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创新德育管理

作者

王雪婷

安溪县第十八小学 362400

前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班级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心理塑造与价值观形成。随着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如升学压力增大、学生个性多元、信息化冲击等,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试论小学班主任如何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研究,旨在探索科学高效的管理策略,通过优化制度设计、强化情感联结、创新育人手段等路径,激发学生内生动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生态,为学生全面发展与应对未来挑战奠定基础。本研究结合实践案例与理论分析,以期为小学班级管理创新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一、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要强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形成科学的价值取向,这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走向和对其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小学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他们的价值观还不够完善,更易被外在的环境所左右,班主任要密切联系小学学校的特征,根据学校的现实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 [1]。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围绕爱国情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爱国激情和社会责任感,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内容,将德育要素有机地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通过主题班会内容来传达正确的价值观,比如要突出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使学生懂得要想在今后的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要有崇高的职业素养和高超的技术水平。班主任要密切注意学生的言行举止,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矫正,针对有价值观偏离的同学,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单独指导,听取他们的疑惑和意见,用有针对性的方法,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班主任也要注意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在班级中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榜样,使他们从中获得积极的力量,使自己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要通过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根基。

二、强化班级常规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加强班级日常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是小学班主任建立良好课堂秩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这对班级的长期发展、学生个体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班级常规管理是一个班的正常运行的基础,班主任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细致、切实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包括学习、纪律、卫生、考勤等各个环节,制定出各种行为规范和奖励标准,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能为,什么是不能为的。在制定了制度之后,班主任要严格实施,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以及对暂时落后的同学都要遵循相同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权威和威严,在实施制度时,班主任要注意对学生自我约束的培养,对小学学生来说,不能只靠外部的督促、处罚等手段,而应从思想上对其进行疏导,使其发自内心地意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意义。比如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对“规矩”与“自由”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认识到唯有遵循“规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与发展,藉由分享自我约束的成功事例,使学生体会到自我约束的正面作用,并促使他们自觉地去追求自我约束。班主任要发挥好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挑选并培养一批有责任心、有自律精神的班干部,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帮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监督、指导,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班级自治等方式,使同学们通过对班级的管理,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逐渐地由他律向自律转化,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自律基础。

三、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小学班主任要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强化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家校合作就像是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把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班主任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运用现代通讯工具、建立家长群等手段,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心理状况等情况,及时地反馈给家长,使家长对孩子的校园生活有一个完整的了解。班主任也要仔细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对孩子在家里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家庭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中,学校与家庭之间应明确自己的责任与角色,学校注重知识的传授、品德的培养、技术的培养,家庭注重生活的关怀、情感的支持及习惯的培养,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合力。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亲子运动会、家长进教室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动,促进家长和孩子、家长和学校的关系,创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家校协作,使家、校都能做好孩子们的后盾,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2]。

四、整合社会资源,拓展班级管理渠道

社会资源就像是一个宝藏,里面有各种专业人才,有先进的设施设备,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班主任工作要积极主动的与周围的社区、企业、公益组织等建立密切的关系,通过与社区的协作,组织同学们参加环保宣传、关爱孤寡老人等社区服务,使同学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利用社区这个宣传平台,展现班级的魅力,提高班级的影响力。班主任还可以与有关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请来企业的专家来课堂上讲课,为同学们提供最新的行业知识和实际经历,开阔同学们的眼界,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多的了解,企业也可以为同学们提供实践训练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得到锻炼,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社会公益团体也可以为班级的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公益团体的帮助下,班主任通过慈善募捐、公益支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心与社会公德意识,公益组织在班级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也为班级管理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班主任将这些社会资源进行整合,使班级管理从校园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扩展,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见识,从而达到全方位的发展。

结语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构建有效的班级管理路径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需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以爱为基、以责为任,用心用情去陪伴学生成长。相信在持续的努力下,小学班级管理定能绽放出绚丽光彩,助力每一位学生实现人生梦想,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申丽英 . 探究小学班主任的班级德育管理模式 [C]// 教育发展与科学研究论坛论文集 . 2024:1-4.

[2] 马明芹 .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理念的策略 [C]// 第三届教育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 20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