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张文娟

宾阳县幼儿园 530400

幼儿阶段是个体认知发展、语言习得和思维形成的关键期,早期阅读作为幼儿接触世界、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对其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需充分认识早期阅读的价值,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助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意义

(一)助力想象力的拓展

幼儿早期阅读的素材多以绘本为主,绘本中色彩鲜明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情节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在阅读《大卫,不可以》时,幼儿会不自觉地将大卫的调皮行为与自身生活经验相联系,进而思考“如果自己做了类似的事情会怎样”“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种基于文本的联想与创造,能有效激活幼儿的想象潜能,让他们在虚构与现实的互动中丰富思维层次。

(二)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阅读是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统一过程。幼儿在阅读中既能积累丰富的词汇(如绘本中的动词、形容词),也能学习规范的句式(如对话式表达、描述性语句)。同时,教师和家长的伴读(如故事讲解、情节讨论)、动画等辅助形式,能帮助幼儿理解语言的运用场景,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以《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幼儿通过模仿“我爱你,像这条小路伸到小河那么远”等语句,不仅丰富了语言储备,更在情感体验中学会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为后续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三)推动思维能力的发展

阅读过程本质上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幼儿在阅读中会遇到各种疑问(如情节冲突、结果差异),这需要他们运用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进行探索。例如阅读《三只小猪》时,幼儿会主动思考“为什么稻草房、木头房会被吹倒,而砖房不会”,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材料特性与房屋坚固性的关系。这种探究过程能有效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在主动思考中提升思维的条理性与深刻性。

二、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沉浸式阅读氛围

环境是影响幼儿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幼儿园可设置专属阅读区,通过以下方式优化环境:

1,硬件布置:配备柔软的地毯、卡通造型的书架、适合幼儿身高的桌椅,摆放绘本、图画书等丰富读物,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感受阅读的愉悦;

2. 氛围营造:在墙面张贴绘本中的经典画面、幼儿的阅读作品,在桌面摆放与阅读相关的卡通玩偶,通过视觉刺激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

3. 制度保障:制定规律的阅读计划(如每日固定 15-20 分钟集体阅读时间),明确简单的阅读任务,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需结合幼儿兴趣开展个性化引导。例如,可以根据书籍的内容进行分类,如果幼儿喜欢探索大自然,那么就可以让幼儿阅读有关植物,动物,还有各种环境的书籍。如果幼儿喜欢趣味性的小故事,可以给他们阅读童话故事类书籍,让幼儿在兴趣驱动下主动参与阅读。

(二)科学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适宜性直接影响阅读效果,需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分层选择:

1. 小班幼儿(3-4 岁):优先选择画面简洁、色彩鲜明、情节单一的绘本(如《好饿的毛毛虫》),以大幅图画为主,文字简洁,帮助幼儿建立对阅读的初步认知;

2. 中班幼儿(4-5 岁):选择具有一定故事性、角色鲜明的读物(如《我爸爸》《我妈妈》),通过重复的句式、生动的比喻满足幼儿的语言学习需求;

3. 大班幼儿(5-6 岁):引入浅近的诗歌、科普绘本(如《蝴蝶·豌豆花》《小小科学家》),在拓展词汇量的同时,培养其对不同文体的感知能力。

(三)系统培养基础阅读技能教师需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形成规范的阅读行为:1. 阅读流程指导:教幼儿认识封面(书名、作者)、扉页,学习按页码顺序逐页阅读,理解“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阅读规则;2. 细节观察训练:引导幼儿关注图画中的细节(如《小红帽》中角色的表情、服饰),将图画与文字内容关联,培养“读图”能力;3. 表达输出鼓励:阅读后请幼儿用简单语言复述情节(如“故事里有谁?他们做了什么?”),或分享自己的感受(如“你觉得小红帽勇敢吗?”),在表达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四)构建家园协同育人机制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密切配合:1. 建立沟通渠道:通过家长会、线上家长群等形式,向家长普及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分享科学的伴读方法(如“提问式阅读”“角色扮演式阅读”);2. 设计亲子阅读任务:建议家长每天固定 10-15 分钟进行亲子共读(如睡前故事时间),鼓励家长与幼儿讨论故事内容(如“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主人公,会怎么做?”);3. 搭建反馈平台:请家长记录幼儿的阅读表现(如感兴趣的书籍、常问的问题),教师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形成“家园共育”的良性循环。(五)创新运用多元教学手段结合幼儿具象思维占主导的特点,引入多样化教学形式:1. 多媒体辅助:利用动画、短视频呈现绘本内容(如将《三只小猪》的故事制成动画片段),通过动态画面帮助幼儿理解情节;2. 游戏化阅读:开展“故事接龙”“角色模仿”等游戏,让幼儿在互动中深化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3. 生活联动:将阅读内容与生活场景结合(如阅读《小熊刷牙》后,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牙齿”),让幼儿感受阅读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以幼儿为中心,通过营造适宜环境、精选阅读材料、教授阅读技能、联动家庭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多维度举措,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唯有如此,才能为幼儿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路宁. 浅谈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策略 [J]. 当代家庭教育,2022 (7):70-72.

[2] 姚翠翠 . 浅谈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策略 [J]. 家长,2022 (22):127-128.

[3] 卢杰. 试论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 (1):339.

[4] 王瑞英. 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实践策略 [J]. 教师,202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