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康迪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市 211198
药学专业学位教育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实施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当前,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教学内容、实践实训、师资建设与过程监管等方面仍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构建一套符合专业特色、具备可持续运行机制的质量保障体系,已成为推动药学专业学位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任务。
一、药学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培养标准缺乏统一性与权威指导机制
目前,药学专业学位在培养标准方面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指导框架,各高校依据自身条件自主设定领域方向、课程体系及实践模块。不同院校教学质量差异显著,部分院校因资源有限或对专业学位理解不足,课程设置过于宽泛或偏重学术型培养,缺乏面向行业需求的模块化设计。部分研究生导师未能实施全过程有效指导,导致学生在科研能力与职业素养等方面难以得到系统化培养[1]。这种缺乏标准化与严格过程指导的培养模式,难以保障人才质量的统一性和社会认可度。
(二) 实践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
实践教学是药学专业学位教育的核心环节,然而当前实践内容的设置同行业岗位能力需求间仍存在明显错位。不少高校仍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未能充分重视新药研发、药事管理、临床药学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训内容更新滞后,无法适应行业发展。此外,部分高校实习基地分布不均、实训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专职带教教师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效果的实现。
(三) 质量评价方式单一且缺乏动态监控机制
目前,大多数高校仍沿用结果导向的质量评价方式,忽视过程性质量管理。教学督导及学生反馈机制尚未形成有效闭环,教师教学评价多依赖于学生问卷和课堂听课,缺乏对教学准备、内容设计、学术成果等过程要素的综合考察。专业学位学生的培养质量仅凭学位论文进行判定,无法全面反映其实际操作能力与岗位适应能力。由于缺乏外部评价机制及行业专家参与,质量监测往往缺乏权威性与实效性,难以满足新时期对高素质药学人才多元评价的需求。
二、药学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构建统一的药学专业学位培养标准体系
依托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全国统一的药学专业学位培养标准体系,明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要求、实践能力指标与毕业评价标准。该体系应涵盖“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科研创新—职业素养”四个维度的内容,并可根据不同方向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弹性实施细则。各高校应在统一框架下,结合自身资源与行业特色,构建个性化课程与培养路径,实现培养标准既权威又适应多样需求。
(二)构建校企协同实践教学平台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要以校企深度合作为根基,创建涵盖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的实践教学平台 [2]。高校应与大型制药企业、综合医院、基层药学服务机构等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育人。实践内容应聚焦药物研发、临床合理用药、药事法规等领域,设计分阶段、模块化的实训项目。实践评价标准须由高校与企业导师共同制定并执行,确保客观一致。应建立包括准入机制、动态管理、评价反馈与共建共育在内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切实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能力
(三)强化教育信息化支撑,实现教学过程可视化管理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全过程可视化的教学管理平台,推动药学专业学位教育从传统线下管理向智能化、数据化转型。教学管理平台需具备教学计划发布、教学过程记录、学习行为监测与评价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对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估的全流程管理。教师应及时上传教学资源、课件、作业反馈与课程总结,管理者可借助数据看板实时调整教学策略与课程安排。学生的学习轨迹数据将精准反映其学习状态与发展路径,支持教师开展个性化指导。平台还应集成多维评价模型,对教学质量、学习成效与实践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增强质量监督的时效性与科学性。
(四)构建多元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改进机制
药学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应突破单一校内评价模式,积极引入行业专家、校友代表、用人单位等多方主体,构建开放、多维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应覆盖校内教学单位、导师组、学生、合作企业等,实现纵向与横向全面覆盖;评价内容应涵盖课程质量、实践表现、科研成果与职业胜任力等多方面,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周期性评估。高校可设立教学质量保障委员会,负责制定评价标准、组织实施评价、发布报告并督促整改,将评价与改进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针对发现的问题,应明确责任单位与整改时限,定期组织复查,实现问题的闭环管理与持续改进。
三、结束语
药学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标准统一、实践创新、信息技术支撑以及评价反馈机制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只有构建起覆盖全过程、全环节、全员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才能全面提升药学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将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与人才强国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朱慧婷, 涂琼, 程晓华, 等. 英国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对我国临床药学服务的启示 [J]. 重庆医学 , 2021, 50(24):3.
[2] 汪江涛, 丁伯平, 范琳琳, 等. 某中医院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的实践与探索 [J]. 中国医药导刊 , 2021, 23(2):4.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2021SJA0079- 教育信息化 2.0 视域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2021SJA0074-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