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探究
谢燕
广东高州师范附属第一小学 525200
前言:在当今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目标成了核心素养的培养,其强调学生知识、技能及情感态度方面全面发展,生本理念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且关注个体差异与发展需求,两者结合能更好推动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本文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基于生本理念设计实施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策略,以给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助其在教学中更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深度理解,进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及学生数学素养。
一、构筑平等互动场域,夯实对话教学根基
在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这一背景之下,核心素养培育以及“以生为本”理念已然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极为重要的指引,而传统课堂里那种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着实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表达欲望,为此,教师致力于构建民主、平等且包容的课堂互动场域,把课堂话语权交还给学生,进而为深度对话教学奠定坚实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营造良好对话氛围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角色转变,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放下“权威者”的姿态,以学习伙伴的身份融入课堂才行,就像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通过讲述生活中诸如“周末,小明和妹妹分一个蛋糕,怎样才能分得公平呢?大家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分配问题?”这样的趣味故事来进行贴近生活的情境导入,以此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并且在课堂交流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要保持专注倾听的姿态,通过点头、微笑等肢体语言给予学生鼓励,运用“你的想法很独特,能展开说说吗?”“这个观点给了老师新的启发”等积极反馈,营造出安全、开放的表达环境。
二、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驱动数学思维发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以及对话教学的核心驱动力,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摒弃传统封闭式、记忆性问题,转而去设计具开放性、探究性与现实意义的问题以激活学生数学思维、促进高质量课堂对话与深度学习。且在设计问题时需紧扣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水平,围绕知识核心要点创设思维冲突,就像以“多边形面积计算”单元教学为例,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教师可设置“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方法能否迁移到平行四边形?如何通过剪拼、割补等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熟悉的图形?”这样的阶梯式问题链,借由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的完整探究过程,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尝试不同转化方法,像有的小组将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的小组通过割补法将其转化为正方形,在交流与碰撞中逐步发现面积计算公式实现知识自主建构。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可有效增强数学学习趣味性与应用性这一情况。就“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而言,教师能引入如“某电商平台‘双十一’促销,甲店铺满 300 减 50,乙店铺全场七折,购买标价 320 元的商品,在哪家店铺购买更划算?”这般真实商业案例这一做法。这类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需学生综合运用百分数知识予以分析、计算与比较这一行动。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既要考虑折扣计算方法,又要分析不同优惠策略适用场景,像“当商品价格接近满减门槛时,满减优惠更划算。当价格较低时,折扣优惠更有利”这种情况这一要求。通过解决这类实际问题,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价值这一结果,且在交流讨论中提升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这一收获。
三、优化小组协作机制,促进学生协同发展
生本理念下重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小组合作对话,有着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且共同成长的作用。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小组构建与有效的协作机制。分组过程中,教师综合考虑学生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而采用异质分组策略,以确保每组内成员在知识基础、思维方式、表达能力等方面形成互补,一般按 4 - 6 人一组来分,且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像设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记录员负责整理讨论结果、汇报员负责成果展示等。比如在“统计与概率”实践项目里,安排擅长数据收集的学生负责问卷调查与数据采集,让逻辑清晰的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使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汇报总结。同时,为避免小组合作中“搭便车”现象出现,可建立小组积分制度,通过将个人表现与小组整体成绩挂钩的方式,激发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小组合作顺利开展以规范的对话规则与教师适时指导为保障,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轮流发言、专注倾听、尊重分歧、理性思辨”这样的对话规则,需在小组讨论前明确讨论主题与任务要求,讨论过程中巡回观察,在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及时引导“我们的任务是分析数据背后的规律,大家可围绕这个方向展开讨论”,当讨论陷入僵局时提供必要支架“不妨从数据的变化趋势入手,看看能发现什么”。
总结:总之,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策略,不仅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能够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这些策略,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施铭艺. 巧用有效对话教学,建构“合·实”课堂. 作家天地,2025(15)
[2] 苏华钦 . 激活对话启思维调控预设促生成——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新教师,2024(10)
[3] 桑云 ; 王广科 . 三重对话 :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 小学数学教
育 ,2025(Z2)
[4] 覃建明 . 在英语对话教学中提升小学生思维品质的五种方法 . 广西教
育 ,2025(07)
[5] 黄露岚 . 依托核心问题构建有效对话——以“分数的意义”教学为
例 . 数学教学通讯 ,2024(01)
[6] 陈钰馨. 优化对话教学推进学习进程. 数学大世界( 上旬),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