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分类型对森林消防灭火难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魏成禹
察隅县森林消防中队 860600
一、引言
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不同林分类型由于其结构、可燃物特性以及环境条件的差异,对森林消防灭火的难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深入了解不同林分类型的特点及其对灭火难度的影响,对于制定有效的森林火灾防控和灭火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探讨不同林分类型对灭火难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不同林分类型对灭火难度的影响
(一)针叶林
针叶林以松、杉等针叶树种为主,其林下可燃物丰富,且多为易燃的枯枝落叶和细小的木质材料。在干燥的条件下,针叶林的火灾蔓延速度快,火势猛烈,容易形成树冠火,增加了灭火的难度。例如,在美国西部的针叶林中,由于历史上灭火政策导致燃料负荷增加,使得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灭火成为一个越来越不可行的选择。
影响因素分析:
可燃物特性:针叶林的可燃物主要由松针、枯枝和树皮组成,这些物质含有大量的油脂,燃烧速度快,火势猛烈。
林分结构:针叶林的林冠层高度较高,容易形成树冠火,增加了灭火的难度。
气象条件:针叶林火灾在干燥和大风的条件下,火势会更加猛烈,蔓延速度更快。
(二)阔叶林
阔叶林以杨、柳、栎等阔叶树种为主,其林下可燃物相对较少,且多为较难燃烧的草本植物和灌木。阔叶林的火灾蔓延速度相对较慢,火势较弱,但一旦形成地表火,也难以扑灭。在欧洲的一些阔叶林中,研究发现不同林分类型之间的火险发展存在显著差异,苏格兰松采伐迹地的点火潜力最高,而闭合云杉林分几乎不存在点火潜力。
影响因素分析:
可燃物特性:阔叶林的可燃物主要由落叶和草本植物组成,燃烧速度较慢,火势较弱。
林分结构:阔叶林的林冠层高度较低,火灾多为地表火,相对容易扑灭。
气象条件:阔叶林火灾在干燥和大风的条件下,火势会有所增强,但总体蔓延速度仍较针叶林慢。
(三)混交林
混交林是针叶树和阔叶树混合生长的森林类型,其可燃物特性和火灾行为介于针叶林和阔叶林之间。混交林的火灾行为复杂,既有针叶林的易燃性和快速蔓延特点,又有阔叶林的较难燃烧和较慢蔓延特点。在混交林中,火灾的蔓延速度和火势强度受到树种组成和林分结构的影响较大。
影响因素分析:
可燃物特性:混交林的可燃物既有针叶林的易燃性,又有阔叶林的较难燃烧性,火灾行为复杂。
林分结构:混交林的林分结构复杂,火灾容易在针叶树和阔叶树之间交替蔓延,增加了灭火的难度。
气象条件:混交林火灾在干燥和大风的条件下,火势会更加猛烈,蔓延速度更快。
(四)灌木林
灌木林以灌木为主要植被类型,其可燃物载量相对较低,但燃烧速度快,火势猛烈。灌木林的火灾容易形成地表火和灌丛火,且容易在干燥和大风的条件下迅速蔓延。在一些灌木林地区,火灾的蔓延速度和火势强度受到地形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
影响因素分析:
可燃物特性:灌木林的可燃物主要由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燃烧速度快,火势猛烈。
林分结构:灌木林的林分结构较为密集,火灾容易在灌木丛之间迅速蔓延。
气象条件:灌木林火灾在干燥和大风的条件下,火势会更加猛烈,蔓延速度更快。
三、不同林分类型灭火难度的影响因素
(一)可燃物载量
可燃物载量是影响灭火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可燃物载量高的林分类型,如针叶林和混交林,火灾的蔓延速度和火势强度较大,灭火难度也相应增加。在台风灾害后,林分的可燃物载量会显著增加,进一步加大了灭火难度。
(二)林分结构
林分结构包括树种组成、林分密度、林冠层高度等。林分结构不同的林分类型,其火灾行为和灭火难度也有所不同。例如,针叶林的林冠层高度较高,容易形成树冠火,增加了灭火的难度;而阔叶林的林冠层高度较低,火灾多为地表火,相对容易扑灭。
(三)地形和气象条件
地形和气象条件对火灾的蔓延速度和火势强度有重要影响。在山区,地形复杂,火灾容易沿着山坡向上蔓延,形成高强度的火头;在大风天气下,火灾的蔓延速度会显著加快,火势也会更加猛烈。
四、不同林分类型的灭火应对措施
(一)针叶林
加强监测和预警: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加强对针叶林火灾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火情,提前做好灭火准备。
采用计划烧除和机械疏伐:通过计划烧除和机械疏伐,减少林下可燃物载量,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
使用水灭火和直升机灭火:在火灾发生后,及时调集水灭火专业队和直升机进行灭火,利用高压消防水车、水罐车和直升机吊桶洒水等方式,控制火势蔓延。
(二)阔叶林
加强火源管理:加强对阔叶林区域的火源管理,严格控制野外用火,防止火灾的发生。
采用人工扑打和风力灭火:在火灾发生后,利用人工扑打和风力灭火机等工具进行灭火,控制地表火的蔓延。
建立防火隔离带:在阔叶林区域建立防火隔离带,阻止火灾的蔓延。
(三)混交林
加强监测和预警: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加强对混交林火灾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火情。
采用综合灭火方法:根据火灾的具体情况,采用水灭火、风力灭火、人工扑打等多种灭火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灭火效率。
加强林分管理:通过合理的林分管理,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结构,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
(四)灌木林
加强火源管理:加强对灌木林区域的火源管理,防止火灾的发生。
采用快速灭火方法:在火灾发生后,利用快速灭火设备,如灭火弹、灭火器等,及时控制火势。
建立防火隔离带:在灌木林区域建立防火隔离带,阻止火灾的蔓延。
五、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2022 年某地针叶林火灾
背景:2022 年夏季,某地因高温干旱引发针叶林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威胁到周边村庄和自然保护区。
应对措施:
监测和预警: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监测,及时发现火情并发出警报。
计划烧除:在火灾发生前,对高风险区域进行了计划烧除,减少了可燃物载量。
水灭火和直升机灭火:火灾发生后,调集水灭火专业队和直升机进行灭火,利用高压消防水车和直升机吊桶洒水控制火势。
结果:由于应对措施得当,火灾在48 小时内得到控制,无人员伤亡,保护了周边村庄和自然保护区的安全。
六、结论
不同林分类型对森林消防灭火难度有着显著的影响。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和灌木林各有其特点和灭火难点。针对不同林分类型的特点,应采取相应的灭火应对措施,如加强监测和预警、采用计划烧除和机械疏伐、使用水灭火和直升机灭火、加强火源管理和建立防火隔离带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灭火效率,减少火灾损失,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何中华 , 刘晓东 , 赵辉 , 等 . 福建将乐县森林燃烧性及林火时空 分 布 规 律 研 究 [J]. 湖 南 农 业 科 学 , 2013(4):4.DOI:10.3969/j.issn.1006-060X.2013.07.031.
[2] 徐高福 . 千岛湖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实践思考 [J]. 中国林业经济 , 2012, 000(001):49-52.DOI:10.3969/j.issn.1673-5919.2012.01.018.
[3] 王俊明 . 秦岭林区飞播油松纯林森林火灾预防措施 [J]. 森林防火 ,2011(4):3.DOI:CNKI:SUN:SLFH.0.2011-04-008.
[4] 文世熙 . 森林火灾逃生路径网络决策研究 [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DOI:10.7666/d.Y3134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