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以地面观测为例- 不符合项及改进建议项分析

作者

程宗佩

南昌市气象局 江西南昌 330043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基于 PDCA 循环进行过程控制,达到持续改进,以便提高业务质量,从而满足用户的要求。2019 年中国气象局开始建设基于 ISO 9001 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QMS-O-CMA), 用国际通行的准则规范管理气象观测业务,江西省气象局是全国首批十个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省份之一。

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可以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是否符合策划安排、管理体系标准和体系文件的要求,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实施、保持与改进,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江西省气象部门按照 IGB/T19001—2016 要求,2019 年至今,每年抽取 20 名以上具有内审员资质的人员,依据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中国气象局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大纲》等,对气象观测业务开展内部审核。

近来来,一些气象行业人员主要研究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应用过程,分析代表性问题,提出体系运行发展的建议。目前,针对某项观测业务具体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通过分析不符合项和改进建议项占比最多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分析研讨存在的代表性问题,为持续改进气象观测质量体系运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1 数据来源

本文涉及审核不符合项及改进建议项,均来自于江西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正式下发的2024 至2025 年《江西省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从中筛选出地面气象观测所的不符合项及改进建议项。文中涉及的问题数量均为不符合项与改进建议项的合计。

2 总体概况

江西省气象局在2024 年内审11 个地市级气象局活动中,共发现一般不符合项131 项、改进建议项305 项,2025 年内审活动新增《江西省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标准化检查手册(2025 版)》和《内审检查评分表》,对内审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共发现一般不符合项 134 项、改进建议项 682 项,问题数量有所增加。2024-2025 年内审共发现不符合项 265 项,改进建 项 987 项,问题数量合计 1252 条。按照观测类别进行分类,内审活动共涉及到地面观测、高空观测、土壤水分观测、酸雨观测、天气雷达、大气成分、农气观测、雷电监测等,各业务出现的问题数量、占比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观测类别问题数量情况

地面观测涉及面广,站点数量多,既包含国家级自动观测站、又有地面天气站(区域站),是气象部门观测业务活动最多的类别。如表 1 所示,内审活动中地面观测业务问题数 889 条,占比最重,达 71.0%,有样本分析意义。

3 地面观测内审问题分析

按照《江西省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022 版)》,两次审活动共涉及审核过程 49 项,包括基础设施管理、装备维修维护管理、人员能力和培训管理、装备储备供应管理、数据质量控制管理等。将地面观测内审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合,按“设备维护保障”“仪器安装布局”“业务信息平台”“计量核查业务”“机房仓库管理”“ 人力资源能力”“应急安全生产”“文件记录表格”8 大类别对 889 条问题展开分析,具体分布情况图1 所示。

3.1 设备维护保障

为确保温度、湿度、雨量、风向风速、能见度、降水现象仪等传感器持续稳定运行,气象台站定期开展设备维护,必要时进行设备维修。在设备维护保障方面出现的 157 条问题统计发现,地温场存在土壤板结、杂草丛生、不平整、间距超标等现象,占比最高,达18.4% ;称重式雨量蒸发油缺失、清洁度差等情况占比16.5% ;翻斗式雨量堵塞、安装不水平、清洁不到位等现象占比 8.8% ;部分设备镙栓锈蚀且未防雷接地等情况占比18% ;设备维修出现的问题数最少,占比3%。

3.2 仪器安装布局

观测场地仪器安装布局关系到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可比性。对仪器安装布局方面 82 条问题统计发现,地温场尺寸、草温间距不 规范等问题数最多,共 22 条,占比 26.8% ;日照传感器不水平、气压 /雨量筒安装高度偏差等,占比分别 20 % 和 15.8% ;2024 年通过国债项目蒸发传感器安装位置错误,占比达14%。南北标志缺失、电源开关无标识、中心标识模糊等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布情况如图2 所示。

图2 仪器安装布局问题数量分布情况

3.3 业务信息平台

地面观测业务信息化平台,主要包括业务人员常用的观测业务信息自动化系统天元平台)、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 平台)、地面观测业务软件(ISOS)等。在业务信息 出现的问题数量最多 263 条问题统计发现,天元平台问题数最多,达 134 条,占比 50.9% ;ISOS 软件问题数 70 条,占比 26. 6% ;MDOS 平台问题数量 57 条、占比 21.6%。

3.4 计量核查业务

检定校准核查是确保气象仪器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可溯源的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活动,是气象数据质量最根本的保障。分析计量核查业务出现的 58 条问题发现,气象计量信息平台计量信息与设备编码不一致共问题14 条,占比24.6% ;雨量传感器、能见度仪等设备未到期核查等问题7 条,占比12.3% ;仪器超检问题达8 条,占比13.7%。具体分布如图3 所示。

图3 计量核查业务问题数量分布情况

3.5 机房仓库管理

仓库是指存储气象仪器备件的库房,机房是指指网络机房、发电机机房等,内审共发现 86 条问题中,记录与台账不完善,占比最高,达29%,“制度与标识缺失”占比23%,“设施与环境”占比24.7%。

3.6 人力资源能力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39 条问题中,天元平台、MDOS 系统、ISOS 软件的操作不熟练问题高频出现,共26 条,占比 68%。备份设备启用、数据补传、冰雹应急观测等流程不熟悉共 10 条,占比 25%。新进人员也存在平台操作、业务规范不熟悉的情况,占比7%。

3.7 安全生产与应急

在 29 条问题中,安全生产方面主要集中在安全责任牌和安全标识缺失(10 条),占比 34%,安全设施巡检记录不全(7 条),占比24%,安全证件过期共2 条,占比7%。消防设施过期或缺失(7 条),占比24%。

4 原因分析

4.1 观念上的偏差

业务人员对于 IS0900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知之甚少,以为只有企业才进行体系认证,用于气象部门可能不适合,从思想上抵触运行IS09001 质量管理体系,“两张皮”现象较为突出,实际工作常与体系文件有所出入。4.2 资源不能满足需求

人力资源严重不够 , 虽然各县局均有内审员,这些人员本身部门工作任务繁重,用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监督、控制的时间相对会少。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导致气象局投入体系建设的资源较少,观测场地和业务场所难以建设标准化、进一步影响体系效能的发挥。

4.3 培训针对性不强

部分台站体系培训宣贯流于形式 : 员工是否参加了足够的培训 , 特别是员工的工作内容与培训内容是否可以紧密结合 , 对于提高员工得到培训的效果将有本质区别。目前的问题是 , 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 培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有时培训方式单一。

4.4 审核方式变动

审核方式导致结果差异审核过程主观性较强 , 审核专家及内审员因对体系的理解、对被审核单位实际情况的了解、自身能力水平等影响, 审核的关注重点有差别。内审员对体系的理解不同,对标准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存在部分内审员将个人主观意识强加于台站的情况,个别内审人员生搬硬套标准条文及业务规范、脱离实际。

5 建议措施

5.1 领导重视, 全员参与, 树立质量意识

领导作用是 IS09001:2015 标准的七项基本原则之 领导的作用不仅仅只对两个承诺和必要的资源提供支持 , 还对各部门的协调统一 , 充分发挥每 的作用。只有通过单位管理者积极争取上级和地方专项支持 , 加大对观测业务的资金投入。 并持 向业务人员宣传标准和文件 , 把全员上下都培养成为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明白人,才能保证台站自觉地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各项规定。

5.2 加强培训,提升台站对体系文件的理解

定期对包括台站领导和业务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 , 并将学习培训与日常的业务工作相联系,融会贯通。使得业务人员真正了解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 熟悉程序文件和三级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并贯彻执行, 努力实现观测质量目标。

5.3 持续推进体系文件修订

以观测任务为基础 , 全面识别现有观测业务中缺失、与现用制度规范不相符、操作性不强的内容例如酸雨观测、称重降水传感器的计量检定、常规气象站的检定职责等 , 针对新增业务、变更业务等观测内容变化及时修订等。深入梳理体系文件中存在的不足 , 进一步细化各个观测项目的具体操作和责任分配 , 促进市县两级观测数据、设备、技术、管理更加优化。

5.4 持续推进常态化运行

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纳入常态化 在观测质量通报中要有具体体现,增加其在目标考核中的比重,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 督检查、 指导和绩效考核,增加审核覆盖面,做到市县每年内审全覆盖。严格执行 督改进,对存在的问题要一一销号。台站要切实担负起运行主体责任,合理安排人员分工和硬件资源分配,关注运行过程,提升质量。

6 总结

在气象部门推行 IS09001 质量管理体系是跟随时代的要求,是从根本上转变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是增强业务能力和提升质量水平的重要举措。尽管在建立和运行 IS09001 质量管理体系是存在一些困难,但是通过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资源管理、评价与测量、纠正与改进,让质量管理思想包含的风险预防、过程控制、自我改进的三大科学管理发挥了有效的作用,让气象观测业务的质量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和有效,从而推动了观测业务全面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 T19000 - 2016[ S] .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

[2] 江西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江西省气象局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Z] . 2024,2025

[3] 易云凤.市县两级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符合项分析 [J] . 中低纬山地气象,2023 , 47(3): 102 - 107

[4] 白水成,周林,郭江峰,等.ISO9001 标准在陕西气象观测业务领域的应用 [ J] . 陕西气象,2020(1):5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