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英语能力构建
陈彩珍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与旅游管理学院
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中国的跨境电商贸易总额将在2023 年达到2.38 万亿,较上年同期增加 15.6%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跨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根据一份关于跨国电子商务人员的调研,65%以上的人觉得英语是生意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对英语熟练程度有信心的只有 30% 。这种冲突使从业人员英语技能培养的迫切性更加突出。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下,英语技能将不再局限于基本的交流,而是成为跨文化行销、品牌传播等高层次的运用。
一、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英语能力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世界经济的数字化发展,中国的跨境电商产业将会迎来一个爆炸性的发展,到了2023 年,它将会达到2.38 万亿人民币的水平,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据的比例将会不断提高。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素质都有很大地提高,而英语水平已经成了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跨国电子商务平台的问卷调研,发现用户以英语进行交流的比例高出72%以上,但由于语言不通引起的投诉却高达 18.5% ,可见英语水平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在产业层面上,目前主流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对于商家英语水平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拓展到了商务谈判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在亚马逊开设的世界商店等电商网站上,英语能力测评的合格率低于 40% ,是商家经营品质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最近的 ICEF 组织中,英语水平达到了B2 水平,成为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的必备条件。缺乏语言技能不但会直接影响到客户的直接成交,也会限制企业走向海外的长期计划。目前,跨国电子商务的市场之争已经由价格之争转变为品牌之争,英语之地位也随之发生改变,成为全球之交流之基本媒介。业界资料表明,拥有较强英语技能的营运员工,其所经营之店面的重购比率,比业界参考标准高出23 个百分点。随着产业细分、业务细分、业务细分的发展趋势,这样的实力差异会越来越明显[1]。
二、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英语能力的有效构建措施
(一)夯实语言基础:强化通用英语的系统化学习
在跨国贸易中,英语技能是建立在坚实的语言功底之上的。很多从业人员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精通英语”而“不会说”的尴尬局面,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一般英语的系统性学习并非单纯地背诵词汇和文法,它还要求员工构建一个整体的语言知识系统。跨界交际中,无论从语言的发音、语法、时间的使用还是话语的逻辑等方面,都会对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产生重要的作用。外语学习是有其自身的特点的,短期的、零散的、突然的、很难培养出持续的能力。学员应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把英语运用到每天的工作情境中去。例如,对顾客的电子邮件,既要注重其内容的表述,又要注重其文字格式的规范化;在对商品的描写中,不仅要保证词语的精确,而且要力求地道。通过“边练边练”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员工"学用脱节"问题[2]。
英语教学中的英语情境建设也很重要。跨国电子商务人士可积极营造英语浸润的氛围,将手机系统、常用软件切换成英文,定时阅读英文产业信息,聆听全球商业广播。这种生活中的事物,表面上看来是散乱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形成很好的语言习惯。尤其要强调的是,培养员工的英语技能不可操之过急,而应以适当而持久的高密度进行训练,使其成为一种“肌肉”式的发展。在多种多样的跨国电子商务环境下,坚实的英语功底好比是奠基之基。在遇到突发的客诉纠纷、临时视频会议或者签订复杂的合约条款的时候,这些看上去很普通的文法法则和基本的术语常常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老员工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职场生涯的中、晚期,限制我个人成长的,并非业界的学识,而是一开始就被忽略的英语基础。这个基本的技能,将直接影响到从业人员是否能够准确地把握住重要的信息,从而减少由于言语错误而造成的业务亏损。
(二)聚焦行业应用:深化商务英语的场景化训练
跨境电商的特殊性要求英语能力必须与具体业务场景深度结合。产品描述写作需要掌握不同品类商品的术语体系,理解各国消费者对产品特征的表述偏好。客户服务沟通要培养跨文化敏感度,准确把握英语国家客户的表达习惯和沟通礼仪。营销文案创作则需研究目标市场的文化特征,避免直译导致的表达生硬或文化冲突[3]。
场景化训练的核心在于模拟真实工作环境,通过案例分析、实战演练等方式,将语言技能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处理客诉时,不仅要准确理解客户诉求,还要能用恰当的语气表达解决方案;进行商务谈判时,既要清晰传达合作条件,又要把握谈判节奏和分寸。这种训练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和适应性,使从业者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随着跨境电商模式的不断创新,新的业务场景不断涌现,这就要求从业者的英语能力具备持续进化的特性。
(三)融合数字技术:创新智能工具的辅助化实践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英语学习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实时检测发音准确度,智能纠错系统能够即时修正语法错误,机器翻译工具帮助快速理解外文资料。这些技术不是要取代传统学习,而是作为有效补充,提升学习效率。智能客服系统可以模拟真实对话场景,提供24 小时的语言实践机会;大数据分析能精准识别个人的薄弱环节,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4]。
在实际工作中,翻译插件可以辅助快速处理海外客户咨询,语音转文字工具能准确记录会议内容,这些技术手段大大降低了语言门槛。但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技术工具,保持自主思考的能力。理想的状态是人与技术协同,将智能工具作为能力延伸,而非完全替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未来的语言辅助工具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但从业者仍需保持语言能力的持续提升,才能在技术辅助下发挥最大效能。技术只是手段,真正的竞争力仍然来自人的专业素养和语言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跨国电商企业来说,英语水平的建设,不但关系到其自身的事业发展,也关系到整个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在当今世界,英语技能已逐渐成为沟通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将来,随着人工智能与英语科技的发展,英语的学习形式或许会变得越来越多样,但是,在英语背景下,对不同的文化的了解与交流却是永远无法取代的。英语能力的不断提高,不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抓住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基础。
参考文献
[1] 叶子无垠,尹根德.普通高等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论跨境电商导向下[J].现代商贸工业,2025,(03):49-52.
[2] 朱可嘉.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跨境电商英语教学改革路径[J].英语广场,2024,(29):93-96.
[3] 廖完美.职业技能竞赛融入高职英语跨境电商课程实践研究[J].校园英语,2024,(27):79-81.
[4] 韩叶.“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营销界,2024,(0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