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作业效能提升的策略探索与实践

作者

崇亚利 李巍巍

济宁市第十三中学 山东济宁市 272004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初中阶段是学生知识积累与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初中作业存在诸多问题,如作业量大、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等,导致作业效能低下,学生负担加重,不利于其全面发展。因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探索初中作业效能提升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现状、提出策略并进行实践验证,为初中作业改革提供参考。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作业现状分析

(一)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

当前初中作业设计往往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业,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多以教材和教辅资料为依据,缺乏对作业内容的深入挖掘和创新,导致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作业设计缺乏与核心素养的紧密结合,未能充分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数学作业中,多以计算题和证明题为主,缺乏对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力不足。

(二)作业实施过程缺乏指导

在作业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作业指导。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缺乏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导致作业完成质量不高。此外,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多以对错判断为主,缺乏对学生作业过程的评价和反馈,学生无法了解自己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同时,作业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部分学生存在抄袭、应付作业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作业效能的提升。例如,在语文作文作业中,教师往往只给出作文题目和要求,缺乏对学生写作思路、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导致学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

(三)作业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初中作业评价方式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在评价作业时,多以分数或等级的形式呈现,缺乏对学生作业的详细评价和反馈,学生无法了解自己在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作业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多以作业的正确率和完成度为评价依据,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科学实验作业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对实验过程、实验设计等方面的评价,导致学生只注重实验结果,而忽视了实验能力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作业效能提升的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原则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趣味性原则。作业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实践作业、探究作业、合作作业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三是综合性原则。作业设计应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设计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四是开放性原则。作业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历史作业中,可以设计“历史小报”“历史剧表演”等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二)多元化作业实施模式的构建

为了提升初中作业效能,应构建多元化作业实施模式。一是分层作业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二是小组合作作业模式。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作业,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作业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三是实践探究作业模式。设计实践探究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四是自主学习作业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设计自主学习作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在地理作业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地理环境调查”实践探究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提高地理素养。

(三)科学作业评价体系的建立

建立科学的作业评价体系是提升初中作业效能的关键。一是多元化评价主体。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主体,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价中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二是多样化评价方式。采用分数评价、等级评价、评语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作业表现。三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作业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同时结合终结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四是建立作业评价反馈机制。及时将作业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例如,在英语作业中,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作业表现,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结束语: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作业效能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原则、多元化作业实施模式和科学作业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初中作业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作业形式和评价方式,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漱玉.核心素养与课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6(09):34-41.

2] 李柏枫 . 面向个体的教育 [J]. 中小学管理 ,2014(10):4-7.

[3] 王景浩. 作业设计能力——中小学教师必备专业能力[J]. 基础教育课程 ,2019(0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