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研究
谭敏 罗利红
重庆市铜梁区金龙小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今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而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数学文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一、数学文化的定义及作用
关于数学文化的定义,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怀尔德第一次提出了数学文化,主要是从人类文化的层面进行解释,将数学看作文化,将数学文化看成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王梓坤认为数学文化是一种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凝练,它的精神内核比数学知识更广。在广义上,数学文化主要是指对知识和观念进行整合; 在狭义上,数学文化主要指数学观念系统,包含数学知识和方法。
数学文化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品格。小学阶段的学生会感受生活中的各种美,这些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发展和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格。
二、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价值
小学数学教育在数学文化的观念下,不仅强调学生要学习数学的知识性成分,更注重让学生感悟数学的观念性成分。从2011 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看出其中浓厚的数学文化气息,比如:“数学课程目标不仅注重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注重数学的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目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对数学文化的解析。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主要是以“你知道吗 ?”“生活中的数学”等栏目向学生介绍数学史料、数学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等数学材料。例如:小学数学就在加法运算定律练习中介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快速计算 1+2+…+100 的故事;在括号学习中介绍各类括号的提出者。从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中感受数学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更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得更快,掌握的更好。
三、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会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但如果教师把握不好,也会出现问题。
比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运用问题导入法:“同学们,你们都和自己的家长去过超市,你们在超市中都会买哪些物品,是怎样购买的?”学生回答:“选好物品后,将它们放到秤上再付钱。”教师紧接着说:“一瓶豆油是以千克为单位,一包饼干是以克为单位的,千克和克都可以表示物品的重量。”其实,这只是一个以生活中的实例作为课堂导入,不能算作数学文化。
四、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的方法
(一)提高教师对数学文化的认识
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需要更多地阅读书籍,提高自身的数学文化知识及数学素养;在教学中准确定位数学文化目标,科学处理好课本中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结合课本中的内容以及教师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来加强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文化方面的教育,明确每一节课中学生应在数学文化方面达到怎样的认识。
(二)合理利用数学史,激活课堂
1.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有较多介绍数学典故、数学概念的产生等数学文化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本中的数学典故等数学文化知识,才能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对数学的概念念、思维方法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古人计数》教学片断:
师:古时候,人们还没发明出现在的计数方法。这天牧羊人想知道他到底养了多少只羊好管理羊群。小朋友们,你们觉得看牧羊人会用什么方法来是记录他的羊群数量?
生:用树枝,出来一只羊拿一根树枝。
生:给绳子打结的方法。
师:那牧羊人到底用了什么计数的方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说图意
生:牧羊人坐在羊圈门口,羊圈中每出来一只羊,牧羊人就在地上摆一个石子。
师:我们也学着牧羊人,用小棒来记录羊的只数。老师借助电脑来放只羊,出来一只,你们就摆一根小棒。现在请准备好小棒,师放羊(生摆小棒)
师:快数数你的摆了几根小棒,牧羊人到底养了几只羊?
生:11 根小棒,养了11 只羊。
在此教学案例中,该教师在教学《古人计数》时,先让学生猜想古时候人们会用什么方法来计数,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呈现古人计数的方法—摆石头,合理利用课本中的数学史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在感受数学文化长久历史的同时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
2.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文化的精粹。在小学阶段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答疑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案例】《认识减法》教学片断:
师:(课件出示图片)从左边的这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5 个苹果师:右边这幅图呢?
生:掉下来2 个苹果,树上还剩下3 个苹果。
师:两幅图连起,你能说一说是意思吗?
生:原来树上有5 个苹果,掉下来2 个,还剩下3 个苹果。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结合这两幅图,你能提一个数学问
生:树上还剩几个?
师:这个问题我们先摆一摆看,我们用圆片代替苹果,请先拿出5 个圆片,表示什么?(树上原来有 5 个苹果)再拿走 2 个表示?(掉下来 2 个)那还剩几个?(3 个)如果用算式来表示该怎么列?
生:5-2=3(板书:5-2=3)
师:5、2、3 这几个数分别表示什么?
生:5 表示的是树上原来的 5 个,2 表示的是从树上拿走了 2 个,3 表示的是树上还剩下3 个。
师:5-2=3 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学问题呢?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在此教学案例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给赋予减法算式更多的意义,逐渐提高学生从生活中抽象的事例到数学知识的概括能力。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数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树立正确的评价观以鼓励、赞美、肯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起到激励作用,同时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发展的主动性。
五、结论与展望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充分利用数学文化、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我们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关注数学文化教学,共同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沛 . 数学文化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 张奠宙. 数学文化[M]. 宁波:宁波教育出版社,2007
[3] 宁瑞山 .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入 [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