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区块链技术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数据溯源管理

作者

王囡

身份证号:411481199110070324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到长期运行维护,整个生命周期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涵盖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建筑材料、施工工艺、设备运行状态等多方面信息。这些数据不仅是工程建设与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更是保障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但传统管理模式下,多主体参与导致数据传递易失真、丢失或被篡改,质量问题溯源困难。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破解这些难题带来了新的契机。其独特的分布式账本、加密算法和共识机制,能够构建一个安全、透明、可追溯的数据管理环境,有效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提升数据溯源管理水平,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区块链技术基础及优势

1.1 去中心化特性保障数据独立性

区块链技术采用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结构,摒弃了传统的中心化数据管理模式。在水利水电工程数据管理中,不再依赖单一的中央服务器存储和管理数据,而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网络中的多个节点上。每个节点都拥有完整的数据副本,数据的更新和维护通过节点间的共识机制共同完成。例如,在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等各方作为节点共同参与数据记录。施工单位记录施工进度、材料使用等数据,监理单位记录质量检测数据,这些数据会同时在各个节点进行存储和验证。这种去中心化的方式避免了因中心节点故障或人为干预导致的数据丢失或篡改风险,保障了数据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使得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操控数据,确保了数据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1.2 不可篡改机制确保数据真实性

区块链运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一旦数据被记录到区块链上,就难以被篡改。数据在写入区块链时,会通过哈希算法生成一个唯一的哈希值,该哈希值不仅与数据内容相关,还与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相连,形成一条链式结构。若要篡改某个区块的数据,不仅需要修改该区块的哈希值,还需要同时修改后续所有区块的哈希值,这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众多节点会对数据进行实时验证。以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材料采购数据为例,材料的规格、型号、供应商、采购时间等信息一旦上链,就无法被恶意篡改。如果供应商试图篡改材料规格数据以次充好,其修改后的哈希值将与其他节点存储的哈希值不一致,从而被网络中的其他节点识别并拒绝,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为后续工程质量追溯提供可靠依据。

1.3 可追溯性助力精准问题溯源

区块链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数据提供了清晰的可追溯路径。每一笔数据交易或操作在区块链上都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时间戳、操作主体、操作内容等信息。通过追溯这些记录,可以完整还原数据的产生、流转和变化过程。在工程运行阶段,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区块链追溯设备的采购来源、安装时间、维护记录等信息,为及时解决问题和制定后续维护策略提供有力支持,大大提高了工程运维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区块链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数据溯源中的应用场景

2.1 施工材料数据溯源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运用区块链技术,从材料采购源头开始记录数据。材料供应商将材料的基本信息,如产地、材质、规格、批次等录入区块链,同时附上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质量检测报告。在材料运输过程中,运输单位通过区块链记录运输路线、运输时间、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对某些材料质量有影响的因素)。施工单位接收材料时,将验收信息也记录到区块链上。这样,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或后续维护阶段,一旦发现材料质量问题,通过区块链可以快速追溯到材料的整个供应链信息,明确责任主体。例如,若在混凝土浇筑后发现强度不达标,通过区块链追溯可以确定是水泥质量问题,还是在运输过程中因环境因素导致材料性能变化,或是施工单位在使用过程中配比不当等原因,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保障工程质量。

2.2 工程进度数据追溯

工程进度的准确把控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借助区块链技术,施工单位可以实时将工程进度信息记录到区块链上,包括各施工环节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情况等。监理单位对施工进度进行审核确认后,相关信息也同步上链。业主单位可以通过区块链随时查看工程进度,了解工程是否按计划推进。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出现工期延误的情况,通过区块链追溯工程进度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是哪个施工环节出现了问题,是由于设计变更、施工技术难题,还是人力、物力资源不足等原因导致,从而为责任认定和制定解决方案提供准确依据。例如,某水利枢纽工程在大坝浇筑过程中出现进度滞后,通过区块链追溯发现是由于部分施工人员技能不熟练,导致施工效率低下,进而影响了整体进度,项目管理方可以据此及时调整人员安排,采取培训措施,确保工程进度恢复正常。

2.3 质量检测数据追踪

质量检测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区块链技术可用于记录质量检测的全过程数据。检测机构在进行原材料检测、工序质量检测、成品质量检测等工作时,将检测时间、检测人员、检测方法、检测数据以及检测结果等信息实时记录到区块链上。同时,相关的检测设备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与区块链相连,自动上传检测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当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需要进行质量追溯时,通过区块链可以获取完整的质量检测数据链。例如,在大坝基础验收时发现质量问题,通过区块链追溯质量检测数据,可以查看从基础开挖到基础处理各个环节的检测情况,包括地基承载力检测数据、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坍落度检测数据等,判断质量问题出在哪个检测环节,进而确定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责任,为工程质量整改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

三、总结

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独特优势,在水利水电工程数据溯源管理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在施工材料数据溯源、工程进度数据追溯、质量检测数据追踪等关键应用场景中的实践,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数据管理模式下数据真实性难以保障、问题溯源困难等痛点,显著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水平。在工程建设阶段,保障了施工材料质量,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提升了工程质量控制能力;在工程运行维护阶段,为设备故障排查、工程安全评估等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依据,提高了运维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汪丰龙.水利工程行业区块链技术采纳意愿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5,(03):147-149+235.

[2]贾宁霄,冯敏,黄博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水利工程智慧化建管研究[J].人民长江,2021,52(S2):312-315.

[3]胡晶,陈祖煜,王玉杰,赵宇飞,雷雨萌.基于区块链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平台架构[J].水力发电学报,2020,39(11):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