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课大单元教学法运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畅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大单元教学首先要确定大概念,对单元进行整体分析。其次是表述大概念,确定理解性学习目标。接着则是评价大概念,最后需要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来活化大概念。《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指出:“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7] 大单元教学应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为最终的落脚点。
一、高中思政课大单元教学法运用现状分析
关于高中思政课中大单元教学法的运用,我国诸多学者都提出了大单元教学法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有着重要作用。杨显明 , 刘科灑(2023)提到大单元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从更为综合与广阔的视角审视与理解事物,以此契合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形成“真实性学习力”。[8] 陈姝,管华荣(2023)提出实施“大单元”教学策略,需以理解并掌握学科大概念为核心基石,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设定为最终目标。[9] 围绕单元学习内容的整体性与系统性进行精心组织,构建出一条清晰的主线。通过创设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问题的探索与解决中,促进他们主动思考,从而在实践中逐步积累扎实的学科知识。鲁艳,沈虹等学者(2023)指出大单元教学强调将学科大概念转化为一系列具有深度与层次的学科问题,以此为核心驱动,在真实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10]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核心素养。庄汝刚,覃遵君(2023)谈到大单元教学应当以大概念为统领,依托情境任务作为实践载体,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最终目标。教学需整合学习内容,优化学习资源,并创新学习方法,以形成一个协同促进、高效有序的教学体系。[11] 张倩文(2024)在谈到优化高中思政课问题设计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运用,将知识转化为问题,把零碎转化为系统。[12]
二、高中思政课大单元教学法运用对策研究
(一)加强教材整合
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加强教材内容的整合与深化,确保学科核心素养的系统性融入与有效落实,避免教学流于表面。跨章节、跨学科整合知识点,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大单元。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或深度进行讲解,或者采用专题教学法等方式进行归纳和整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整合教材内容需要围绕同一主题和围绕同一主体整合关联,关注前后知识顺序和关注上下知识的层次关系整合关联。[13] 首先,从高中思政课大单元教学内容整体出发,提炼核心思想。其次,整合学科教学内容,确定高中思政课大单元教学内容的理论逻辑。最后,统一整合高中思政课大单元教学内容并建立知识体系,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14]
(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应融合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实施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15]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其主体作用。设计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学习任务,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关键的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参与机会。最后还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表扬、奖励等,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营造轻松、活跃、充满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三)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应使任务线、情境线、活动线三线合一,使学生投入复杂的、深度的思考过程,以期达到发展学生素养的目的。[16] 第一,明确目标导向,需明确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作为教学的核心导向。第二,以大单元为单位,整合思政课内容,形成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知识体系,确保教学内容能够全面覆盖核心素养。第三,强化实践教学,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模拟法庭、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反思,增强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第四,提升师资力量,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提高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实施大单元教学法。
(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优化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应成为改革的主力军,积极响应大单元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要求,通过精准对接学生学情,精心策划大单元教学流程,力求教学设计既科学又富有启发性。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应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障,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源和平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大单元教学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此外,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与学生共同探索、共同成长,最终实现课堂育人实效性的显著提升。
三、结语
通过探究大单元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现状,可知这一教学模式对于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大单元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如教学内容的整合性、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以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为思政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不系统、教学内容整合不充分等问题会影响教学效果的发挥,也对我们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大单元教学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未来要推动大单元教学法的持续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刘科 , 杨显明 . 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地理思维模型的构建——以初中
区域生态治理为例 [J/OL]. 西华师 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1-8[2023-06-
30].
[3] 陈姝 , 管华荣 .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思政跨学科单元融合 [J]. 陕西教育
( 教学版 ),2023(11):7-8.
[4] 沈虹 , 鲁艳 . 大概念统摄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例析 [J]. 中学政治教学
参考 ,2023,(10):39-41.
[5] 庄汝刚 , 覃遵君 . 以大概念为统领的思政课大单元教学例析 [J]. 中学
政治教学参考 ,2023,(17):25-29.
[6] 张倩文 . 大单元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学问题设计与实践研究 [D]. 集美
大学 ,2024.
[8] 刘石成 , 黄盈 . 高中思政课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J]. 中小学德
育 ,2024,(02):23-26.
[9] 费春雪 , 刘智 . 高中思政课大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 价值、原则与策略[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4,25(01):48-54.
[10] 周晓霞 . 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
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20):84-86.
[11] 杨添乐 . 大单元视域下高中思政课表现性评价的逻辑、价值与路径[J]. 教学与管理 ,2024,(10):62-66.
作者简介: 张畅 (1999.03) ,女,汉族,贵州贵阳,硕士在读,学科教学(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