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策略与实践

作者

高业军

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 214200

引言

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当下,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新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大多属于死记硬背型,他们难以结合生活中实际的问题进行学习,从而缺乏主动性的积极性。情境教学则可以将枯燥的生物知识与真实情境结合,进而增加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思考和探索。因此,探讨生物课堂上教师如何有效创设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境教学把生物的知识放置在一个复杂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观察并思考发生在情境中的问题,超越日常所思的范围,对一些生物知识现象和理论提出质疑,并加以审视和论证。例如,在教授“生态系统稳定性”时设置环境污染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问题,促使学生要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因素、评估采取措施的可能性和得失,在不断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使自己的思维越来越完善,最终可以独立并且有批判性地做出判断,进而帮助学生个人更好地面对未来遇到的问题。

(二)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

情境教学常常会设置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探究类任务,例如“遗传病调查和分析”情境下,大家只有分成不同的小组各自承担相应的工作后,再汇总所得资料,才能最终作出结论。这使得不再是以单个人进行学习为界限,而是学会了听从他人的想法、接受彼此不同的见解,并把所学知识和经验互相分享。若出现了实验失败或理论争端等状况,也需要在团队中一起思考、改变对策,依靠着彼此间的相互促进来达成所要达成的目的,在无形之中锻炼出自己的责任感、交流能力以及团队精神,从而使合作成为真实生活的组成部分。

(三)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由于情境教学是把知识的运用和探究融入其中,因此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将多方面的能力进行整合。如“基因工程工具酶的应用”这一教学情境中,需要学生结合酶的作用完成基因剪切拼接的设计任务(发展科学思维),用规范的操作使用好显微注射仪器(提升实践能力),分析出重组 DNA 测序结果(提高逻辑推理),并且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实验的结果(锻炼表达协作)等环节。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知识迁移、跨学科应用及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中,同步发展个人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等综合素养,进而也契合了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高中生物课堂创设情境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设计情境

课堂上的高中生物情境教学,要把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着手寻找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元素,例如“家庭厨房中的生物技术”,让学生发现腌制泡菜中的乳酸菌发酵、果蔬保鲜与呼吸作用的联系等等;再结合学生喜爱的小动物等现象创设情境,开展“宠物的遗传特征观察”的活动来分析宠物的不同毛色、体型的性状表现以及相关的遗传学规律等。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与生物相关的元素,只要能够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并运用各种有趣的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就能让学生感觉到生物课堂离他们很近,进而使得课堂富有趣味性。

(二)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励学生多维思辨

设计开放式问题是情境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生物课堂上,老师首先要突破封闭性问题的局限,提出有多个答案、多种解答的问题,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假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物种灭绝了,会怎样?应该怎么办?”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教学情景中可以抛出的开放式问题,学生需要综合已学的知识(食物链、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来思考、假设,并尽可能用不同的角度去解答这个问题。又如,在学习“基因突变”时,“基因突变一定是不好的吗?举例说明。”这类发散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积极查找相关资料,在打破自己固有印象的同时也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设多种类型的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论述观点的过程中加深对生物学科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强化课堂互动,推动学生协作与交流

课堂互动是情境教学中实现学生协作交流、加深对知识理解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小组成员进行探究学习时,如开展“模拟基因工程”实验,分为不同角色来完成获得目的基因、建立表达载体和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需要相互配合、积极沟通,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共同解决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还可以举行一些辩论赛,例如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进行辩论,在语言交锋中完善所学知识。也可以利用线上途径开展活动,如利用学习平台随时分享实验信息并探讨相关问题,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开展更多的线上线下交互式讨论,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全面互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感。

(四)利用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式学习也是他们自主学习知识和进一步了解生物的有效途径,在情境中应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解决问题。例如,“植物激素调节”中的“探究光是否是植物的向性运动刺激”,老师提出探究问题后,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步骤,选取材料,选定变量,再进行试验研究,观察记录、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又如:调查人类遗传病时要自主制定方案,寻找到家族的遗传病史信息,利用遗传学知识自主推断病情;在探究过程中,老师适时给予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创新。在这个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参与科学的学习,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与实践,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开放性问题、强化互动及开展探究式学习等策略,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还能有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持续探索与创新情境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策略,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进而让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韦海丽.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探寻[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5(3):188-191.

[2]周永兰.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5(5):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