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分析
李发青
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中心学校 811606
引言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素养,还能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然而,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字词解释和语法分析,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将抽象的文言文知识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理解和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研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极具特色与实效的教学方法,它以生动、具体的场景构建为核心,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搭建起富有感染力的桥梁。从本质上看,情境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情绪色彩且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这些场景并非随意拼凑,而是紧密围绕知识点精心设计,旨在引发学生特定的态度体验。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抽象、枯燥的模式,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可感的情境元素。比如借助多媒体呈现历史故事场景、通过角色扮演还原文学作品情节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参与的探索者。
2 面临的挑战
2.1 教学资源整合难度大
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实施高度依赖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整合这些资源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文言文所承载的古代文化背景复杂多元,涵盖历史、哲学、礼仪等诸多领域,要找到全面且准确匹配的教学素材并非易事。例如,在讲解涉及古代祭祀礼仪的文言文时,相关的影像、实物资料稀缺,教师难以让学生直观感受祭祀的庄重与繁琐。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学校的教学资源差异显著。发达地区学校可能拥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能轻松获取各种情境教学素材;而偏远地区学校可能连基本的教学设备都不完善,更谈不上整合丰富的资源来创设情境。
2.2 教师专业素养要求高
情境教学法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极高要求。首先,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文言文功底和古代文化知识储备。只有自身对文言文的理解精准透彻,对古代文化有深入了解,才能创设出符合文言文内涵和历史背景的情境。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要能准确把握诗词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才能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其次,教师还需掌握多种情境创设的方法和技巧,如多媒体运用、角色扮演指导、问题设计等。
2.3 学生个体差异影响大
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这给情境教学法的实施带来了一定挑战。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认知风格和学习能动力各不相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兴趣浓厚的学生来说,他们能迅速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参与互动和探究,在情境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知识提升。然而,对于学习基础薄弱、对文言文缺乏兴趣的学生,他们可能难以理解情境所传达的信息,无法跟上教学节奏,甚至对情境活动产生抵触情绪。例如,在小组讨论的情境中,部分学生可能因知识储备不足或性格内向而不愿意发言,导致小组讨论效果不佳。
3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借助多媒体资源,构建视听交融的沉浸情境
多媒体资源集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元素于一体,能为文言文教学营造出极具感染力的沉浸式情境。在教学《岳阳楼记》时,教师可先播放一段岳阳楼的实景视频,展现其雄伟壮观的建筑风貌和洞庭湖的浩渺烟波,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壮阔景象。接着,配上悠扬的古典音乐,如古筝曲《渔舟唱晚》,在音乐的渲染下,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和想象。
3.2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创设身临其境的体验情境
角色扮演是一种生动有趣且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亲身体验文言文中的角色和情节,增强学习的代入感。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秦王、唐雎、侍从等角色。
3.3 结合生活实际案例,搭建古今沟通的关联情境
文言文虽然距离现代生活较为遥远,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和道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案例,搭建起古今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
3.4 开展问题探究活动,营造积极思考的探究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开展问题探究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积极思考的探究情境。在教授《出师表》时,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诸葛亮为什么要写这篇《出师表》?”“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这些建议的目的是什么?”“从《出师表》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思考讨论。
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借助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通过角色扮演营造体验情境、利用问题引导构建探究情境以及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等多种应用方式,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文化传承,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情境教学法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有趣、高效的学习环境,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浅议如何创设科学“真实情境”聚焦学科“核心素养”[J]. 盛建明 . 考试周刊 ,2024(16)
[2] 语文新课标的“情境”解读 [J]. 蔡耀炎 . 小学生 ( 下旬刊 ),2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