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杨寿有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511800
引言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学这门基础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要与时俱进。高中数学教学遇到很多挑战。比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差、自主学习意识淡薄、数学创新性问题增多等等,但是信息技术的出现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新的机会和可能,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创建更生动、更直观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思维发生了变化,加强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中进行数学探究,通过网络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让作业可以实现高效的批改和评价,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薄弱点进行练习,真正意义上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2 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除让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学习外,可以加入数学史、数学趣味小故事、数学家生平事迹等丰富网络资源,提升数学教学文化内涵。教师也可以收集一些数学与生活相关的案例,比如,通过向日葵种子的排列,让学生了解斐波那契数列相关知识。数学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领域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2 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对数学知识不理解
高中阶段涉及的概念、公式、定理等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以逾越的“鸿沟”,学生不知道定理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有些概念虽然知道但是不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当涉及到抛物线、双曲线、椭圆等知识后,一些公式定理非常相似,学生难以记忆理解,许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2.2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以后,所要学习的课程逐渐增多,学习难度也逐渐提升,但很多学生仍然存在依赖教师讲解的现象,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淡薄,运算思维不灵活,缺乏学习创新意识,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
2.3 数学的创新性问题增多
进入高中阶段,我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要对学生的创新探索意识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现在许多学生没有建立起模型化的思想,对于一些具体的题目不知道如何将数学模型转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固化,不利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3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3.1 互动教学平台应用
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时,不能仅仅依靠网络资源,还要学会使用网络平台,改变教学方式,搜集有价值的教学资料,学习资料,这是最基本的信息化教学方法。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教师就要注意拓展,创建互动教学平台,改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保证学生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能够快速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此时,学校就可以借助校园网站来创建互动教学平台,扩大“课堂”的范围,提升教学的实时性。互动教学平台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实时的问答通道,还要创建虚拟环境,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构建多元课堂
多元课堂的构建是新时期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提升的重要路径,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让高中数学课堂呈现出多元的特点,在具体操作中可以从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一是具有学情分析功能的信息化教学工具,保证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信息化教学工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具有辅助学习功能的信息化教学工具,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辅助类教学工具的不同功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3.3 思维拓展:以可视化为导向的创新突破实现
把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领域当中,这就给学生的思维拓展以及创新能力培养赋予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宝贵机会,这种技术所具备的独特可视化特点。能极其有效地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取得创新性的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学模式大多依靠文字叙述和静态图形来展现大量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及错综复杂的逻辑关系,这种表达方式既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又容易让他们的思维变得僵化且被限制住。但是信息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情况,其中的可视化工具,像数学动画演示软件和动态几何画板之类的东西,可以把那些原本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并且富有动态变化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来,从而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3.4 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估与反思
应用信息技术于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地去评估与反思,以保证技术的融入能真正提升教学质量,评估不应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包含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这种技术对学生学习体验产生的积极影响。一方面,要形成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估机制,通过定期检测,项目作业,线上测试等形式,教师可以量化地剖析学生在把握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培育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学生展开自我反思,通过撰写学习日志,参加小组讨论等手段,表达自己在信息技术协助下的学习感受与收获。另一个角度是教师的自评同样不可轻视。教师要时常反思自己的授课经历,思考信息技术工具选择运用得当与否,是否切实推动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求学兴味被唤起没有,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也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主要途径,经过集体备课、看课、分享经验等,老师间就能互相学习,一同研究如何更好地把信息技术融合到高中数学教学当中。
结语
信息技术的加入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很大改变,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成果。还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通过互动教学平台。多元课堂,可视化工具等手段,学生可以在更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中去探索数学知识,更好地领会数学概念,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 岚 . 微 课 程 在 高 中 数 学 教 学 中 的 有 效 应 用 探 究 [J]. 高考 ,2024,(28):89-91.
[2] 马晓菁 . 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意义、原则与路径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25):153-155.
[3] 白治成 .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25):35-37.
[4] 刘冬梅. 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高中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数理天地 ( 高中版 ),2024,(17):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