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物理学的客观之美

作者

吴阳

沧州师范学院

引言: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里的基础性学科,长久以来始终致力于达成对自然现象精准的描述以及深入的领会。在这一不懈追求的进程里,开放性作为物理学研究内在的属性,不但推动着物理学知识体系不断得以完善与扩充,还赋予了物理学别样的客观美学价值。物理学的开放性于多个层次有所体现:理论架构呈现多元并存且相互竞争之态、实验规划面临技术层面的限制以及创新上的突破、学科界限存在模糊以及融合的状况,还有问题界定从已知范畴朝着未知领域持续延展。本文将立足于这四个维度,对物理学问题研究中的开放性特征展开深入探究,从而挖掘出物理学客观之美丰富的内在含义。

一、理论框架的开放性:多元模型共存与竞争

回顾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便可发现,在任一时期当中,都有着多种能够对同一现象予以解释的理论模型存在。实际上,这种理论方面的多元性并非物理学所存在的缺陷之处,相反,它恰恰构成了推动物理学理论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1]。就拿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来讲,从玻尔所提出的原子模型,到薛定谔的波动方程,再到海森堡的矩阵力学,量子力学这一理论正是在多种不同模型的相互补充以及彼此竞争的过程之中,实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物理学理论框架的开放性还在物理理论的非完备性方面有所体现。哪怕是那些最为成功的物理理论,也始终存在着一些尚未能够得到解决的问题,并且在其适用范围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比如经典力学,它在面对高速运动以及微观世界的情况时便会失效,而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统一问题,直至如今依旧是物理学领域当中的前沿性课题。但这种非完备性并非是理论自身的弱点所在,反而是促使物理学不断向前迈进的动力因素。诚如费曼所说的那样,“科学本质上是在承认无知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未知的实践。”

二、实验设计的开放性:技术限制与创造性突破

物理学实验设计所具备的开放性,展现于对技术局限的创新性突破。在物理学的研究进程中,时常面临测量精准度、能量范畴、环境管控等领域的技术束缚。而恰恰是这些束缚,激发了物理学家的创新思维,推动实验方法持续革新。就像超导量子干涉仪的问世,让磁场测量的精准程度提升了好几个数量级;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建造,打破了能量方面的限制,使高能物理研究踏入全新阶段。这些实验技术上的突破,不光拓展了物理学研究的界限,还凸显出物理学实验设计里技术与创意的精妙融合。

实验设计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关键实验”具有不确定性。在物理学发展历程中,有不少被视作能够起决定性作用,去验证或者否定某一理论的“关键实验”,其最终结果常常出乎预料,甚至引发出全新的理论难题。像迈克尔逊 -莫雷实验,起初目的是探测以太的存在,然而实验得到的结果却意想不到——他们发现,不管光波朝着什么方向传播,其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这就让以太理论陷入了艰难处境。要知道,这一理论当时似乎能很好地解释已知的光学和电磁学现象,所以获得了广泛认同。

三、跨学科融合的开放性:物理与其他领域的边界模糊

物理学跟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不同学科相互融合已经成为现代物理学开展研究工作时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2]。比如量子信息科学,是把量子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结合到了一起;生物物理则是将物理学的方式运用到对生命系统的研究当中;天体物理学是把天文观测与基础物理理论结合起来。这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领域,不但扩大了物理学的应用范畴,而且给物理学理论的进步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角度。

不同学科相互融合所具备的开放性,也表现在研究方法能够相互沟通以及借鉴方面。计算物理学使用数值模拟的办法对复杂系统展开研究;实验物理学引入数据科学相关技术来处理数量庞大的实验数据;理论物理学运用数学里的群论、微分几何等工具来搭建理论模型。这种研究方法上的相互沟通打破了以往学科之间的界线,从而产生了一种更为开放的知识创造模式。

四、问题定义的开放性:从“已知”到“未知”的持续拓展

物理学问题界定所展现出的开放性,表现为从“已掌握的情况”朝着“尚未知晓的领域”不断延伸扩展 [3]。每一项物理方面的发现并非是探索的终点,反而是全新问题诞生的起始点。就拿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说,它将经典力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解决,同时又催生了量子引力等新的研究课题。

问题界定的开放性还体现在物理学里对“已知的未知”与“未知的未知”所做的区分。所谓“已知的未知”,说的是那些已经被确切提出来,但是还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例如量子引力、暗物质的本质等;而“未知的未知”指的是那些人们还没有察觉到的问题范畴。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很多极为重要的发现恰恰源自对“未知的未知”的偶然发现,像 X 射线、放射性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等。这种对于未知领域保持开放接纳的态度,不仅是推动物理学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物理学家去探索宇宙奥秘的内在动力。

结束语

物理学问题研究具备开放性,此开放性是物理学所蕴含的客观之美的关键源头。像理论架构的多样并存及相互竞争,实验规划在技术层面的突破与创新,学科界限的模糊化以及相互交融,还有问题界定从已认知范畴朝着未知领域的不断延展等,皆彰显出物理学作为开放学科的特别吸引力。正是这一开放性,赋予了物理学别具一格的客观之美。

参考文献:

[1] 吴喆 , 高雅纯 , 刘义东 , 等 . 大学物理融通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C].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2023:26-29.

[2] 张玉峰 , 陈征 , 魏红祥 , 等 . 物理学认识路径的构建 [J]. 物理 ,2021,50(11):782-784.

[3] 徐春玲 , 谢东 , 周立新 .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过程中开放性调研项目库建设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20):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