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生活化理念下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作者

刘建丰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白泥井镇小学,718600

引言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因过度强调知识传授,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抽象概念,更无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化理念要求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而互动教学模式则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动态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因此,构建生活化理念下的互动教学模式,成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

一、生活化情境创设:激发互动兴趣

(一)生活实物导入,引发认知共鸣

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通过展示生活实物(如水果、文具、测量工具等)创设情境。例如,在“认识分数”教学中,教师可模拟“分苹果”场景:将一个苹果均分为两半,引导学生观察“两半是否相同”,进而引出“二分之一”概念。此类情境将抽象分数转化为具体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

(二)角色扮演活动,增强代入体验

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如超市购物、医院挂号、家庭理财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在“人民币使用”教学中,教师可设置“小小收银员”活动:学生分组扮演顾客与收银员,通过计算商品总价、找零等环节,掌握人民币的加减运算。此类活动不仅强化了知识应用,还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三)多媒体辅助,拓展情境维度

利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将生活情境动态化呈现。例如,在“几何图形认知”教学中,教师可播放“城市建筑中的几何形状”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建筑物中的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并讨论其稳定性与美观性。多媒体的直观性降低了认知难度,为后续互动讨论奠定基础。

二、问题驱动策略:深化互动思维

(一)开放式问题设计,激发探究欲望

设计无固定答案的生活化问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例如,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教师可提出:“如何通过调查班级同学的生日月份,判断某个月份出生人数是否异常?”学生需自主设计调查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在小组中分享思路。此类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与创新思维。

(二)分层问题链,引导深度思考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阶梯式问题链,逐步推进互动深度。例如,在“小数乘法”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链:

基础层:“1 个苹果0.5 元,买3 个需要多少钱?”

拓展层:“若苹果价格涨至0.6 元/ 个,买3 个后剩余的钱如何计算?”

挑战层:“结合生活经验,设计一个涉及小数乘法的购物方案。”

问题链由浅入深,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高阶思维。

(三)争议性问题讨论,促进思维碰撞

引入具有争议性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辩论与反思。例如,在“优化问题”教学中,教师可提出:“周末去公园游玩,是选择步行 + 公交(耗时 1 小时)还是打车(耗时30 分钟但费用高)?”学生需综合考虑时间、成本、环保等因素,在辩论中理解“优化”的多元标准。此类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决策能力。

三、实践操作活动:强化互动参与

(一)动手实验操作,深化概念理解

通过测量、拼图、建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例如,在“长度单位”教学中,教师可组织“测量教室”活动:学生分组使用卷尺测量黑板长度、课桌高度等,并记录数据。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讨论“1 米”的实际意义。实践活动将抽象单位转化为具体体验,增强了学生的量感。

(二)跨学科项目整合,拓展应用场景

设计跨学科项目,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如科学、艺术、信息技术)结合。例如,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可联合美术教师开展“设计校园标志”项目:学生需运用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设计标志,并计算其面积与周长。此类项目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

(三)生活化作业设计,巩固互动成果

布置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作业,如“家庭开支统计”“时间管理计划”等。例如,在“时间单位”教学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记录一周内各项活动(如学习、运动、娱乐)的时长,并制作扇形统计图分析时间分配合理性。生活化作业将课堂学习延伸至家庭场景,强化了知识的内化与应用。

四、技术赋能互动:提升教学效能

(一)互动教学平台应用,实现即时反馈

利用智慧课堂系统(如希沃白板、ClassIn 等)开展实时互动。例如,在“方程求解”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平台发布练习题,学生使用电子设备作答后,系统即时生成答题统计图。教师可根据数据针对性讲解易错点,学生也可通过“举手”功能提问,实现高效互动。

(二)虚拟仿真实验,突破时空限制

借助虚拟实验室(如PhET 交互式仿真实验)模拟生活场景。例如,在“概率初步”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虚拟骰子实验,记录不同点数出现的频率,并验证“大数定律”。虚拟实验降低了操作成本,学生可反复尝试以深化理解。

(三)数据分析工具辅助,培养科学思维

引入 Excel、Python 等工具处理生活数据。例如,在“统计图表”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使用 Excel 整理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并生成柱状图、折线图。通过对比不同图表的特点,学生理解了数据可视化的意义与方法。

结语

生活化理念下的互动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问题驱动、实践操作与技术赋能,将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将单向讲授转化为动态交流。该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其数学思维、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在个性化互动中的应用,以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对生活化互动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J]. 冯飞 .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14)

[2]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J]. 蒋永梅 .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11)

[3]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J]. 袁静 . 家长 ,20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