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基层博物馆讲解员的职业素养
黄丽花
耒阳市农耕文化博物馆 421800
前言:
博物馆是耒阳市的重要文化地标,是展示本土传统农耕文化和纸文化的绝佳场所,是耒阳市文化宣传的重要窗口。观众了解博物馆的纽带和桥梁是讲解员,观众通过博物馆闪亮的名片—讲解员,能够全面、直接地融入博物馆。讲解员职业素质的好坏和讲解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的好坏,进而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参观质量,影响着博物馆的形象。
一、目前我市博物馆讲解队伍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一)文化程度偏低、年龄结构偏大、业务素质水平低
首先,耒阳市是湘南地区城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现记录在册的各式博物馆总共有 5 座,全部为中小型博物馆。按理来说,博物馆应该颇受重视,但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耒阳市正处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关键期、阵痛期,地方财政相对有限,资金保障到位比较困难,难以吸引到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我市现有讲解员文化程度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据统计,我市现有讲解员12 名,其中本科学历3 名;大专学历3 名,高中及以下学历6 名,而且从 2017 年到 2025 年公开招聘讲解员数量较少,仅 2 名,并且未在讲解员岗位上工作,目前讲解员年龄最小的都超过 30 岁,最大的将近 50 岁,加之知识面狭窄,使得优秀的讲解员少之又少。其次,讲解员接受专业系统性知识培训的机会极度缺乏,有时候全年或者连续几年没有专业的培训,致使讲解服务质量和水平停滞不前。以至于大部分讲解员只是简单地拿着已经写好的,统一发放的讲解词,单一、机械式、重复地背诵,并没有去挖掘文物或展品的背景资料和相关知识,讲解停留在文物或展品的表面,没有深度,没有新意,没有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感情;面对观众提出的一些问题,只能含糊应对,含糊其辞,或者词不达意。最后,管理机制未能得到有效实施,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有时候甚至干的越多,错的越多,导致讲解员丧失学习热情,缺乏工作积极性,被迫躺平。久而久之,原有的知识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
(二)讲解缺乏技巧,不太擅长使用肢体语言
讲解技巧包含站姿、步姿、手势、表情、眼神、节奏、语调、重音等多方面技能。以、耒阳市纸博物馆为例,讲解员素质高低不一,其中有些是第一次接触讲解员这个岗位,上岗时难免有怯场,紧张,忘词等现象。讲解员讲解时表情过于严肃,与观众交流互动较少,语音语调平淡,重点不突出,节奏未能与观众保持一致。尤其遇上暑假,天气炎热,在蔡伦纪念园参观时,太阳毒辣,有时为尽快完成讲解工作,讲解员节奏较快。
(三)难以做到“因人施讲”
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宣传与教育,观众来自五湖四海、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因此,观众的知识水平,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和参观目的大不相同。如、耒阳市纸博物馆的参观者有多种类型,有专家学者型的,有政务接待型的,有休闲度假型的,有走马观花型的,还有学生,青年,中老年等;讲解员面对专家学者型观众,讲解比较吃力,专业知识匮乏,讲解内容显得苍白无力。面对不同类型的观众,没有考虑到观众的不同,照读稿件,讲解内容千篇一律,没有做到因人施讲。
二、提高我市博物馆讲解员职业素养的几点思考
耒阳,这座千年古县,是炎帝神农创耒之地、纸圣蔡伦诞生之地、诗圣杜甫卒葬之地、游圣徐霞客巡游之地。2023 年 11 月,耒阳承办了纪念造纸术发明者蔡伦活动暨2023 中国造纸学会手工纸与造纸史专业委员会年会和第二届衡阳市旅游发展大会,来自全国各地上百位纸史专家学者、各市州领导、衡阳文旅企业代表、特邀县市区嘉宾先后参观了蔡伦纪念园和耒阳市纸博物馆。2024年9 月,第三届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在衡阳召开,耒阳市作为主要分举办场地,承办了很大一部分文旅活动。在以上几次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很好的带动了耒阳文旅的发展,农耕文化博物馆、蔡伦纪念园、耒阳市纸博物馆等作为其中热门景点,接待的游客也日益增多,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如何提高讲解员的职业素养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本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加强学习,鼓励自学,尽量自己攥写讲解词
首先,加强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的修养。讲解员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自尊,认真学习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讲文明,树新风,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树立观众至上的服务理念,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主动、热情、耐心、细致服务于观众。其次,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讲解员必须熟悉博物馆基本知识和馆内重要文物,掌握博物馆陈列内容及相关展品的背景知识,以点带面,以物表情,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自学熟悉历史、文学、地理、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参加不同形式的在职研修、脱产培训,参与本单位组织的讲解比赛,参加省、市各级单位组织的讲解员培训班。再次,讲解员在讲解时要有自己的特点,在熟悉馆内陈列内容以后,尽量自己攥写讲解词,讲解内容突出重点,提高驾驭讲解词的能力。比如讲解蔡侯祠时,很多观众知道他是个宦官并且发明了造纸术,对于他的生平和造纸术的步骤并不是全方位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我们应该突出蔡伦的生平和造纸术几大步骤,道出蔡伦首创古法造纸工艺,即蔡伦是发明造纸术的第一人。最后,应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奖惩机制,两者相互激励,两者相辅相成实施起来,调动讲解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学习并运用讲解技巧
每个讲解员都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讲解方式,掌握技巧和方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讲解技巧包罗万象,根据、耒阳市纸博物馆和蔡伦纪念园的讲解员现状,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着重学习运用:
1. 眼神、表情管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在日常接待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眼神的运用。讲解员眼神看向观众两眼与鼻子之间的倒三角区域,同时眼神不要频繁游离,目光亲切、柔和,让观众感受到讲解员的关注与热情。讲解员的表情尽量做到自然,面带微笑,不能让观众感受到讲解员的紧张不安。尤其是在接待有重要领导的团队的时候,讲解员的目光在照顾前面重要领导的同时,还得兼顾领导身后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让每个人感受到尊重。
2. 语言、节奏的把控
首先,吐字归音要清晰,做到字正腔圆。讲解词,每个读音必须准确,在讲解过程中发现自己口音不足之处可以在网上找相应的绕口令练习,也可让发音标准的同事现场指导纠正。其次,在讲解过程中,讲究抑扬顿挫和语音语调的变化。如讲解蔡伦的生平时,蔡伦 13 岁被迫入宫时并没有因为宦官制度自我放弃,而是选择迎难而上,不断充电学习,在宫中拥有一席之地,一直到他发明造纸术,名扬天下,我们应该用积极、昂扬、自豪的语气去讲述;121 年,蔡伦在其封地饮药身亡,应该用悲痛、低沉口吻讲解。最后,节奏的掌握。因性格差异,讲解节奏也不同,有的人讲解娓娓道来、不急不慢,有的人讲解慷慨激昂、语速较快,有的人讲解理性睿智、语速适中;不管何种节奏,在讲解时不能偏离主题,以观众需求为导向,掌控观众的注意力和节奏。
(三)增强“以人为本”服务意识,有针对性为之服务
首先,讲解员需增强“以人为本”、“观众至上”的服务理念,一切以观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主动、热情、耐心、细致服务于观众。其次,讲解员需了解观众的年龄、行业、参观时长和线路,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的讲解服务。如接待学生团体时,讲解员应注重知识文化传播的同时还得增强趣味性,增加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小环节。而政务接待更多的是要注意服务的细节和时间的把握,讲解前,对方工作人员通常会与讲解员明确表示参观时长,讲解员根据时长提前设计好参观路线;讲解时,讲解员语言准确严谨、言简意赅,切忌重复和拖拉,将 C 位留给重要领导,同时根据参观时长适时调整讲解内容;讲解结束后,讲解员送领导一行人离开。最后,在日常讲解工作中,讲解员需察言观色,对于观众感兴趣的点可详细介绍,将某件文物背后故事娓娓道来,对于不感兴趣的展品,可一笔带过。
结语:
基层博物馆讲解员始终处在博物馆及文物宣传的一线,讲解员立足本职工作,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做到与时俱进,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当好基层博物馆形象大使,擦亮“蔡伦”这张历史文化名片,为我市文博事业贡献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