务)的特点,联系企业实际情况,塑造“职业英语 + 数字工具”的模块化教材体系,各个专业领域要由企业人员先整理岗位日常工作中涉及的英语应用场景,再从中挑出关键的语言技能点,还要加入相关的数字技术要素、以跨境电商专业为例,可以规划“产品描述撰写(AI 辅助)”,“海外客户交流(即时翻译工具)”,“国际物流追踪(数据分析)”这样的子模块,每个模块都要包括“工作任务 -语言目标 - 数字化工具”这三个主要部分,“海外客户交流”这个模块重点在于售后咨询方面的问题,要明确语言能力提升的目标,促使学生用专业术语来定义功能,而且要熟练使用即时翻译平台。

借助 WPSAI、依靠 ChatGPT、Deepseek 等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工作者可以快速创建出教学案例、习题和听力素材,在创建教学案例时,教师可以预先安排好情境要素,比如背景设定、角色属性以及主要的冲突点,生成“跨境电商里客户因为物流迟缓而提出投诉”的对话示例,并且要求包含协商解决方法;在编写习题时,借助题型目的来指引 AI 改善题目结构和表述方法,比如集中于商务函件中的过去完成时态应用;对于听力材料而言,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利用智能工具调整播放速度或者添加环境音效,进而提高材料的真实度和实际应用价值。

(三)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学习参与度

构建“翻转课堂”与“项目化学习”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时,学生通过在线平台自己观看有关特定主题的微课视频,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改良英语邮件写作能力》,视频依靠典型的实例,细致地讲解 AI 工具如何应用于语法校对以及逻辑改良,并且安排一些配套练习来加深对主要知识的把握,课堂环节当中,学生按照小组形式展开实际项目操作,比如“给某个国际品牌制定海外市场推广计划”,各个小组依照任务分配合作推进,有的成员负责总体筹划,剩下的成员就用 Canva 工具去设计专业的英文宣传资料,而且凭借平台资源改进作品的专业性和语言准确性,“虚拟客户”(由教师扮演)会给出反馈意见,促使学生不断地改善并完善方案,课后,学生要把包含技术工具使用情况的技术报告交给云端系统,教师利用 AI 技术执行文本审查,按照项目的品质来做全面评判,还要从团队合作,更新思维这些方面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回馈。

游戏化学习框架可以整合“英语闯关”、“单词竞技”等模块化活动,利用积分系统、排行榜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英语闯关”以职业情境为基础设置不同关卡,比如“餐饮服务英语”主题关卡包含“菜单翻译”、“点餐对话模拟”、“常见问题应对”等任务节点,完成指定目标后能获得虚拟奖励,奖励可用于解锁后续关卡功能或者获取资源支持;“单词竞技”采用团队竞赛模式,成员之间实时互动反馈提升协作效率,利用动态更新的排行榜记录个人进步轨迹,激发持续学习的动力。

(四)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实现精准反馈

将过程性评价与智能化诊断进行融合,利用学习分析技术搜集学生在线学习时长、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互动次数等多方面数据,创建起个性化的学习画像。该画像可以全方位地显示学生在各个模块中的表现特点,比如“商务谈判英语”这门课里听力理解与口语表达能力的不同之处。智能系统凭借数据分析来准确找到学生在“听力理解”环节的知识漏洞,可能是数字信息提取困难或者复杂句式理解有障碍,然后按照这些信息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任务,还会汇总相关学习资源链接,为学生复习提供精准引导与帮助。

此外创建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时,“语言能力、职业技能以及数字素养”成为主要评价框架,测评手段包含“人工智能自动化评分、人工复核校验以及企业导师反馈”等多种方式,在“跨境电商客户服务”实训项目当中,AI 系统可以准确识别并标记英语邮件里的语法错误种类及其分布规律,给教师给予数据支撑从而做到个别化指导。教师重点考察学生应对客户咨询时候的逻辑思维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导师依照行业规范,主要考察学员在模仿真实业务情形下服务反应速度,解决方案的更新程度以及客户关系维持的专业水准。

同时依靠人工智能批改平台(批改网)可以针对作文、翻译等主观性作业做到即时评判,而且准确标明各种错误类型(时态错用、搭配有误等),针对翻译任务,它还能比较常用翻译策略,解释不同表达方式的适用情形,所有错误都会被自动纳入学生的专属错题集,知识点分类系统而逻辑清晰,用户能查阅每道错题的详细剖析,包含错误缘由,正确用法以及经典例句。通过这种多元化评价体系,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要求。

四、结论

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正推动中职英语教育发生全面转型。研究表明,通过塑造智能教学环境、构建模块化教学资源、更新混合式教学流程以及改进多样化评价体系等策略,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水平。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变革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重塑。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数智技术与“岗课赛证”融通的有效路径,以推动中职英语教学质量迈向新的发展高度。

参考文献:

[1] 夏苗丽 . 智能伴学,语言无界——人工智能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知识文库 ,2025,41(13):162-165.

[2] 刘斯年 . 基于 50+ 人工智能的中职英语教学创新途径 [J]. 中关村 ,2025,(06):213-215.

[3] 焦禧颖 . 人工智能赋能中职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J]. 海外英语 ,2025,(12):209-211.

[4] 郭 朦 朦 . 中 职 英 语 课 堂 教 学 在 数 字 化 支 持 下 的 创 新 路 径 [J]. 校 园 英语 ,2025,(20):15-17.

[5] 朱慧锋 . 基于数智化背景的中职英语窄式阅读策略教学应用与成效研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中旬刊 ),2025,(0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