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5A 型动车组检修流程优化与标准化实践研究
郭宋 韩涛
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车辆段呼和浩特东动车运用所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一、检修流程优化策略
1.1 检修流程优化的理论基础
在检修流程优化的理论基础方面,首要考虑的便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论才能有效地改善 CRH5A 型动车组的检修效率及质量,按照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通过时间和动作的研究,可对检修流程中的每一项步骤予以细致剖析与改良,缩减无益的动作,加快检修的速度,采用精益生产的思想,可找出并去除检修期间的浪费之处,包含过量加工,等候时刻,不必要搬运等等,从而达成流程精简化和效率化的改善。进一步的,运用六西格玛的质量管理方法,对检修流程中的缺陷进行量化分析,借助 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模型对CRH5A 动车组检修流程进行系统的优化。
1.2CRH5A 型动车组检修流程优化
CRH5A 型动车组检修流程优化方案的实行,这得益于对既有的检修流程做了深入剖析,用精益生产这一概念来仔细梳理一下动车组检修流程当中的每一步骤,进而找出那些不必要存在的步骤,从而缩减了整个检修周期。像 CRH5A这个动车组在做日常检修工作的同时,运用精益生产理论当中的 5S 法——也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以及素质,成功把检修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了 10% 左右,并且还保持了检修质量的稳中有升。而且对于检修流程里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用 FMEA 模型做了预估和防范,使得动车组发生故障的概率下降了不少,也就保护了旅客的安全。
二、标准化实践研究
2.1 检修流程中标准化的作用
CRH5A 型动车组检修流程改善及规范化运作时,标准化意义显著,在检修流程统一性、可重演性上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对提升检修速度、保证检修质量、削减运作成本和安全系数亦有重大影响。UIC标准推行到CRH5A型动车组检修里,就能使其流程与国际接轨,做到跨国检修对接无阻碍。相关文献显示,标准化落实之后,检修时间会缩短约 10%~20% ,因为人的疏忽而引发的问题故障率降低,动车组的运作可靠性得以加强。
2.2CRH5A 型动车组检修流程的标准化实施步骤
第一步就是全面审查现有的检修流程,通过对以往的检修数据收集分析,从中能发现出一些检修瓶颈还有流程不一致的情况,比如通过某铁路局提供的资料我们得知 CRH5A 型动车组在一个检修环节的平均时间为四小时,而通过引入精益管理概念之后就可以降低至三个半小时,这样既提升了动车的检修速度也减少了动车组停运时间,这样也能提升铁路交通的运输效率。之后是标准化执行的程序,制定一套详细的检修流程标准,就是对每一个检修作业步骤作出详细描写,每一个检修步骤要做到有明确的执行标准以及质量要求,就像针对CRH5A 型号动车组轮对的检修制定出一份标准化作业手册 SOP,把动车组轮对的检修步骤的顺序、方法还有质量验收标准都详细列出,这样就确保了检修工作质量的统一,减少了个人的错误发生概率,也方便以后追查问题缘由。标准化流程执行的时候还要给检修工作人员安排培训与考试,因为标准化流程要通过训练有素的人执行,才能发挥最大效用,譬如可以采取案例剖析,角色扮演之类的互动培训形式,使检修人员在模仿环境下习得并掌控新检修流程。要保证检修流程标准化的完成,还得创建起有效的监管与评判体系,包含定时对检修流程展开检查,评判其执行状况及其效果,再依循反馈做出必要调整。
三、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
3.1 国内外动车组检修流程标准化案例对比
在检修流程优化及标准化的进程中,CRH5A 型动车组检修流程改善与国际先进标准相比较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拿德国铁路为例,DB 检修流程较为完备并标准化,检修周期较短、效率更高,在 DB 实施模块化检修以及预防性检修策略之后,动车组检修时间大幅缩短,并且检修质量得以提高。依据 DB 的数据,通过 DB 标准化流程后,动车组平均检修时间缩减了约 20% ,而故障率则降低了15% 。相较之下,CRH5A 型动车组在检修流程上依旧存在提升之处,通过学习DB 的模块化检修思路,CRH5A 型动车组能够把检修工作拆解成更小的模块,进而完成快速替换和维修,以此来缩减检修时长,提高检修速度。
3.2CRH5A 型动车组检修流程优化与标准化
数据分析模型比如 PHM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能明显加快检修速度提高精度。CRH5A 型动车组的实证研究表明,通过 PHM 系统的应用使该型动车组故障检测的准确度提高到 20% 以上,并且降低了 15% 的未计划维修事件,这样就使得 CRH5A 型动车组的检修流程更加快捷也降低了检修花费的费用,在经济效益上得到一定提升。就安全效益评价而言,实行标准化检修程序之后,CRH5A型动车组的故障率明显下降。按照某个铁路局所给出的数据,执行标准化流程之后,动车组的故障率下降了 30% ,这就直接造成了动车组运行安全性有所提高,标准化检修程序严格执行之后,保证了动车组的质量,进而保障了乘客的安全。从效益评估来讲,将优化之前的数据跟优化之后的数据拿来做比较以后发现,经过检修流程优化以及检修流程标准化,CRH5A 型动车组的平均检修时间缩减了 25% ,但检修质量得到提升,这就表明,检修流程的优化既改善了检修的效率,又保证了检修工作的质量,达成了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的双赢效果。
四、检修流程优化与标准化的效益评估
4.1 经济效益评估
在 CRH5A 型动车组检修流程的改进和标准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步就是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引入成本效益分析模型,这样就能具体量化出 CRH5A 型动车组检修流程改进前后经济效益的差距,比如经过流程优化后的检修,可能让动车组减少了检修时长,让其在运行过程中更加顺畅,这就可能带来更多的运营收入。根据有关研究,改进检修流程后,CRH5A 型动车组的平均检修时间缩短了 10% ,直接导致了运营成本的下降和运营效率的改善,而标准化的实施能够避免因为检修不当引发的故障问题,进而可以降低因这些故障造成的维修成本。据某铁路公司数据显示,在标准检修流程实施之后,该动车组的故障率下降到了 15% ,这样的减少使维修成本被削减,并且使得乘客的满意度得到了改善。
4.2 安全效益评估
CRH5A 型动车组检修流程优化并实现标准化的过程中,安全效益的评价是不能缺少的一环,经过优化措施的执行,动车组的安全性会得到明显提升,故障发生率被降低,这样就能保护旅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以某铁路局的统计数据为例,在检修流程优化之后,CRH5A 型动车组的故障率下降了 15% ,这就造成了事故率的减少和旅客满意度的上升,标准化的检修步骤保证了每一个环节都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就要求不断改进并且要实行预防性维护,在根本上提升动车组的安全水平。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模型的运用可以找出潜在的故障情况并把它们按重要程度排序,然后针对这些情况进行预先防范措施的部署。
参考文献:
[1] 覃栋, 黄继林, 邓普忠. 动力集中动车组一体化检修工艺流程研究[J].铁道运营技术 ,2025,31(1):1-5.
[2] 赵婷婷 , 万国强 , 宋龙龙 , 刘克思 , 徐桂红 . 基于 RCM 的轨道车辆检修规程优化分析研究 [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5(9):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