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节能减排为标准的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
熊晖
浙江恒欣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313000
引言:节能减排与建筑给排水设计紧密共生,建筑行业优化给排水设计,有助于控制建筑运行中的水资源消耗,降低能源浪费的概率,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理念,有利于建筑行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迈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筑行业应从材料、技术工艺等方面着手,保证建筑给排水设计符合节能减排的标准,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以节能减排为标准的建筑给排水设计面临的问题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材料与设备选型不当是影响效率的关键。部分开发商和施工单位考虑到成本问题,未能严格遵循节能减排的标准选择管材,增大了水质污染、管道破裂漏水的风险,以至于水资源浪费量大,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高层建筑给水分区缺乏合理性,未能考虑到小区整体水压的平衡问题,在某一分区内设计的水压过高,超出水压标准增大了出流量,不仅增大了无效水量,而且损坏了管材与卫生器具。灰水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节能减排理念的要求,然而建筑行业未能构建水资源回收利用机制,导致灰水雨水回收意识弱化,大量可以循环利用的水资源被排放。此外,热水循环系统是控制热水输送量的设计方式之一,目前建筑行业的热水供应系统完善度不足,导致用户在使用热水之前,通常需要排放一些冷水,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
二、以节能减排为标准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路径
(一)科学选择管材
建筑给排水设计若要达到节能减排的标准,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用管材,综合评估管材的生命周期状况,以及水力性能和施工维护能耗。给排水管材的质量与水资源使用率密切相关,决定着是否存在渗漏的风险,因此建筑行业需深入理解节能减排要求,重视管材综合性能的分析与选择[1]。首先,建筑行业应明确管材选择的维度,在寿命与耐久性维度,应优先选择寿命≥50 年的材料,借此降低后续管材更换的频率,金属管材受自身性能的影响,间接增加了能源消耗量,不锈钢管材使用寿命长,抵抗锈蚀的能力强。从水力性能维度来看,建筑行业需要考虑水流的阻力问题,科学选择内壁阻力较小的管材,包括UPVC/PPR 等,有效控制水泵的能耗,UPVC管材耐腐蚀性能、阻燃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良好,且管材内壁的光滑度高,在给排水过程中,可以提升流体的输送能力,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在生产与施工能耗维度,建筑行业优先选择PPR/PE 等轻质塑料管,热熔连接时可避免使用明火,增大安全系数,若工程工期紧张,则首先选用PE 管,若工程期限长,则需要考虑成本和耐久性问题,选择球墨铸铁管平衡成本。
(二)合理设计建筑给排水水压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期间,若未能科学设计水压,则会增大溢流概率,建筑行业应严格遵循《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将水压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满足建筑给排水压力限值要求,预防控制溢流的问题。首先,建筑行业设计给排水水压,应严格控制入户与用水点的压力,住宅入户管的供水压力应小于0.35MPa,非住宅建筑也应控制在0.35MPa 以下,生活用水点的供水压力 <0.20MPa 。如果给排水压力超出标准,则会损坏用水器具,增大水资源浪费问题,且水泵的能耗增长,与节能减排标准相背离[2]。
其次,高层建筑建设规模日益扩大,设计建筑给排水水压,应优化供水分区,以25m 为单位分区,保证最低用水点的压力 ⩾0 .10MPa,最高点则控制在0.35MPa 以下,对于超高楼层而言,通常需要设计减压阀,避免直接依赖于水泵高压供水。水泵是调节水压的关键,也是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建筑给排水设计应采取变频调速水泵技术,精准调控水压,控制水泵不规范使用造成的能源消耗。例如,商业综合体水压由于设计不合规范,导致不断调试水泵,年耗电增加数十万度,增大了设备的维护成本,因此采取重新分区的措施,科学安装减压阀装置,利用变频水泵灵活调节水压,降低了30%的能源消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标准。
(三)灰水雨水资源循环系统设计
灰水雨水资源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关键,符合节能减排的标准,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设计灰水与水资源循环系统,可以减少建筑40%-60%自来水损耗,且控制污水处理能耗,通常可以降低为 15%-25% ,综合碳排放下降约20%。建筑行业为了提升雨水收集效率,通常在建筑物顶部和地表位置,设计导流沟和雨水管,利用蓄水池集中存储雨水资源,蓄水池应配备沉淀过滤装置,经过过滤后将其应用于冲厕、绿化灌溉或道路清洗等场景。在收集灰水资源的过程中,利用单独管道收集洗手盆、淋浴、洗衣机的水资源,同时应在系统内设置初期弃流装置,避免污染物浓度过高的灰水进入处理流程。雨水处理主要选择沉淀和过滤法,提高雨水的清澈度,去除水中的异味。灰水处理主要采取活性炭吸附,或者膜生物反应器等工艺,提高悬浮物、有机物和病原体的去除效率,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20)。此外,在灰水和雨水循环利用期间,建筑行业通常配置双水箱,分别管理灰水和雨水,避免水资源交叉污染,水箱材质一般选择不锈钢或食品级 PE,降低二次污染的概率,同时科学安装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 优先使用雨水,以灰水为补充[3]。
(四)热水供应循环系统的设计
热水供应循环系统设计,是建筑给排水达到节能减排设计标准的关键,传统化的热水供应系统滞后,难以提高水循环效率,甚至产生能量浪费的现象。因此,建筑行业应积极响应节能减排政策,优化热水供应循环系统的设计,借此提升能源应用效率。由于建筑给排水设计未能科学设计热水管道的长度,导致热水在传输过程中损失热量,增大了能耗。设计人员为了减少泵的输送能耗,优化管道布局,减少了弯头并缩短了管路的长度,使得热水输送的阻力大幅减小。按照实际用水需求调整热水流量,是节能减排的要求,设计人员应采取变频水泵,解决恒定功率造成的能源损耗。热水加热通常要消耗能源,在热水供应循环系统中添加热回收装置,有助于从废水中提取热量预热冷水,减少加热能耗。
热水供应系统的循环方式多样,不同方式的适用场景也存在差异,旅馆、医院、高层民用建筑对热水温度稳定性要求高,适合应用全循环方式,半循环方式对水温的要求较低,一般适用于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此外,在热水循环系统设计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计算方法,精准确定循环流量和水泵的流量,确保水泵严格按照循环流量的标准运行,提高节水节能效果。
三、结束语
节能减排是现代化社会热议的主题之一,建筑行业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大,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标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建筑行业应科学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问题。传统给排水系统设计存在水龙头流量大、马桶冲水量大的问题,成为水资源浪费的因素之一,建筑单位应科学选择管材,科学设计给排水水压,设计灰水雨水循环系统,并提高热水循环系统的应用效率,以期达到节能减排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鲁奋龙.以节能减排为标准的建筑给排水设计[J].大众标准化,2025(8):33-34+37.
[2]曾文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 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5(3):005-008.
[3]王阿娜.节能减排的措施在建筑给排 设 工程建设(维泽科技),2025,8(1):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