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高中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

罗春涛 李晓敏

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 重庆市綦江区 401431

1.新时代高中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述

新时代高中体育教育具有鲜明特点与明确目标。强调综合素质培养,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体育技能传授,而是注重学生意志品质、团队精神、竞争意识等多方面素质的提升。融合多元体育项目,除传统的田径、篮球等项目,还引入了瑜伽、攀岩等新兴体育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其目标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增强体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健康促进内涵丰富,核心要素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层面。在生理层面,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营养摄入等保持身体健康。心理层面,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培养坚韧、乐观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层面,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协同发展十分必要。体育教育为健康促进提供了具体的实施途径,通过系统的体育课程和活动,能直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心理健康。而健康促进为体育教育指明了方向,强调以健康为导向开展体育教育,让体育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者相互支撑、共同育人,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协同发展,可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中生。

2.高中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现状剖析

高中体育教育现状中,课程设置方面,部分学校能按照国家要求开足体育课时,但也有学校为追求升学率压缩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上,一些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示范讲解模式,缺乏创新,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资配备参差不齐,一些学校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且专业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健康促进实施现状也不容乐观。健康知识普及不够全面深入,学校虽然会偶尔开展一些健康讲座,但内容大多集中在常见疾病的预防上,对于心理健康、营养均衡等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很多学生对如何调节心理压力、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匮乏。健康管理措施缺乏系统性,多数学校仅仅在学生入学时进行一次体检,平时缺乏对学生健康状况的持续跟踪和干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健康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和解决。

协同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理念差异明显,体育教育侧重于体育技能的传授和体育成绩的提升,教师更关注学生的运动技巧是否规范、体育考试成绩是否达标。而健康促进更关注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二者在目标和侧重点上存在分歧,难以形成统一的方向。合作机制不完善,体育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体育教师和健康管理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资源分散,无法形成合力。同时,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难以对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协同发展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使得协同发展工作难以深入推进。

3.高中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协同发展路径

课程融合路径是高中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式。将健康知识融入体育课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时向学生传授运动营养、运动损伤预防等健康知识,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与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开发特色健康体育课程,比如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开设健身操、太极拳等课程,既能增强学生体质,又能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师资协同路径能提升教学质量。加强体育教师与健康专业人员交流,体育教师了解更多健康专业知识,健康专业人员熟悉体育教学规律,二者优势互补。开展联合培训,邀请专家为体育教师和健康专业人员共同授课,提升他们的协同教学能力,使他们在教学中能更好地将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相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有助于营造良好氛围。营造健康体育校园氛围,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健康体育知识和理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举办相关主题活动,如健康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健身达人评选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关注健康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体育与健康的魅力,从而促进高中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协同发展。

4.保障协同发展的策略

制度保障策略对高中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完善教育评价制度,改变以往单纯以体育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方式,将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育参与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纳入评价体系,全面衡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建立协同管理机制,明确学校各部门在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职责,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协同发展工作有序推进。

资源保障策略能为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学校与周边的体育场馆、医院、健身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利用校外专业机构的场地、设备和师资,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体育健康活动。拓展体育健康活动空间,在校内合理规划体育场地,建设多功能运动区域,在校外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体育竞赛等,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中锻炼和成长。

宣传推广策略可提高协同发展的认可度。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校园广播、校报、家长会等多种渠道,宣传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成果。提升师生及家长对协同发展的认知,让师生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紧密联系,激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让家长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和健康成长,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5.结语

高中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协同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当前二者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课程融合、师资协同、校园文化建设等路径,以及制度、资源、宣传推广等保障策略,可以有效推动二者协同共进。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高中体育教育质量,更能全方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德 生. 积 极心理学在高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中 的应用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4,5(24):76-78.

2.高明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田径,2025,(01):59-60.

3. 王健, 张永胜. 信息技术在提升高中体育教学质量中的作用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5,(0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