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时代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生活化
王鑫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230011
前言
数学作为传授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重要手段,可通过将生活学习与数学教材相结合来开展有效生活学习,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生活和数学之间关系,而如何融合网络、初中数学与生命教育则是当前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机地结合起来,是当今数学教师更加需要学习和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在互联网上迅速蔓延且其数量增加越来越快,致使不同思想和文化间碰撞更为激烈,进而产生新型“网络文化”,还出现大批知识门类与新学科,极大缩减知识更新周期,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现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环境且促进人们日常生活与网络互动。数学知识源于生活[1],教学过程中我们尽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提供丰富背景资料,初中学生在数学课堂所学诸多知识皆来自现实生活,零上气温、零下气温、海拔高度等物理量是初中数学引进正反两个物理量的现实背景,计算生活中储蓄利率等问题符合初中阶段学生所学数学模型采用公式,若老师们能让数学教学体验“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学生生活,且更多到实践中并将教科书内容与‘数学现实’相融合”,其不但能主动尝试将数学思想应用于数学观点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积极为生活中问题寻找数学策略 [2],同时还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陌生感更强,将新知识从生活导入可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运用价值,使其能积极从数学观点分析现实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初中数学中“平面直角坐标值”可通过课本上“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方式引入学生座椅、电影院等,将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使学生思考空间得以拓展,让学生更易接受,从而增强其运用数学意识及解决问题能力。
二、互联网时代对初中数学生活化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迅猛发展致人类社会步入全方位网络环境,伴随互联网发展,传统教育模式随网络时代发展而变,教育种类日益丰富且突破时空局限,可网上发布学习任务助学生快速获取知识并使知识传播更方便,传统教学方式下老师常忽视学生数学知识及日常运用致学生仅能于课本表层学习,不利于知识有效拓展及培养学生数学发散性思维,故初中教学过程中需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让老师了解学生学习能力以便其更好认识数学、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兴趣,且把握时机利用网络有效信息及其便利性实现期望教学目的。
三、如何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教育生活化
(一)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以兴趣为先决条件,老师们不能再沿用过去老旧、抽象甚至难懂的教学方法教导当今学生,不然学生在那样的课堂上易感乏味,反之,整合生活、网络等多种资源让学生重新认识、学习数学成效会更明显,数学精髓在于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即生活,所以老师要把握学生心理特征营造愉悦学习氛围,在知识点引导上有特色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积极学习,比如学习“正、负”部分时可先提生活常见问题如冬季、夏季平均气温情况,这类问题多数学生听家人说多了自然能背下来,且学习公式时还能提如一年一万块定期存款五年后能拿到多少钱这类生活常见问题,对学生而言金钱重要,他们一听会先想赚钱进而会严肃思考,老师应给学生思考时间再询问其回答与想法,借此将正规知识点带入课堂。
(二)运用生活化材料,实现教学目标
教材中的许多知识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以生活的方法开展知识学习能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应用良好融合,使所学成为人们生活所需工具。在初中数学教学里,老师们可从日常生活选取恰当素材让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与掌握落实于自身生活,如此既能丰富学生学习氛围,又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使他们更好理解所学知识实用价值,为此需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与创新并应用于实践,运用网络技术把生活素材引入数学教学使其成为学生生活一部分以培养学生数学意识。例如在教授初中数学“长方形,菱形,正方形”概念时,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从网上搜集一些实际建筑物照片加入教学内容,且讲授新知识点时利用网络技术对该内容重点介绍,如此能让同学们欣赏到诸多漂亮画面如壁画、宫殿、山峰等,在教师引导下,初中学生既能欣赏美景又能认识图形本质与自然变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生活中的东西更易有深刻认识,抽象的数学知识需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方能理解并化为实际应用技巧,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又能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学习兴趣。
(三)结合网络,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如今互联网已然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之一部分,尤其在教育领域,大部分老师已用上网络,像做 PPT 之类。在多数人眼中,数学属最难学的一门学科,然而有网络辅助教学则效果全然不同,因学生能更直接看懂书本上一些抽象之物,进而最终掌握的内容也就更多。比如学习统计时,老师们会画出色彩鲜明、格式新颖的各种不同统计图表,再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知识,如此学生的学习效率便会有不同程度提高。其次,老师们还可举例说明,如这次运动会,一年级有八个班,每班十五人,然后用不同图表来表示各班参赛人数,这些内容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更流行普遍,学生对此更感兴趣。另外,为提高学生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在学习一门知识后出几道习题并独立完成,这对培养学生独立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其学业成绩皆有很大帮助。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数学作为一门集代数知识与几何内容于一体的学科,其两大板块内容存在着相互依存且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这两大板块内容有机融合进行教学以体现数学教学的全面性与综合性。就初中数学学科来讲,代数知识多为数学理论知识或相关概念,几何内容则侧重图形学习,几何图形具一定抽象性,因多数初中生缺乏抽象思维而不能有效学习几何。教学几何内容时,不少教师会要求学生依课本图形学习,课本几何图形难凸显抽象特点,若学生将教材图形作学习素材,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直观教学内容,比如讲立体图形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呈现相关图形,且为给学生提供更好视觉效果,还可利用多媒体旋转图形功能呈现不同角度图形效果,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观察立体图形各部分以加深对该部分内容理解。对初中生而言,他们更乐于接受直观化教学内容,且直观化内容能简化学习过程。
结语
总之,在初中教育中,数学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网络和生活也给了老师们很好地教数学,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数学。因此,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工具。而如何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是我们一直在探讨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顾理正.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育模式分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3(24).
[2] 姜滢 . 引生活之源、活数学之水——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J},考试周刊 .20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