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与模式创新研究
罗子彪 龙婷婷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37100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推进的同时如何保障乡村地区蓬勃发展是社会建设要思考的重点问题,广大乡村要基于乡村振兴的目标与要求,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实现本地文化的弘扬,并建设文化经济同繁荣的美丽乡村。
一、乡村文化宣传
在进行乡村文化振兴时,首先要确保本地居民对文化内容以及文化内涵的了解。而从乡村地区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许多村民虽然参与到了乡村文化活动中,但对于乡村文化缺乏系统性的认知,由此导致了其在传承过程中对于细节把握的不够精准,对于内涵认知的不够清晰。
因此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乡村文化宣传是最为基础的,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渠道,使村民了解乡村文化,掌握其文化内涵,理解其价值取向。对于乡村地区已有的、成型的文化内容,可以借助于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进行展示,同时在村集体内部通过专项学习、系统培训的方式,使村民了解本地区的特色文化,掌握文化的基本内核。同时,在文化的弘扬中也要注重挖掘和整理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对仅仅有形式而缺乏系统归纳、系统梳理的部分进行资源的整合、深层次的内容挖掘,而对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则可以通过文化节庆活动,文化展览等形式,使居民在模糊认识乡村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亲身的参与,理解乡村文化的魅力,并形成传承与宣传的意识。
二、墙体文化设计
在乡村文化振兴实践过程中,除了要使居民参与其中,了解文化之外,也要营造出文化的氛围。墙体文化设计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实践途径,借助于墙体这一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载体,可以将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而既具有文化内涵,又具有本地特色的设计可以兼具文化传承与环境装饰,达到美化乡村环境、文化信息传递、居民生活改善的多重功能。在农村墙壁可以绘制历史文化壁画,也可以借助于数字绘画、墙体互动等方式提升文化宣传的效果。
即使乡村环境下,不同乡村所拥有的文化内涵也有着极大的差异,对于本地特色较为浓厚的区域,可以以本地特色为根基进行墙绘,将文化以具象化的方式进行展示,例如,可绘制盘王节歌舞场面,展现瑶族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快地跳长鼓舞、唱盘王歌的热闹场景,将长鼓复杂的编织纹理、服饰精美的刺绣图案细致呈现。而对于有红色文化的乡村地区,则可以通过墙绘的方式,将具有代表性的红色历史事件进行展示。
三、红色文化传承
广西地区有极具特色的本地文化,更具有革命意义的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背景下,本地特色文化是基础的传承弘扬内容,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广西各个乡村应积极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例如马山县永州镇是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之一,其中挖掘中共那马中心县委旧址、江庄补习学社旧址等众多红色资源,并打造了红色文化资源展,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工作。
红色文化传承的实践过程中,除了对于本地资源加以整合之外,也要借助红色教育基地的打造,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形式,让本地居民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认知、主动传承的同时吸纳更多的群体进入乡村地区,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以湘江战役为例,可以展示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抢渡湘江的壮烈画面,也可以描绘红军与当地群众鱼水情深的故事,展现村民为红军送粮、送药、救治伤员的温馨画面,让红色历史“活”
起来。
四、文艺下乡
乡村地区有日益扩大的精神文明需要,在广西地区,乡村既有特色的本地文化,如壮族的三月三歌圩、侗族大歌、苗族芦笙舞等,也有极具时代价值的红色文化,如百色起义、湘江战役等红色历史事件。而在传承过程中考虑到年轻人流出,本地以留守儿童及老年人为主的特殊构成,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可以针对特定的居住人群推进文化活动,借助于文艺下乡、文化知识教育等宣传方式,提升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实践成果,保障现有群体对于文化的深度了解。
首先,当地居民对于歌舞表演类节目有极强的参与热情,因此在三月三期间可以选择专业的文艺团队,组织壮族山歌对唱活动,将传统的爱情故事、生活智慧融入乡村振兴工作中,将民族团结的新时代主题融入于传统的山歌对唱活动中,进而营造欢快的节日氛围,在传承山歌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乡村地区的文化振兴与繁荣。
其次,在文艺下乡的实践中也要重视戏剧曲艺对于乡村群众的重要吸引力。实践中,可以通过桂剧、彩调剧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走进乡村舞台,为村民们带来精彩的视听盛宴。除了《王三打鸟》经典剧目之外,也可以结合当地红色文化,创作新编历史剧,以戏剧的形式重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例如,可以在湘江战役发生地的乡村,通过桂剧表演还原湘江战役的壮烈场景,让留守儿童和老年人更直观地了解那段红色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五、非遗文化传承
在文化振兴的实践道路上,广西地区拥有着极其丰富的、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因此,乡村地区要主动挖掘非遗文化,对广西瑶族盘王节文化、革命老区等红色文化深入提炼,通过引入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形式,满足村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也要进行文化知识教育,通过专项培训、墙绘宣传等进一步加强文化知识在乡村地区的传播。
瑶族盘王节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精神内核;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则铭刻着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忆,二者都是广西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基石。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中,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也可以邀请党史专家讲解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内涵,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墙绘宣传的优势,在乡村主干道、文化广场、学校周边等区域绘制精美的墙绘。
六、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文化面临一定的发展困境,新时代面对严峻的文化振兴形势,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振兴可以围绕乡村文化宣传、墙体文化设计、红色文化传承、文艺下乡、非遗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让乡村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宋丽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的现实困境与应对路径[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1):88-90.
[2]丁晓洋.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学术交流, 2023(1):108-121.
项目名称:乡村振兴战略下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桂平紫荆乡村振兴工作为例,合同编号:KYHT2022074,项目类别: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GYKY2022013B