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
魏敏
湖南省娄底冷水江市娄底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17500
前言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已渗透至社会各个领域且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就业竞争力及职业发展前景直接相关,故而对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并探索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在当今这个时代,信息技术处于不断快速更新换代的态势,各类新的技术、理念以及应用如同雨后春笋般接连涌现。对于信息技术人才,企业所提出的要求呈现出日益提高的趋向,其所需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根基,而且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两个重要方面。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所开展的教学改革行动,能够做到把最新的行业动态以及技术成果及时且恰当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以此促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以及技能可以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达成精准匹配,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更多符合相应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教学改革活动,着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及对实践环节加以完善,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进行操作的过程当中去发现问题,并依靠自身能力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这两个关键素养。与此同时,在学生们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去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里,能够实现对学生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有效提升,进而达成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整体内容在改写时遵循不额外添加字数的原则。
二、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一)优化课程体系,锚定行业需求
对于高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而言,关键路径在于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来对课程体系予以优化。深入展开针对信息技术行业的调研,全面把握其发展趋势以及岗位需求状况,这对于精准定位各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与技能要求有着重要帮助。基于这样的情况,应把课程内容通过科学的方式划分成多个模块,像是编程开发模块、网络技术模块、数据库应用模块等等,进而形成课程体系,使其呈现出结构清晰、目标明确的特点。针对每个模块,都要设置与之相应的理论课程以及实践项目,以此强化学生对岗位核心技能的掌握程度,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职业适应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起课程动态调整机制,依据行业发展过程中新趋势的出现、新技术的产生以及新岗位的不断涌现这些情况,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对模块设置加以优化,从而确保教学内容始终保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真正达成专业教学和行业需求之间无缝对接的状态,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活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可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实现。像引入实际工作项目至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法,让学生以团队形式经历项目开发全程,于实践里掌握知识技能;还有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知晓知识应用场景及解决问题方法的案例教学法;以及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相关知识,课上展开讨论与实践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等皆是可用之法。除此之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诸如在线学习平台、虚拟仿真技术等,也能够丰富教学资源与教学形式,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应用能力
构建起“校内实训 + 校外实习”这般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此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对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着力加强,配备上先进的实训设备以及软件,对实际工作场景加以模拟,从而给学生提供出充足的校内实训契机。和企业建立起深度合作的关系,将校外实习基地建立起来,使得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当中展开实习,对企业的工作流程以及岗位要求做到了解,把实践经验积累起来。与此同时,综合性实践项目以及创新创业项目要设置好,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
(四)建强师资队伍,夯实育人根基
打造出一支具备“双师型”特质的教师队伍,让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一方面,针对现有的教师要强化培训与培养的力度,鼓励教师去参与企业实践、行业培训以及学术交流等活动,促使教师的实践经验以及行业认知水平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把企业的技术骨干以及专家引进过来担任兼职教师,使其参与到课程教学以及实践指导当中,将企业的先进技术以及管理经验融入进教学里面。同时,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要建立起来,激励教师持续不断地对自身素质以及教学水平加以提升。
(五)完善评价体系,彰显能力导向
构建起以能力作为导向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使得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被全面反映出来。改变那种以往仅依靠期末考试的单一评价方式,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互结合起来,将关注点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考核方面。比如,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状况、项目成果、实习报告等诸多方面来对学生展开评价,以此保证评价结果既客观又全面。与此同时,把企业评价机制引入其中,让企业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给出评价,进而为学生的就业提供相应参考。
结语
高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属于一项系统工程,这需要学校、教师、企业等多个方面共同付出努力。凭借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实践路径,能够切实解决当下教学当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促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从而培养出更多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信息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石雨潭 , 覃冬华 , 廖淑珍 . 新课标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J]. 信息与电脑 , 2025, 37 (10): 230-232.
[2] 李莹.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中旬刊 ), 2025, (05):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