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适老化住宅设计研究
林婷婷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引言:
如今人口老龄化浪潮笼罩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年人居住问题愈发突出。现有住宅设计多围绕普通群体需求展开,难以满足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后特殊生活需求,导致不少生活不便,甚至带来安全风险。研究适老化住宅设计,可填补现有住宅设计在适配老年群体方面的空白,通过打造贴合老年人实际的居住环境,保障老年人生活自主性与安全性,进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部分。
1 老年人居住需求
老年人居住需求源于身体机能衰退及生活模式变化,呈多维度特征。生理层面,行动能力退化要求居住环境减少通行阻碍,地面须采用防滑系数高的材料,避免积水或易滑材质引发跌倒风险;关节活动受限令弯腰、屈膝等动作困难,故储物空间高度应控制在站立伸手可及范围,厨房操作台高度须适配坐姿或站姿操作。感官功能弱化体现为视力下降需避免强光直射与昏暗角落,照明应均匀柔和且开关位置显眼;听力减退则要求减少环境噪音,如选用隔音门窗降低外界干扰,同时避免室内设施产生高频异响。心理层面,长期生活形成的习惯令老年人对居住环境有强烈依赖感,设计需保留熟悉的功能布局与生活场景,避免大幅改动引发适应困难。
2 适老化住宅设计的原则
2.1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贯穿设计全程,需从结构与细节双重把控。建筑结构需符合抗震规范,地面平整无高低差;若须设置台阶,需配备连续扶手与明显警示标识,高度不超过15cm 且坡度平缓。细节设计需消除潜在风险:电气系统中插座安装高度距地面不低于 0.5m ,避免弯腰触碰,且配备防漏电保护装置;开关选用大面板样式,标识清晰易识别。卫浴区域是安全重点,马桶两侧安装扶手,高度适配坐姿起身需求;淋浴区设置防滑垫与淋浴凳,水温调节装置需有温度显示,防止烫伤。门窗设计需考虑紧急疏散,房门开启方向应便于逃生,锁具可采用双重开启方式,既保障日常安全又能在紧急情况下从外部快速打开。
2.2 舒适性原则
舒适性需贴合老年人生活习惯,空间布局应保证动线流畅,客厅至卧室、卫生间的路径简洁直接,避免迂回转折,通行宽度不小于 0.9m 以满足轮椅通行需求。环境调节需适应老年人对温湿度的敏感需求:冬季供暖温度宜保持在18~22∘C ,夏季制冷温度不低于 26∘C ,通风系统需保证空气流通但避免直吹人体。采光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光,窗户面积与房间面积比例合理;必要时增设辅助照明,如衣柜内部、楼梯转角处安装感应灯,避免光线死角。家具与设施选择需兼顾支撑性与便捷性:座椅靠背高度应贴合腰部曲线,座面深度适中以支撑大腿,避免起身时腰部受力过大;床铺高度需使老年人坐在床边时双脚自然着地,床垫硬度以支撑脊柱且不过度下陷为宜。装饰风格简洁实用,避免过多装饰物占用空间或造成视觉干扰,色彩搭配以柔和中性色为主,避免高对比度色彩引发视觉疲劳[1]。
3 适老化住宅的建筑设计策略
3.1 室内空间布局优化
空间布局需以老年人行动便捷、活动顺畅为核心。公共区域如客厅、餐厅宜采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设计,缩减墙体对空间的分割,保障空间通透且无视觉阻碍,便于老年人在室内活动与观察环境。卧室须邻近卫生间,缩短动线距离;卧室门宽度不小于 0.9m ,以利轮椅进出。卫生间空间应合理规划,把洗漱区、如厕区、淋浴区相对独立设置,同时预留充足转身空间,通常不小于 1.5m×1.5m ,契合老年人日常活动需求。厨房采用U 型或L 型布局,操作台面连续且高度适配,使老年人备餐、烹饪时能以最舒适的姿势操作;同时保障厨房与餐厅间的通道宽敞,便于传菜等动作。
3.2 无障碍设施设计
建筑入口处设置平缓坡道,坡度不大于1:12 ;坡道两侧安装连续扶手,扶手高度为 0.85~0.9m ,便于老年人抓握。入口平台宽度不小于 1.5m,保障轮椅能顺利停靠与转向。室内地面保持平整;若存在高差,须设置高度小于 2cm的过渡斜坡,斜坡表面做防滑处理。走廊宽度不小于 1.2m ,两侧安装扶手,扶手采用防滑材质;且在走廊转角处,扶手须连续设置,无断点。卫生间内,马桶旁安装高度为 0.7~0.8m 的扶手,淋浴区墙面也安装长度不小于 0.8m 的扶手,便于老年人如厕、淋浴时借力。楼梯踏步高度不超过 0.15m ,宽度不小于 0.3m ,踏步前缘设置防滑条;楼梯两侧扶手高度为 0.9m ,且扶手末端延伸至墙面,为老年人上下楼梯提供稳定支撑 [2]。
3.3 智能适老设施应用
安防方面安装智能门禁系统,支持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多种开锁方式,便于老年人使用;同时具备访客可视对讲功能,使老年人能清晰识别访客。室内安装紧急呼叫系统,在卧室、卫生间等关键位置设置呼叫按钮,按钮应安装在老年人伸手可及的高度,如距地面0.8m 处;当老年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一键呼叫,系统会及时把信号传递至物业或家人手机。照明控制采用智能感应照明,在走廊、卫生间等区域安装人体感应灯,人来灯亮、人走灯灭,避免老年人因忘记关灯造成能源浪费,也防范在黑暗中行走发生意外。此外,亦可安装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室内温湿度、空气质量等指标;当指标超出适宜范围时,系统自动联动空调、新风等设备调节,为老年人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3.4 家具装饰适老设计
家具选择优先选用圆角设计的家具,避免直角对老年人造成磕碰伤害。沙发、座椅的座面高度应在 0.45~0.5m 之间,座面深度为 0.5~0.6m ,靠背高度不低于 0.6m,且靠背有一定倾斜度,能为老年人背部提供良好支撑;同时沙发、座椅的材质须柔软且有弹性,便于老年人起身。床的高度以 0.4~0. .5m 为宜,床沿安装可折叠的扶手,便于老年人上下床时抓握借力。衣柜采用推拉门设计,避免平开门占用过多空间;衣柜内部设置可调节的隔板与挂杆,满足不同衣物的收纳需求,且隔板高度适中,便于老年人拿取衣物。装饰方面,墙面采用环保、易清洁的涂料,颜色选择柔和的暖色调,如米黄色、浅棕色等,营造温馨的居住氛围。地面铺设防滑地砖或实木地板,避免使用地毯,防止地毯滑动导致老年人摔倒。室内装饰画、摆件等物品摆放整齐,避免过多装饰造成空间拥挤与视觉干扰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不断发展,适老化住宅设计愈发重要。结合老年人多方面居住需求,遵循安全、舒适原则,从空间布局优化、无障碍设施设置、智能适老设施应用及家具装饰适老设计等方面制定策略,可切实提升老年人居住的自主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为完善养老体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并为未来住宅设计应对老龄化提供可行参照。
参考文献:
[1] 黄婷 , 于恩洋 . 从”老适技术”到”技术适老”: 适老化视域下代际数字鸿沟的纾解之道 [J]. 图书馆 ,2024(10):43-51.
[2] 饶传坤 , 田雪琪 , 翟端强 . 适老化视角下居住型轨道交通站域街道步行适宜性研究 [J]. 现代城市研究 ,2024,39(6):107-113.
[3] 尹 宝 莹 . 基 于 智 慧 养 老 的 适 老 化 环 境 设 施 设 计 [J]. 包 装 工程 ,2023,44(8):3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