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一体化”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路径探究
唐安琼
奉节县巴蜀渝东中学 404600
一、引言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核心板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培养语感,写作则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 。然而,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存在阅读与写作相互割裂的现象,导致学生阅读效率低下,写作能力难以提升。“读写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提出,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实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探究“读写一体化”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读写一体化”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读写一体化”的内涵
“读写一体化”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使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学习丰富的词汇、多样的句式以及巧妙的写作手法,积累写作素材;写作则是阅读的延伸和升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将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二)“读写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读写一体化”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文本进行理解和加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写作则是学生将建构的知识进行输出和表达的过程,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输入输出理论:该理论强调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只有足够的输入才能实现有效的输出。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接触丰富的语言材料,积累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写作则是语言输出的过程,学生将输入的语言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 。
三、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读写分离现象严重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当作两个独立的板块进行授课。阅读课上,教师往往侧重于对文本的分析、讲解,包括文章的主题思想、段落结构、修辞手法等,忽视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写作课上,教师则主要围绕写作题目、写作要求展开教学,很少将阅读与写作进行关联,导致学生无法将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读写难以形成有效联动。
(二)缺乏系统的读写训练指导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训练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在阅读训练方面,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往往比较随意,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计,学生阅读的盲目性较大。在写作训练方面,写作题目与阅读内容脱节,训练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同时,读写训练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学生难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不利于读写能力的提高。
(三)学生读写兴趣不足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教学方法单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过多,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较少,导致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对写作的要求过于严格,强调写作的规范性和技巧性,忽视学生的个性表达,使得学生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电子产品增多,碎片化阅读盛行,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对语文读写的专注度和兴趣。
四、“读写一体化”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整合教学内容,实现读写融合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深入分析教材中的文本,挖掘其中蕴含的写作资源。例如,在学习记叙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叙事顺序、人物描写方法、情节设置等,让学生学习如何生动地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在学习议论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文章的论证结构、论据选择与运用等,帮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同时,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文本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如仿写、续写、改写等,让学生在写作中巩固所学的阅读知识。
教师在设计写作教学时,要根据写作的主题、体裁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材料。例如,在进行命题作文“我的梦想”教学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名人讲述自己梦想的文章、励志故事等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拓宽写作思路,积累写作素材。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对梦想的理解,为写作奠定基础 。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读写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到阅读和写作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文本相关的视频、音频,展示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本所描绘的场景和氛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模拟情境,如举办“新闻发布会”“故事创编会”等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读写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活动。例如,在阅读教学中,让小组学生共同探讨文章的主题、写作特色等;在写作教学中,让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写作思路,分享写作素材,对彼此的作文进行评价和修改。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相互学习中提高读写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完善评价体系,促进读写发展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学生自我评价能够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学习优势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学生互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
五、结论
“读写一体化”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教学路径,能够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在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贯彻“读写一体化”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汪朝琴 . 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一体化”指导的策略探索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5,(10):42-44.
[2] 周永成 .“读写一体化”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路径探究 [J]. 文科爱好者 ,2025,(03):31-33.
[3] 张海兵 . 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分析 [C]//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 .2025 年第一届文化信息与教育发展论坛论文集(下). 陕西省岐山县第三初级中学 ;,2025:593-596.DOI:10.26914/c.cnkihy.2025.00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